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 第 208 章 各性情
    海棠住在太后这里,晚上回去发现这里还没吃饭,太后还在等她。

    这里很热闹,几位公主都在,大福晋也带着自家的孩子在这里玩耍。一屋子的小孩子叽叽喳喳跑来跑去,配上这些公主福晋们在灯下说笑,屋子里面显得其乐融融。

    海棠刚进门就听到三格格说话:“呦,郡王回来了。”

    这拖长的声音很讨人厌!

    十一格格和太后在炕上坐着,立即说:“二姐姐,你既然知道是郡王回来啦,快起来给九姐姐见礼呀。”

    二格格立即说:“我是和硕公主,她是多罗郡王,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让我见礼?我是姐姐,她是妹妹,该她给我见礼。”

    旁边的五格格看看二格格,随后和一边的六格格对视了一眼。公主到底是比王爷们地位低一些,十一格格说的是国法,二格格说的是家法。

    六格格就对着五格格挑眉,不动声色的嗑瓜子,看这下怎么收场。

    大家都等着看接下来是什么场面,这时候大公主出面:“说几句就行了,都是自家姐妹,闹着玩儿呢。”

    在关键时刻大公主真的很有长姐风范,比大阿哥这个处处标榜长子的阿哥能平事儿。二格格看她发话了,冷哼一声,也没再说话。

    二格格总觉得大公主是外人,但是自己又撑不起长女的派头来,下面的妹妹们不服气她也是人之常情。

    海棠没说话,也不想搭理她们,把自己的披风脱了递给宫女,越过各位姐姐和嫂子坐到了太后身边。

    太后关切的问:“吃了吗?我等你半天了,今儿特意让他们给你做了你爱吃的金银蛋。”

    海棠有气无力的说:“还是您想着我,走走走,吃饭去。”

    海棠站起来,十一格格也打算下坑,太后没立即动,说到:“该吃饭了,你们都回去吧。”

    大福晋站起来笑着跟太后说笑:“陪着您老人家说了半天话了,连口饭都不留,可见是不稀罕我们。”

    太后说:“这会晚了,吃了饭更晚,更晚就更冷,热热的吃了东西出去被风一吹会头疼,回去吧,回去吃热的直接睡了,不用受罪。”

    大福晋笑着应了一声,难为太后胡诌出这样的理由,可见是真不想留人了,就招呼几个女儿离开。

    大福晋有孩子要照顾,看着人给孩子们裹厚点,等孩子们穿好衣服才能出去。像六格格十格格这种单身公主直接起来穿上斗篷就准备走。

    六格格和十格格先来太后跟前告辞,十格格走的时候还跟海棠说了一句:“九姐,我们走了。”

    海棠回了一句:“慢着点儿,路上扶着宫女,留意脚下。”

    接着是大福晋和五格格,两家都是女孩,哄着把衣服穿好抱着来和太后告辞。太后对小孩子很有耐心,挨个和小孩子们说几句话才放她们走了。

    大公主家的孩子是男孩,不穿厚衣服就要出去,大公主哪会让他们这么出门,让宫女们满屋子逮人。

    好不容易逮着了,太后把这几个小子叫到跟前训斥,这几个男孩都是科尔沁的孩子,太后对他们很亲切,在小事儿上也和偏心这些娘家人,挨个训了一遍后摸摸他们的小脑袋又塞给了很多吃的玩的才让大公主母子几个走了。

    二格格这边慢腾腾的给孩子收拾,太后直接说:“让奴才快点,等会天黑路滑,别摔着你们母女了。”

    二格格这下只好起来告辞。

    她走后这屋子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太后喘口大气:“可算是走了!”

    十一格格也说:“都不会看人眼色!”

    海棠一瞬间绷不住笑起来:“看你们一老一小这模样,是受大委屈了?”

    太后就说:“可不是吗?为什么大伙都觉得我爱热闹,非要陪着我说话?我不想和这么人说话,让我安安静静的待着,别来陪我解闷了,我不闷,一点都不闷!”

    海棠不住的点头,这人和人真的不一样,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安静,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觉得晚年寂寞。就伸手扶着她:“都走了,别想那么多了,您下来,咱们去吃饭。”

    所谓的金银蛋是把鸡蛋煮熟了剥皮放锅里炸,炸的外面蛋白成了焦黄色再切开复炸,复炸后从油锅里捞出来放炒锅里和各种配料一起煮,大火浓汁烹饪后味道很棒!

    海棠和康熙吃过一顿晚饭了,这会没吃多少,给太后夹菜盛汤显得忙忙碌碌。

    吃完饭太后打发十一格格去休息,和海棠歪在炕上说话。

    太后就问:“我怎么瞧着你今儿没精神啊,是不是病了?哪里不舒服?”

    “没有,就是今儿累了。”说着打了一个哈欠:“今儿我处理一堆折子,写了手腕都是疼的,好在把挤压的给处理完了,明天或许能轻松一些。”

    太后就说:“我是知道你的,总是半夜醒,醒后好久睡不着,你年纪轻轻正是憨吃酣睡的时候,如今吃不好睡不好可见是劳心劳力。”

    海棠笑着问:“您还知道劳心劳力这词啊!”

    “都把我想的笨,我是直,不是笨。”

    海棠笑着过去搂着她,过了这些年太后已经成了一个很可爱的小老太太了。

    太后就问海棠:“我怎么听说你六嫂子和你六哥打架了?还动手了?”

    海棠实话实话:“我也是听说的,我没见到我六哥的模样,也没听见六哥和六嫂子解释,不敢在这里乱说。有人在您跟前说话了?”

    太后点头:“嗯,是啊!后来你十一妹妹跟我说要是你们六哥一对黑眼圈看着可显眼了怎么还出去?被人家看了岂不是更不好?你汗阿玛放他出去,该是没那么明显,也没这些人嘴里那么夸张。

    我一想,也是真是这样。唉,这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翻了年就要选秀了,有人跟我说给你六哥选个贴心的侧福晋,我说我不管事儿,我也真不管这些,我自己日子都过不明白呢,何必插手小孩子的。

    你回头跟你额娘说一声,该怎么办让她想法子

    去。”

    “我知道了。”

    太后说到这里问:“你和董鄂妃的侄孙如何了?”

    “还行,住了这几日,每天回家家里有个喘气的人能跟陪着说说话,这就足够了。我要求不高,别打着为我好的旗号替我做主就行,目前来看除了在衣食住行上人家有想法外,府中门下的事儿不沾惹,知道进退就好。”

    太后点点头:“人家想吃什么想用什么顺着他,毕竟往后要几十年相伴着,都舒服才好。他也是能懂个眉高眼低,家中小事给他做主,大事儿不让他插手就行了。”

    海棠接话:“凑合着过吧!”

    太后点头,看海棠又打哈欠,就说:“回去睡吧,明儿是不是还要去前面?早睡早起,别累着了。”

    海棠应了一声,回了自己的房间,一边磨墨一边想着如何在年前安置那些没房的旗人,不少寺院也做租赁生意,海棠就先急后缓,先让官府出面把房子租下来让这些人把这个年过完,至于盖房子要到年后才能施行。

    她用了半晚上把一些处理办法写成条陈,第二天给康熙过目。

    康熙看了之后不听点头,海棠各方面都考虑到了,而且也不用户部拿钱出来,省的在朝堂上扯皮了,只要钱到位,事儿能很快办妥当。看完他就说:“按照你的办法,这九门提督的权力可就大了。”

    海棠说:“事关旗人,别的衙门不能插手,只能让九门提督出面。”

    康熙拿着条陈看了看:“让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吃饱。你这里面有些办法确实是可用的,先抓人,再抄家!看来明年盖房子的钱都有了,你真是要把京城内外所有放印子钱的给连根拔起啊!”

    康熙看着海棠,笑着和她说话,对海棠的这番果断很满意,这果然是带兵的,杀气重锐气盛!

    海棠笑着说:“您这次说错了,哪里是连根拔起!问问咱们京城的公爷侯爷们,谁家才是根!诸多王府是不会干这些缺德的事儿,就是他们再不择手段,也知道咱们根基是什么,不会做出坑害旗民的事儿,就是这些公府侯府,吃不到大鱼大肉连腐肉都不肯放过,不杀一儆百,过不几年还会卷土重来!

    您常说汉人不愿与咱们多来往,儿臣觉得您这句话该改几个字,好汉人不愿意和烂旗人多来往,谁家的好人愿意和烂人多来往啊!”

    “你闭嘴!”康熙没好气的看了她一眼,他也没生气,对海棠说:“你把明年对无生计旗人的安排写出来,朕斟酌一番。”说完对梁九功说:“宣步军统领衙门官员和顺天府官员觐见。”

    海棠给康熙打了一天的下手,用空闲时间把明年对旗人的安排写出来,交给了康熙,康熙令梁九功收好,父女两个又一起吃了晚饭,海棠提着灯笼陪他在行宫饭后散步,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天,海棠得到消息,说是太子已经祭祀完毕,不日就要回到行宫,就觉得自己又能休假了,心情美滋滋。

    然而康熙的心情一点都不美好,因为从放印子钱的人手里抄出

    大量的账本和银子,这里面果然有那些权贵的本钱。

    康熙当时气的砸了杯子,立即把参与进去的汉官们全部给交给刑部、大理寺、督察院问罪。

    这二个衙门的区别是:刑部是初审,大理寺是复审。特别是死刑,大理寺重点关注死刑案件复审,复审后卷宗交给督察院。都察院是监督刑部和大理寺的衙门,也参与大理寺对死刑犯的复审,审议通过后案卷呈给皇帝勾决并跟踪执行。

    眼看着汉官们倒霉了,满官们惶恐不安,开始找各种门路钻营,姻亲、旗主、上官这些能找的门路都不放过,一瞬间京城风声鹤唳。

    海棠倒是不紧张,她门下的佐领们都是些穷人,经她提拔的都在外地做官,压根卷不到这种案件里面。

    然而她刚放松就有四阿哥的小太监来传话:钮祜禄家的夫人被盯上了,别管!

    海棠当时在心里土拨鼠尖叫!

    姨妈你想干嘛!

    至于对京中参与进去的勋贵们,康熙其实不想处理他们,打算高高抬起低低放下,然而有些动作还是要做的。

    先抻着他们,让他们这个年过的提心吊胆,给他们点苦头吃!

    他的这番打算海棠不知道,海棠没关注这件事,因为太子他们紧赶慢赶回来了。

    太子回来后,大阿哥的脑门上就似乎有一根天线竖起来了,好几天喝的醉醺醺的他在太子回来的时候神奇的酒醒了,人模人样的和太子站在一起说说笑笑。

    海棠趁着这时候看看六哥,六哥的皮肤健康健康红润有光泽,一笑活泼阳光,压根看不出前几天有黑眼圈。

    康熙就跟几个儿子夸了海棠这几日很认真,还制定了一项大计划,能在二十年内解决旗丁的生计问题。

    折子和条陈被康熙展示出来,太子和大阿哥先看,看完后哥俩争着去推行这个计划。

    因为第二步,也就是在年后,在城外修房子给那些没房子的旗丁居住,这是邀买人心的好事儿,自然是都想揽下来去做大好人,特别是如今盖房的银子有了,一点难处都没有,此时不争是傻子!

    他们话说的也好听:“非是做哥哥的夺妹妹功劳,实在是妹妹年后就要北上,没时间管这事儿。”

    这话说完,后面几个弟弟都忍不住翻白眼在心里鄙视他们。

    合着你们还受苦了是吧?

    六阿哥带头跟康熙说:“汗阿玛,儿子们好几天不在,祖母和各位娘娘想来都惦记,儿子们想去后面给祖母请安。”

    康熙点头:“去吧!”

    太子又不想失去一贯的孝顺形象,尽管想和老大争一争,但是在汗阿玛心里的印象更重要,他就说:“儿子带弟弟们去你祖母请安,好几日没见到祖母了,着实想念。”

    康熙也要几天没去太后跟前了,看儿子们回来,心里高兴,就说:“年后的事儿先暂时搁置,朕带你们一起去给太后问安。”

    陪着太后说了一会话,随后这些阿哥们都放了假,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海棠这终于有时间去德妃的屋子里歪着说话,德妃看到六阿哥回来,拉着儿子打量一番,看这脸上没了痕迹才放心,随后拉着六阿哥嘱咐:“你四哥说外面抓放印子钱的人,你姨妈被牵扯进去了,他说你们谁都不许管。我心想着她都是公夫人了,家里什么都有,怎么还伸手捞这钱,这钱拿着坏良心!”

    六阿哥就说:“您放心,儿子不会管的,就是阿公爷找来儿子也不答应。”

    和他一样想法的还有十阿哥,面对着递进来的消息忍不住问:“小舅妈想干嘛?好好的日子还不知足,怎么什么钱都要捞!小舅舅也是贪得无厌,爷就不信两人睡一被窝他不知道舅妈干的事儿!”

    十阿哥气的喘粗气,这倒霉亲戚,没事儿不来往,有事儿了想起给自己和妹妹问安了,演都不演了。

    九阿哥劝他:“别生气,这事儿你别急,我就不信老四不急,这是你舅妈,那是他姨妈,咱们就耗着,谁忍不住谁去管钮祜禄家的破事儿。”

    十阿哥也是这样想的!他和舅舅们的感情只能说一般般,额娘没了之后来往更少,心里实在是不想管这事儿。

    “嗯,我不管了!”

    旁边的太监提醒他:“四爷不会管的,他连乌雅家的事儿都不管,更别说钮祜禄家的事儿了。六爷倒是愿意管,可是六爷未必能犟的过四爷!”

    九阿哥说:“那不是还有胖丫头的吗?看胖丫头怎么办?胖丫头不管咱们也别接这烫手山芋,反正十弟你别管。”

    这话说完没一刻钟,九阿哥就接到消息,宜妃娘家也被牵连进去了,而且还是要犯,据说这些人被逮捕的时候喊着他家有娘娘在宫里,把宜妃的封号都喊出来了。

    九阿哥听了直接骂街!

    在九阿哥对着倒霉亲戚激情输出的时候,八阿哥这及时雨就来给两个弟弟出主意了。

    九阿哥和十阿哥本来不想管,然而八阿哥带来的消息太劲爆了,他们两忍不住听下去:这还牵扯到暗地里的钱庄!如今户部那群钱串子们都参与进去了,甚至还从工部借人帮忙核查账目。就目前刑部审理出来的线索分析,钱庄管事是江南乡绅,出面罩着的是京城爷们,总之错综复杂,很麻烦!

    要是九阿哥不管,只怕郭络罗家的人就是替死鬼啊!

    九阿哥嘴硬的说:“替死鬼也不关额娘和我们兄弟的事儿。”

    八阿哥就说:“可是话不能这么说啊,就怕他们口不择言,为了活命什么话都说,不断的攀咬,这是大麻烦啊!”

    九阿哥想想就出了一身冷汗:“这真是麻烦!”

    八阿哥就说:“这事儿也好办,跟经手的官员打个招呼,到时候这些人都不会乱说,只是这事儿光是打招呼也不行的,还是要把他们捞出来才行。”

    想捞人,可衙门凭什么放人?

    十阿哥立即说:“不管了,咱们清清白白的,和咱们没关系,到汗阿玛跟前也有话说。”

    这是提醒九阿哥,一旦跟衙门打招呼,那就

    彻底摆脱不了了。

    九阿哥自然能听出这里的意思,犹豫了一下跟八阿哥说:随他们去吧。

    八阿哥点头:只是回头要跟娘娘解释一番?_[(,再跟汗阿玛解释一下,毕竟这些人被逮捕的时候嚷嚷着娘娘的名号,到底是被人听见了。”

    九阿哥犹豫的地方就在这里,他是在不想让额娘的名誉受损。而且额娘这边被人家骂成妖妃,自己兄弟和六姐的名声也好不到哪儿去!

    九阿哥愁容满面。

    八阿哥就说:“唉,实在是这次事发突然……”

    十阿哥立即截断他的话:“是啊,谁也没想到,九哥,这事儿您要跟五哥和十一弟说一声,不能千斤重担你一个人扛着啊!”

    你有事儿和亲兄弟商量呗,和八哥商量什么?

    十阿哥立即让人请五阿哥和十一阿哥过来。

    五阿哥和十一阿哥都没来,传话给九阿哥:你操那么多歪心干嘛!

    九阿哥才如释重负,跟八阿哥说:“随他们去吧,嘴长在人家身上,怎么说是人家的事儿。”

    八阿哥笑着称赞了九阿哥洒脱,他看的出来,九阿哥看着很蛮横,但是在事关宜妃的事上优柔寡断,他不信九阿哥就真的放下了。

    接下来几天衙门各处要封笔,所以在衙门封笔前,各衙门一鼓作气把该抓的人都抓了,然后封存卷宗,全体放假回家过年。

    海棠就看出来了,这件事在康熙这里算是结束了。

    她跟德妃说:“我姨妈没事儿了,汗阿玛的意思是到此为止了。”

    德妃是真没看出来有到此为止的意思,不过她很信任海棠的判断,海棠对他老子的心思从小到大都没揣摩错过。她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其实她很怕娘家传信说是妹妹玛颜珠手里有乌雅家的本钱,如今皇上只要不深究就没事儿。

    她就说:“这真是被钱闹的!都这么有钱了,怎么还没满足的时候呢!”

    海棠没说话,她忍不住叹口气,很想说这最大的贪官不是别人,就是皇帝啊!

    皇帝总能给不同的人酬不同的功,就看他愿不愿意给了,皇帝们比任何人心里都明白这朝廷是什么样子的,真正被蒙蔽的有几个?

    这朝廷也是凑合着过日子啊,君权臣权斗而不破。

    海棠跟德妃说:“其实,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想脱身,姨妈要把吞进去的吐出来。”

    德妃立即说:“能活命就好,钱财不重要。”随后又担心;“前不久贵妃的忌日你姨妈进宫,我听你姨妈说阿灵阿年后要升官,不知道还能不能晋升。应该能,他在你汗阿玛跟前受宠,或许影响不大。”

    德妃不知道踩着衙门封印前最后一刻,她倚仗的长子四阿哥递上去一本折子,里面是对今年官员的考评,很长的折子,里面详细列举了每个官员干了什么事情,里面很多评语康熙看了都觉得刻薄了些。

    实在是四阿哥火力全开,把看不顺眼的事儿和人全部给了差评,其中也有他姨夫阿灵阿,建议康熙给阿灵阿一个散秩大臣职位就行。

    散秩大臣这是挂靠在侍卫处的官职,关键是这个职位没定员,换句话说这就是闲差,没处打发的大臣就给了散秩大臣先干着。

    阿灵阿年纪不小了,儿子都有几个了,很想正经有实权的干上一场,他的焦虑康熙很懂,就打算安排他出任实缺,康熙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胤禛这个拦路虎。

    这折子康熙留中不发,觉得要是发出去了,老四绝对会被人套麻袋打闷棍。

    他的手指敲了敲折子,嗯,先抻着他们吧!

    对梁九功说:“传旨,移驾回宫,准备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