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 第55章 打!
    华夏一直就有钱荒。

    不论是铜钱还是金银,都不够市面流通,更别提还有人死了之后带一大堆金银铜下去陪葬。——所以才有以帛代币,以纸代币。

    一整座银山而已,完全吞得下。

    现在谁还有心思管倭人使团是不是骗了他们,赶紧的,先放一边,别耽误他们商量怎么搞钱!

    礼部的人上前,脸上带笑地把倭国使团请走,为了不打草惊蛇,用的理由是商议一下下次朝贡。

    人一走,老皇帝直接让锦衣卫在外围围成大圈,禁止人靠近,然后就地: “锦衣卫此前潜伏在倭人使团中……"

    那些听不见心声的地方官以及藩王们,望向老皇帝的眼神顿时微妙起来。

    陛下/多多的掌控欲居然已经重到这个地步了吗!连随便一个使团都要往里面塞锦衣卫!那他们身边——

    老皇帝面带微笑。

    这些人顿时后背发凉,心底发毛,一个个安静如鸡,呼吸都轻浅了。

    实际上,老皇帝心里默念三遍:想想白泽,想想银山,不就是被误会疑心病强吗?这不算什么!旁边,史官奋笔疾书:帝多疑,置锦衣卫于倭使之中……

    ——他当然知道真相不是这样,但史书上又不能写“帝有白泽”。

    大

    老皇帝开始编了。

    "锦衣卫在倭人使团中,听见他们用倭语对我大夏不敬,言我大夏人傻钱多……"户部尚书忍不住了,他急了: “陛下!既然他们不敬,那就直接打吧!”别管那些听不到心声的人心里的疑惑了,直接上正题!

    小白泽就在座位里,我们这些京官还等着他听到银山多说几句呢!最好说一下位置!好让我们这些翘首以待的,下船就能直冲目的地!

    那可是每年五百多万两!!!

    虽然不知道能挖几年,但是……户部尚书认真思考了一会儿,得出一个结论。

    他现在化身巨贪,二十年后,从手头现金到不动产,及珍宝古玩估值……大概才能贪够五百万两。

    也就是说,哪怕只能挖个两三年,也赚了。

    算出来后,户部尚书砰地站起来,说话声音急得就像是闪电劈下树干,一声刺啦——

    “陛下!”

    “打仗的花销,臣批了!”

    在场的京官都知道他是什么德性,此刻都震撼得不轻。铁公鸡终于愿意拔毛了!

    但想了想,又很正常——那可是一年五百万两产出的银矿!

    【这才是真正的(天) (朝)上国,大国尊严嘛。从哪里折损,就从哪里加倍讨回。】不少大臣在心里跟着点头。

    没错没错!

    【如果朝廷能知道倭国有石见银山,还有佐渡金山就好了,那可是金银岛里面的‘金’,五十五座矿山的总称,一年能开采一万两的黄金,开采了近四百多年。】

    四百年.…

    四百年?!

    “咚——”户部尚书直接一头栽下去,在场的京官没有人去扶他,他们的思绪都被这“四百年”给凝滞了。

    老皇帝最先回过神来,面红耳赤,嘴唇都在哆嗦着,几乎是咆哮出来: “打!!!必须打!!!"

    金山,一年一万两,银山,一年五百万两,有这些金银,他就能充盈国库了!轻徭薄税先弄起来!水利开发也搞起来!还有各种各样的民生福祉...

    当然,经济不是只有钱就能做到的,但,大夏可以用这些白银去外面雇人来开发大夏的民生——附近的国家同样也承认白银的购买力。

    这只是初步构想,后续的,还得开个朝会来议论。

    总之,有了这些钱,他有信心跳过两三代治世之基,直接——开国即盛世!

    不少大臣眼睛都绿了。

    能坐到他们这个位置的,谁是奔着当贪官被扒出来去的啊!谁不想在青史记载上来一句“天统盛世的奠基人”啊!

    别说了!

    打!

    “陛下!不能打!”

    ???

    谁?!

    户部尚书刚醒过来,就听到这句话,当时就瞪大了眼睛看过去。

    而说话的人,乃青浦县知县梁瑞,其人是一方好官,不仅自己从不侵占民财,也不许下属侵占民财,除此之外,为知县五年,革除苛捐杂税,且注重发展当地生产,使得此地民富兵强。

    户部尚书对其有所耳闻,他还知道,皇帝也注意到了这个人,还打算等七年任期满,

    将他提拔到中央。

    老皇帝对人才比较重视,便也能耐着性子问一句: “原因?”

    并且打定主意,如果对方只懂得说什么战争劳民伤财,因为小小不敬便要出兵实在过于穷兵黩武。那只能说明这人并不适合进入中央朝堂,不如在地方为官,造福一方百姓。

    这青浦县知县起身,先是沉稳地行了个礼,随后才道: “陛下,此地邪乎,有邪风相助,昔日周高宗三征倭国,每每即将灭国之际,总有邪风刮起,令周军大败。陛下若要进攻此国,臣只怕赔了威望又折兵。"

    "邪风?"

    老皇帝看向老御史。

    老御史博闻广识,在成为御史之前,已经守了四十年的皇家藏书阁了(前朝加本朝)。对许多事情都能娓娓道来,此刻他沉思默想片刻,才说:“确有此事。高宗元亨九年,因倭人对周不敬,趁着周进攻辽东之际,于国书上自称天子,欲借机试探周朝,想趁乱使其承认倭王天子之位,高宗大怒,顶着压力两线作战,遣五万人马,乘战船千艘,攻倭。"

    改朝换代之时,很多信息都会掩埋,尤其是关于前朝的,毕竟前朝史由后朝修,在正经官方史书出来之前,哪怕是在场的这些大官,都有不少人没听说过这场战役。

    ——阅读过《旧周书》的除外。

    老御史尽量照顾这些人,遣词造句便偏向简单明了。"元亨九年七月十五日,周军踏上倭国对马岛,数个时辰后,此岛全面沦陷。"“至二十四日,攻破壹岐岛。”“二十九日,进博多湾,三十日踏上其九州本岛。”

    “半个月攻上本岛?还是双线作战?那这也不难嘛。”左军都督佥事笑完,直接拍着胸脯说:“陛下,不用多说,你给臣五万大军,臣必能破了那倭国。”

    礼部侍郎却是摇头: “若是如此,周朝又怎么会需要三攻倭国,只怕关键在那邪风。”

    老御史赞许地点头,接着说: “原本,北九州只剩一些残兵败将,只要再过四五日,就能攻入大宰府了。然而,就在三十日当日,突有狂风暴雨,整整肆虐了五天,那千艘战船只余下二百艘,五万大军仅有三千余人抢了小船逃回中原,还有七八千人成了俘虏,剩下的,全部丧生在那股邪风中。”

    "连续三次都是如此,船上并非没有阴阳官观天象,

    然而,邪风难测……"

    说话的是那梁瑞,他一身灰扑扑的素衣,眉头微皱着: “臣知大夏威严不可侵犯,若显得软弱可欺,只怕周边蛮夷都会看轻我等——然而,倭国的邪风古怪,倘若大夏也来个三征倭国,不……只需要二征,就足够丢面了。"

    他提出一个办法: “臣认为,不若派使臣前去面斥倭王,再拒绝其朝贡,以示天威?”老皇帝不置可否。

    毕竟他主要目的是倭国的金山银山。

    但是,邪风……

    【就..…】

    关键时刻,小白泽的心声响了起来,他满脸困惑。【周朝没人想过,换个季节攻倭……吗?】

    【六到十月当然会刮台风,换春天去打就好了,怎么非要死磕这个时间点啊……难道是因为这个时候秋高马肥?打仗打习惯了?】

    【而且,可以考虑考虑用耽罗岛当中转站,那里离倭国最近。】

    耽罗岛?

    老皇帝和几个武将对视一眼。

    永昌侯回忆了一下耽罗岛的位置,对着老皇帝轻轻点头,低声说: “那儿是单独一个岛,就在中原与倭国之间,更靠近高丽。咱们在那儿养马,有时也流放犯人去那边。"

    ——也就是说,许烟杪的战略,居然是可行的?!大夏君臣都震惊了。小白泽居然懂打仗?!兵部司务是最震惊的那个。好基友竟然不是傻白甜!难道他其实身怀军略,只是没表现出来?!

    “许郎啊……”

    许烟杪猛然回神: “啊?怎么了?”

    兵部司务小心翼翼地问: "我看你刚才神色凝重……"

    许烟杪瞪大眼睛: “我表情特别凝重吗?”

    【完了完了,表情没管理到位!会不会被人看出来我不喜欢倭国啊?】

    兵部司务: "……"

    其实没有,就是瞎编的,为了引出话题。

    “是有一些。”兵部司务咳嗽一声,接着说: “我看你听得那么认真,是对倭国很了解吗?”

    许烟杪挠挠脸颊:“也……还行?”

    【也就了解了一下倭国几月到几月不会刮台风,从哪个地理位置进攻比较合适,

    岛上有什么矿,还有哪个国家对倭国用过什么战法,哪些有用哪些没用……】

    随着这些心声出现的,是他下意识回忆起来,并且心中碎碎念出来的资料。

    大夏君臣: "……"

    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仇人。

    以许烟杪连桑树是几月种下都不知道的知识量,能特意去探查倭国哪几个月会停止刮邪风……总觉得,这人是恨透了倭国啊。

    那就更要打了!

    永昌侯操着他那声北人口音,睁眼说瞎话: “陛下!臣在沿海生活过!臣见过那种邪风,也知道它何时刮风何时停止!臣一位小友还和那倭人有血海深仇,臣欲为他报仇,恳请陛下派臣出征!"

    左军都督佥事用力呸他: “你那是图想帮他复仇吗!”你明明是图那金山银矿!

    你下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