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 第 94 章 历社死
    大早上离着天亮还有很久,海棠正打着哈欠吃饭,门外小李子的声音传来:“给五爷请安,五爷用过早膳没?奴才伺候您用早膳吧?”

    海棠立即站起来抬头往外看。

    五阿哥急匆匆进来,没搭理这一群奴才,冲到妹妹跟前抽泣了两下。

    “哥,你这是怎么了?”

    “呜呜呜,妹妹,汗阿玛要检查课业。”

    海棠有些明白了,这模样多眼熟啊!这不就是学渣在开学前一天的模样吗?

    “那你想咋办?”

    “妹妹,你要救我啊,汗阿玛肯定会打死我的!”

    哥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我怎么才能救你啊?”

    “你的大字有没有多余的,借我一点。”

    “你只要大字?”

    “别的你也救不了我了,背书的时候汗阿玛看着呢,你要是提示我肯定被他发现,我要是不会背还好,你要是帮我作弊被发现,咱们一起倒霉。有大字也能搪塞他,也不至于让汗阿玛发狠把我打死,好歹最后落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海棠就知道会这样,也不问笔迹不一样如何搪塞,海棠为了这个哥哥也是真的下了功夫的,她都能模仿五哥的笔迹了。

    让香茶上楼把书房里一卷写好的大字拿来,海棠就说他:“你但凡每天抽出点时间来,在睡前把大字写完,也不至于成今日这样子,你可要长点记性啊!”

    五阿哥站的笔直被妹妹念叨,不停的点头。

    他看着香茶把大字拿下来了,看了一眼,惊讶的睁大眼睛,这要不是从妹妹的书房里拿出来的,他都认为这是自己写的了,立即眉开眼笑,但是没高兴一会立即反应过来,问海棠:“你替我写了,你的呢,你要是没有汗阿玛要骂你了。”

    “放心,我的我也写了了。”说着拉他过来吃饭。

    五阿哥叹口气:“你们都是怎么办到的,我总觉得时间一天天不够用,你是怎么做到读书写字出去玩儿陪祖母一点都不耽搁的!”他絮絮叨叨把兄弟们都有准备的事儿讲了,最后垂头丧气的表示,只有自己是个大傻瓜!

    然而这还不是最打击五阿哥的,白天学了一上午,下午在西花园简单的热身后,各自练习骑射,这时候康熙带着群臣到了西花园的书房。

    各位皇子带着伴读们又回到了书房。

    海棠看了一眼就觉得这场面很大,穿着官服的大臣有几十个,康熙领着重臣们在书房前的游廊中坐着,其他人都站在空地上。

    梁九功领着几位皇子到了康熙面前,海棠和一些宗室子弟在走廊外站着等候传唤。

    康熙就开始在群臣面前说自己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洋洋洒洒讲了半天,对自己脸上贴了好几层金,又说这些皇子们是如何聪慧努力,个个认真学习,如今虽算不得饱学之士但是比大部分人强,念在他们年龄小,将来大有可为。

    最后让人搬了一摞子书来放到了桌子上

    ,跟这些大臣们说:“诸卿可随便考问。”

    皇上能这么说但是大臣们真不敢随便问啊。

    最后让各位皇子讲书,这些大臣们随意抽一本,有皇子上前背出来且解释一番。

    小意思,这简单!

    太子是真有实力在身上的,毕竟要应付一个时不时把他提溜出去展示的亲爹,这场面对于太子来说已经是和风细雨的小场面了,比眼下人更多更正式的场面他见多了。

    太子的回答很完美,康熙满意的点头。

    大阿哥不参与,各方默认他毕业了。接着是三阿哥,三阿哥虽然被兄弟们嫌弃酸文假醋和小家子气,然而人家也是真的有学问。

    接下来是四阿哥,四阿哥表现的也很好,康熙满意的点头。有官员抽了一本书开始问,本来该五阿哥回答,可是五阿哥不会,脑袋上一脑袋的汗。

    六阿哥看他没动也没回答,立即顶上去,把场面接住了。康熙看了一眼五阿哥就知道怎么回事,脸呱唧掉下来。

    刚吹嘘完就被孩子打脸,他面子捡都捡不起来。

    六阿哥之后是七、八、九、十,十阿哥回答的是三字经,算是中规中矩。其中表现亮眼的是八阿哥,他别看年纪小,人家的问题他超纲回答,旁征博引内容详实,引得这些大臣们交口称赞。

    而一边的哥哥们都不断的看他,这种读书模式有人用过,就是海棠。海棠经常用一本书为索引开始横向学习,以一点连成一条线,大量阅读,其结果就是涉猎范围广。

    五阿哥从八阿哥身上意识到一个问题,大家不仅把该学的学会了,不该学的也学了!

    现在就只剩下他了。

    全场的眼光都集中在他身上,问题是这桌子上的书没浅显的啊,就是问十阿哥三字经也是人家大臣口头问的,这桌上都没三字经。

    十阿哥年纪小,大臣们主动降低了难度,五阿哥一副哥哥模样站在这里,又有身边弟弟们的衬托,五阿哥都没法开口说你们问我三字经吧!

    场面安静了下来,各位大臣肚子里疯狂想办法把场面给弄圆满了,康熙感觉脸被抽肿了!

    他给自己父子俩挽尊:“皇五子养育在皇太后宫中,一直以来说的是国语,胤祺,给大家用国语读一段吧。”

    你不会背总会读吧!

    五阿哥上前找了一本书,叽里呱啦的读了一遍,群臣纷纷夸奖,场面瞬间沸腾了起来,似乎五阿哥读的特别好,尽管很多大臣没听懂,不妨碍他们这会闭着眼睛死命的吹五阿哥!

    然而他们越是吹嘘五阿哥的脸色越是难看,最后他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只知道哭哭啼啼的去找太后。

    海棠跟在他身后,听着他呜呜呜呜的哭着,时不时抹着眼泪,无奈的跟着一起去拜见太后。

    太后一看五阿哥哭着回来了,唬了一跳,老五哭的时候不多,这是怎么了?

    她问五阿哥:“你别哭,你说说这是怎么了?和兄弟吵架了?”

    五阿哥看到太后顿时更委屈了,这

    时候哭的不管不顾,抱着太后的胳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他哭的答不上来,太后看海棠,海棠就说:“没有,不是和兄弟们吵架,就是今儿被汗阿玛查了学问,场面有点大。”

    太后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就这?她说:“你是不认字吗?”

    五阿哥摇摇头,太后就说:“你认字就行了,还哭什么啊?前几日你快活不?既然前几日你快活,这会儿就把这事儿认下,大大方方的说不懂,没好好学,哪能好处都让你占了?不哭不哭啊。”

    五阿哥就说:“今儿人多。”

    “人多?那天下人更多,谁敢说自己读完了天下书?比你强的多的是,比你弱的有更多,你往前看看再往后看看,心里就痛快了。”

    “可是兄弟们都偷偷学了,而已学的特别好。”

    海棠在一边不停的点头:“九哥十哥今儿都没露怯。”

    太后摩挲着五阿哥的脑袋问:“我问问你,你学的进去吗?”

    五阿哥摇摇头。

    “你看,你都学不进去,白天学不进去,晚上也学不进去,别说偷偷的学了,咱正大光明的都学不进去,所以还是别费力气了。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东边不亮西边亮,你总有自己能学的会的,这事儿不怨你,就怨你汗阿玛,他没找到你爱学什么就把你塞书房去了,这就是他的错。”

    说着对身边的大太监说:“请皇上来,就说我请他。”

    太监听了吩咐退了出去。

    太后心疼的说:“别哭了,这事儿不赖你,就赖你阿玛!晚上在这吃饭,我让厨房做你们爱吃的。”

    又跟海棠说:“和哥哥出去玩去。”

    海棠听出来了,让多哄哄五哥,他受打击了。

    海棠拉着五阿哥出去了。

    康熙在无逸斋和张英说话,听了太监的禀告,就知道太后为的是五阿哥的事儿找自己去呢。

    康熙就问张英:“敦复,你们家碰到这事儿你是怎么办的?”

    张英的儿子张廷瓒张廷玉都是努力学习的典范,他长子张廷瓒在康熙十七年中举,是二甲第二名,被授官至今已经十年,父子同朝为官算的上一时佳话。张英是真的没经历过孩子不学习孩子祖母跟着闹的事儿。因此把老母亲在别的事儿上胡搅蛮缠的回忆拿出来重温了一下,说:“臣是尽量顺着老人。”

    康熙叹口气,嫡母召唤他不得不去,就说:“朕去后面一趟,侍奉太后晚膳,你们也散了吧。”

    康熙到了之后,太后就问他:“我问问你,做人,是学问要紧还是明白事理要紧?”

    康熙觉得太后换打法了,以前是不会讲道理的,开门就是“你不许难为老五”!

    不用问,有人给太后当军师了。康熙转头向外看,八角楼下三个孩子在玩耍,十一太小,老五太拙,除了伶俐的海棠不做他想。

    康熙收回视线,说:“自然是明白事理最要紧,读书就是为了明理。”

    太后点头:“既然你也

    这么想,

    咱们就来说说老五的事儿。”

    “儿子洗耳恭听。”

    “老五这孩子是个实心眼的好孩子,

    读书没其他兄弟好怎么了……”康熙听到这里点头,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看来太后就学了个皮毛,他一边听一边笑着点头,觉得海棠刚才白嘱咐太后了,这丫头瞎忙活一场。

    太后的逻辑简单,应该说短短的草原生活构成了她所有的认知。她内心像草原,一望无际,粗犷宽广,既博大又空虚,自蛮荒到如今都是这幅模样,毫无修饰毫无遮掩。而且她终身奉行草原上的规范,都说她不靠谱,是因为大家的思维是农耕文明影响的,她就是很纯粹草原规则熏陶的,想了解她很简单。

    所以康熙只要稍微在言语里面绕几个弯儿就能把太后给饶进去。

    太后气势汹汹的要给孙子要个说法,到吃晚饭的时候,就变成了康熙给儿子重新安排读书计划。

    康熙还给她灌迷魂汤:“您不是说他熟悉满蒙藏汉各语吗?朕打算把他安排在理藩院,这可不是会说话听得懂就完事儿的,人家的风俗习惯是不是要知道?特别是草原上和藏地,各部落各教派有什么恩怨情仇是不是也要知道?他要是遇上了该怎么办?总要会自己处置吧,上学读书就是学着如何处置这事儿。”

    然后加一句:“朕是他阿玛,是最盼着他成个巴图鲁,成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您也常说他将来一定要养活全家,上学就是这样啊,没点本事怎么养一家老小。”

    太后觉得这话挺对的,但是总有些违和,还是信了他的话,毕竟这是老五他们的亲阿玛啊!

    康熙忽悠太后的时候嘴里说着眼睛却看着餐桌边的海棠。

    海棠的眼神也看着他,两人心照不宣,海棠觉得五哥确实是该学习,不学习他干嘛?难道和小时候一样跑着玩儿?

    她的目的是给五哥换课程,别对他要求那么严,先让他产生兴趣再说。其次是找找五哥的优点加以放大,比如说这是个厚道且老实的哥哥,日后哪个衙门适合他?总要让他有一方面是在行的啊!

    他现在气馁的地方在于他在兄弟们里面是垫底的,要让他知道他有一方面是强过兄弟们的才行啊。

    看来这事儿指望不上亲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