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红楼]小鞋匠的奇妙之旅 > 186仙侠世界-采药人家99
    韩秋生以为这次的人选是有人存心吹风, 却不想这事儿还真就不是。
    按照林韩氏的说法,那是她接了差事,和几个贾家的仆妇一起, 给清江侯府送节礼的时候, 意外遇上了同样给周宗放送节礼的孙家人。
    哦,对, 就是那个周宗放的舅舅家, 姓孙。
    孙舅舅在清江侯府那也算是个名人, 毕竟不是谁都有他那个较真劲的。所以遇上了这家人来送礼,那自然少不得有人多几句嘴。而这有人多了嘴……就林韩氏那八卦劲,能不好好的打听打听?
    一打听二打听的,那人家家里的人员组成还是秘密?而知道人家家里有个年岁正合适的闺女, 林韩氏能不上心?上心了那能不多问几句?
    而她问了, 清江侯府的人又为什么这么配合告诉她呢?
    那还不简单,那会儿林韩氏代表的可是贾家,是周宗放未来正房奶奶家, 在这个表兄妹能成婚的年代里, 在出身不好的表妹做贵妾遍地可见的情况下, 人家要不赶紧的解说一二,那万一让林韩氏回去那么一说……别一个不好,亲还没成, 两亲家先闹出不愉快来。
    林韩氏一个没身契的妇人,能在勋贵宅邸里混成个小管事嬷嬷, 那脑子能慢?一来二去的不单是明了了人家家里的下人是个什么意思, 连着她想打听的情报也都给搜罗齐了,就差没将孙家祖宗八辈都给摸清楚了。
    “那姑娘十六,不算小了, 上头有个哥哥,已经成亲有了儿子,下头的弟弟呢,不满十三。两兄弟都是个勤快本分的,按说这样的人家,说亲不是什么难事儿。可谁让那亲爹去了天牢当差呢,这名声上就……”
    懂,这工作虽然和现代监狱看守一样,可地位和名声却差了好大一截,在底层官员的圈子里,都快和火葬场的领导一样众人避忌了。哪怕是真干净的官呢,和这样的人家结亲,心里怕也不得劲不是。
    “不过姑姑我想了,虽然这差事是不怎么好,可官就是官对吧。往好处想,这样的地方上差,少了人眼红,日子怕是比旁处还安生些。”
    这话说的韩秋生也跟着笑了起来。
    “确实,这事儿一般二般的就是想谋夺,也没这个本事。幸苦姑姑了,这么短的时间门,又张罗了这么一家。”
    听到侄子不反对,还给她道幸苦,林韩氏这心里啊,那真是和吃了蜜一般。
    “你不怪姑姑上回没给探访清楚就好,你这事儿本就该是我办的,哪里能说幸苦。”
    “上次的事儿?那怎么能怪您?要我说,还得给姑父送礼才是,不是他,我这怕是还让人耍着玩呢。”
    那话怎么说来着?哦,是了,哪怕是血亲呢,也要多哄着说话,不然情分亲不起来。这会儿韩秋生就有点这么个意思。林韩氏呢,显然也很迟这一套。让自家侄子哄的,明明是来说事儿的,等着走的时候,红光满面的,就像是吃了一顿大酒一般。直到回了家,和林大春说起这事儿,还喜滋滋的一个劲的赞呢。
    “秋生还说多谢你,谢什么呀,都是自家人,哪能明知道是个坑,还让他踩?我这侄子,就是讲情分。”
    林大春对于韩秋生的态度还是满意的,可听着自家媳妇这么一个劲的夸,多少还是有些酸。
    讲情分?他难道不讲情分?为啥不先夸夸她?真是的,嫁过来多少年了,这胳膊肘还往娘家歪。
    不过这样的吐槽林大春也就心里想想,真说出口,那是不敢的。只能沉默着,暗暗的表示一下反抗。
    或许林大春这百言不如一默的好习惯,就是这么被调教出来的,哈哈。
    心里欢喜了,林韩氏办起事儿来自然越发的积极了。深刻的吸取了上一回的经验教训之后,将探访的范围扩大到了孙家各种亲戚朋友那儿,一时间门忙的差点没顾上家里。
    而这个时候韩秋生呢,那自是继续干着穿梭时空的货郎活计,为自家的小金库添砖加瓦。好容易没了将作监的活儿,这会儿不积极补上点,谁知道下回会不会又来个什么事儿。
    是的,因为要去将作监去上差,所以这段时间门里,他每次穿梭异界,那基本来去都是空着手,生怕没了遮掩,突然多出东西来惹祸。也就是穿梭一回只需要一两个时辰,又担心他不去其他世界的日子会浪费,不然他怕是都要想法子看看,那青铜门穿越次数能不能攒着用了。
    80年代的时空里,距离韩秋生第一次穿过来已经过去了小二年了,这山下村镇上的改革开放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起来。街面上多了不少的店铺,行人衣着也色彩分明了好些。可与此同时,缺钱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特别是镇子上、县里的知青。二三十岁正是最好的年纪,却因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而变得十分窘迫。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韩秋生的竞争对手也多了起来,别说是往乡下贩布了,就是收鸡蛋,卖针头线脑的,都成了常见的。为此学着他一起往乡下地方贩布的老三,那是来一趟道观就吐槽一回。
    “你说他们怎么就盯上了咱们的地界了呢?那城里不大把的人口等着呢吗?啊,哪怕是去城乡结合部那块呢,那不比咱们这里更卖的动点?”
    呵呵了真是,那边要真这么好卖,当初你也不会转头来跟我学了。这会儿说人家倒是挺会说。
    “许是本钱小,想省点路费呢。”
    不然怎么劝?来一回换着花样的劝一回,韩秋生自己都累,索性贬低一下对方,让老三好歹图个心里痛快。
    不想韩秋生这敷衍的对策一执行,立马就起效果了呀。那老三眼睛一瞪,巴掌往自己腿上那么一拍,笑着就接了口,说到:
    “哈哈,你小子,脑子就是快,前阵子我特意寻了个机会,找了个朋友去敲边鼓问了问,还真就是你说的这个原因。另外,你不知道,如今这城里啊,乱的很,到处都是没工作的在那儿打架什么的。据说还有划地盘抢东西的,有生意都让坐地户给分了,这些人带着东西去,那就和给人送菜一样,这才转战到了咱们这儿。”
    咦,老三不说,他还真是差点忘了啊,明后年好像就要开始严打了吧~!要是这么的,这会儿街面上还真是开始起了乱子的时候。
    哎呦,要这么的,那他是不是也该准备起来了?比如这道观周围弄上些荆棘啊之类的防护一二?比如这出门运货的时候带上点家伙事儿?
    韩秋生心里琢磨着,耳朵边却依旧听着老三那幸灾乐祸的说话声。
    “这些个也是胆小没用的,不就是打架嘛,怕个毛球,居然就缩回来了。还往咱们这地方来,合着这是看咱们慈眉善目好说话怎么的?要我说,这也不是什么善地,周围穷的受不住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不是熟人,谁知道哪天会被敲黑棍呢。”
    人家有没有被敲黑棍且不好说,但是你这见不得人好的话,却肯定不好听,让人听见了,怕是要出是非。
    韩秋生有心想劝几句,可想想那些人和自己也不相干,到是老三和自己有一起贩布的交情,帮着别人说话,也挺不厚道。所以索性将话咽下,反过来用这些人的事儿劝起了别的。
    “你这人,抓事儿怎么不知道抓重点呢。”
    “啊?什么,什么重点?我说什么了?”
    “城里乱啊,还有你刚说的,穷的受不住的不是一个两个,都知道这情况不好,那你还有空说别人闲话?不赶紧的想想怎么防备?”
    老三自来有什么说什么,可这会儿愣是让韩秋生给说懵了,脑子一片空白,怎么都不明白,吐槽骂人的事儿,怎么一下就转到这茬上了?什么叫有个防备?他防备谁?
    “哎呦,你可真是,心够大的,你不想想,纺织厂在那儿?城里,咱们运货才几个人?这外头世道要真开始乱上了,那咱们以后运货还能顺当?”
    哎呦喂,要这么说,那这还真是个大问题。他们如今那可不是以往一个板车就能来回的小商小贩了,走一遭,最少那也是一拖拉机的货。这要是哪天真遇上了麻烦被抢了,那真是一年的出息就全没了,家底都能给掏空了不可。
    “哎呦,瞧我这脑子,还真是,那什么,道士,你脑子好,赶紧想想,这事儿咱们该怎么办?”
    好吗,你倒是够利索的,直接皮球就踢给他了?他刚才的话,合着就是给自己说的不成?
    不过想想老三的脑子,最终韩秋生还是没好气的瞪了老三一眼,认命的开始自己琢磨上了。
    有打劫的,有打架的,有穷疯了的……说到底,其实说到底,就是有人合伙儿闹事儿呗,那若是人多的是他们这一方呢?
    “刚你说,这周围穷的不行的人家挺多?不是分产到户,自己干自己的了吗?怎么还能没事儿干出去走歪路子?”
    “那可不?说是要分产到户,可说归说,没那些领导发话,下头哪个敢动?这会儿各个村子里,都混着日子干等着呢。”
    “干等着?那就是闲人不少?”
    “一定的呀。”
    “那这事儿也好办,最多就是散点财的事儿。你记得常来我这事儿的张大叔不?”
    “知道,就附近山村的那个,我还去过他们村子呢。”
    “我上回听说,他们村里的小子,帮收山货的人挑担,运东西到县城,走一趟只收1块钱。咱们以后也喊人,等着咱们去进货的日子,我从他们村子请几个,你呢,也去找几个要好的,靠得住的。然后凑十个人一起走,这么一来,哪怕是真有起这个心思的人呢,看着咱们人多,怕是也得认怂。”
    十个人?那也就是出10块钱的事儿,他们两个一分,一人也就出5块钱而已,这对于已经有点身价的他们来说算个啥?
    “这法子好,嘿,你说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平日我进了货回来,也会散点零碎给周围的亲戚朋友,让他们去散卖挣几个钱。怎么就没想着让他们帮忙进货呢。”
    嗯?散货给别人?那就是做批发?
    哎呦,这直性子,可别找人找到自己下线身上,若是这样,那一个不好,怕是反过来还要结仇了。
    “散货是散货,帮工时帮工,老三,你可别弄到一起去。让散货的知道了你的进价,你以后还做不做生意了?”
    老三既然敢在市场刚开放就干起小摊小贩来,那脑子自不是笨的,只是以往不爱多寻思罢了,让韩秋生这么一说,他自己也发现了这里头的漏洞。忙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尴尬的笑道:
    “大意了,大意了,是不该合一处。这样,我学你,往村子里找人。这样的老实本分,去了厂里也不会乱打听。”
    这就对了,别说什么这时候的人质朴,也别说什么亲戚道里更贴心,想做生意,就得知道什么叫人心叵测,就该知道眼红病不分人。
    “乡下人没什么挣钱的路子,你给了这能挣钱的活儿,不定以后你去他们村做买卖,还能多得些济呢,一举两得多好。”
    是挺好,只是你一个道士,这生意上的事儿门清,不觉得有点坏人设?
    反正老三再看韩秋生的时候,那眼神可有深度了。
    “看来人还是得读书啊,看看,哪怕是你这样,没正经进过学校的人呢,会读书识字,那就是比我这大老粗更有心眼些。”
    给你免了那么大个麻烦,你反过来说韩秋生有心眼?你亏心不亏心啊!
    韩秋生觉得,自己和老三的友谊小船,分分钟有破裂的迹象。
    “那要不咱们自己干自己的?你继续当你的没心没肺老好人去?”
    “那怎么能,我和你那可是共同奋斗的交情,是战友,自然是要一直对外的。走,我饿了,赶紧的做饭去。”
    好家伙,给你出主意不算,还得管饭?亏本都快亏到姥姥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