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 第 155 章 南来客
    海棠回到王府的时候,十一还在明珠家溜达。

    海棠的心情很复杂,窝在后院正房的炕上,忍不住唉声叹气。这院子里的人不敢多问,各个敛声静气的等着分派差事。

    十一蹦蹦跳跳的跑回来,进门就喊:“姐姐,我跟你说一件大事儿。”

    海棠打起精神问:“什么大事儿?”

    十一上炕,捂着嘴趴在她耳边说:“汗阿玛和祖母昨日说了,要把六哥的伴读扎拉丰阿指给你。”

    “他?”海棠回忆了一下:“哦,行啊!不丑,挺好看的。”

    “就这?”

    “还能干嘛?你见过哥哥们娶嫂子前有不同意闹起来的吗?”

    “这倒是没有。”

    “凑合过呗,智者不入爱河。”

    “姐,你这话说的挺沧桑的哈。”

    海棠看了他一眼:“那是因为我读书多。”说完自嘲的笑笑:“读书再多,一辈子也过不好。”她今日这复杂的心情完全盖过了此时其他情绪,对于海棠来说,十年后的婚约完全没今日这昏头昏脑的决定更让她寝食难安。

    海棠说完坐直了身体,叹口气让人送茶送点心来。

    热茶很快送来了,海棠喝了一口,跟十一说:“我现在明白一个道理,人这一辈子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克己!克己!这两个字想做到真的太难了”。

    十一发现她今日有些特别,就捧着杯子乖巧的坐着,没说话。

    她对外面说:“叫杜富贵进来。”

    杜总管小跑着来了。

    海棠说:“我等会派人去宫里,把宁寿宫我书房的匾额拓印下来,你找人做匾额挂在这里。”

    克己复礼!

    时时提醒事事注意,让今日这事儿别再犯了。

    因为十一出宫,所以下午海棠亲自把弟弟送回去,她犹豫要不要鼓起勇气跟康熙坦白这件事。

    这真是昏招啊!让朱尔哈岱这么久的布局因为自己一招不慎极有可能会满盘皆输。

    她自己都没脸说这是自己做的事儿。

    她在犹豫,可是康熙会提。

    海棠陪着太后吃了饭,康熙就派人来叫她,说是一起走走,父女一起在行宫里饭后散步。

    世界上有三个人了解海棠:太后,康熙和德妃。

    其中太后和康熙是最了解她。

    康熙问:“今儿朱尔哈岱派人来禀告,朕没多想,还想着你今儿回来主动跟朕提呢,等了半日你就没来,朕就知道,这事儿错不在朱尔哈岱身上,是你把事儿办砸了是不是?”

    海棠低着脑袋:“是。”

    “唉,你这孩子!事儿是怎么办坏的,你说说啊,不说算怎么回事儿?事办坏了不要紧,要紧的是你不敢面对不敢承认,下午你就该立即找朕,难道朕给你收拾不了烂摊子?说吧!”

    “是……是儿臣露了马脚。”

    “朱尔哈岱说你这边天衣无缝,

    你又说你这里露了马脚,中间有什么故事吗?”

    “……⑥_[(”

    康熙没有生气,只是摇头叹气:“你啊!”

    他背着手往前走,海棠赶紧提着灯笼跟上。

    这处行宫是精美恢宏的皇家园林建筑群,处处造山理水,此时他们两个就走在一处人工小河的岸上。海棠提着灯笼亦步亦趋的跟着康熙,两人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

    康熙一边散步一边说:“朕也没生你的气,这事要是不成了,还有别的办法。当阿玛的就该教孩子,你一直省心,朕以为没什么可教你的,现在你犯错了,朕倒是觉得这是好事儿。你越小犯错,造成的影响就越低,就怕你二十多岁三十多岁还犯这样的错,那时候坏的事儿就大了,极有可能无法收拾局面了。”

    “儿臣不该这样毫无预兆昏招迭出,儿臣下次不会这样了。当时只想着他们中有人年纪大,都是您治下百姓,如果能逃脱了,回头还是个好百姓,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是昏了头了。他们不是逃脱一次就能金盆洗手的人,这一次就算使得他们逃脱了,他们下次还敢进城。”

    “嗯,朕也不追究你的责任了,这是第一次,先记下,再犯你也别出来活动了,回去朕就圈着你,圈你几年让你冷静冷静。这件事你不用管,朕今下午已经下令补救了。”

    “补救?还可补救?”

    “对,昔日多尔衮当摄政王的时候,京城发生过‘太子案’。这里面血腥至极,到了现在还有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到处招摇。

    那些反贼不在乎朱明皇室的血脉是不是真的还在,他们造反就需要一个旗号。可是有的人想确认朱明遗脉还在不在,只要人活着,他们就放心了。

    这些人不是一路人,对待他们办法也各不相同,朕以前跟你说过的。你今日这办法也对,就是用错了人,那些有情有义的,你让他们走,别再来了,他们立即走,远遁千里,只要每年确认你活着,他们就安安生生的。有的则不尽然,他们就是为了造反而造反,你不是也是!”

    “那……”

    “朕明日就重罚雅布,削职令其反省,也该让雅布修养一阵子了,他最近病的严重,让雅尔江阿出来当差。再在附近的山上修建一处道观,令人驻守,造成将人囚禁道观的假象。

    同时朕下令给勇宪郡王造园子,给那些人一个进京的理由。

    日后你进出都要坐马车,避免被人撞破。

    这几天还要其他的安排,你只管照做就行。”

    他说完看着海棠:“你不小了,朕再告诉你,权利之争是性命之争,你饶人家一寸后果就是你血溅三尺,你记住了吗?”

    “记住了。”

    “不能再有下次了!”

    “不会有了。”

    “你自己去安抚朱尔哈岱他们,不用朕教你了吧。”

    “嗯,儿臣知道怎么做。”

    康熙就说:“走吧,回去吧。”

    “⒆_[(”

    他们父子绕到海子边,看看挎着刀的侍卫密密麻麻的站在金家的墙外,乔老爷就心头犯嘀咕,这是怎么了啦?金老爷的儿子是走什么背运了?前几年病的起不来,今年又不知道怎么回事!

    虽然心里想的多,按照往年的习惯,他们还是贩卖货物宴请同乡,乔老爷想找人打听一下小金爷走了什么背运,没想到好多人都找他打听。

    大家都没什么消息,直到一个刚发家没几年的江南盐商喝醉后露了一些:这位小金爷是个贵人的孩子,有人借着拜访,想劫他出来,后来事情闹大,王爷差点丢了性命,还是老福晋带着很多蒙古贵人去行宫求情才免了他们一死。

    在乔老板看来,这消息令人想不通啊!

    贵人?这京城都是贵人,贵人满地走的京城,小金爷也算不得什么

    要紧人物,为什么劫他?人家想劫夺王府的孩子,怎么王爷差点丢了性命,他是苦主啊!

    乔老板想着,听说皇上不糊涂啊,怎么做的都是糊涂事儿?

    想不通,乔老板最后判定:这盐商胡说八道!

    奇怪的是这胡说八道的说法出来后,打听小金爷消息的人瞬间没了。

    只有乔老板还兢兢业业打听小金爷如今如何了。

    直到离着过年的时间越来越近,一点消息都没有,父子两个再去王府求见,这次出来见他们的是王府的侍卫朱尔哈岱。

    乔老爷终于见到了一个熟悉的人,立即拉着他避开人问:“小金爷如何了?我们胆小,不敢去问,金府外面的爷们都不好说话,带着刀呢,看着吓人。”

    “金爷今年走背字了,不过这会吃的好睡的好,如今在府里天天诵经打坐。”

    然后压低声音:“别问了,看看明年他能不能出来吧,您回去吧,祝你新一年行大运。”

    “诶诶诶,谢谢您,谢谢您,祝您新年好,五福临门,阖家康泰。”

    乔老爷父子坐车走了,出了内城,乔老爷看着城墙跟儿子说:“我往后每年都来,当日我来京城,各处只想占咱们家便宜,只有金老爷伸出援助之手,没他也没咱们家今日,可惜他没得早,当年他还有个大儿子,听说也没了,如今只剩下这一根独苗,我不能确认他活着我心里难安,我总要亲眼看见小金爷平安才行。”

    他儿子没说话,只是叹息一声:“唉,我看着这架势,只怕是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