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 第 454 章 一场空
    今年上元节,弘阳给妹妹做了个提灯,莹莹美滋滋地提着,自己一个人看了还不算,要拿去隔壁对着十一的儿子显摆。()

    无奈人家小,还没到别人有我也要有的年纪,莹莹没什么成就感,提着灯又去了后面六舅舅家显摆。

    √则美的作品《成为雍正妹妹之后》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弘杲没比莹莹大多少,看了就眼红,闹着让六阿哥做一个。

    六阿哥笨手笨脚哪里会做,只能带着家里的侍卫太监们在家里费了很多竹篾,好在也做出几盏有模样的灯来,挑出几个好的给了四阿哥家的弘历弘昼和桂枝家的两个孩子,派人在街上买了一些精致的送进宫给几个弟弟妹妹和十四家的孩子。

    上元节过去之后,康熙就带着家眷去了畅春园,在畅春园举行了一次大朝会,就发现贝勒胤禩和贝勒延寿没来。

    这个延寿是康熙的堂兄弟猛峨的儿子,猛峨是豪格的儿子,被封为温郡王。这个王爵传给了长子佛永惠,但是佛永惠去世的早,因此郡王的爵位才落到了延寿头上。但是在康熙三十七年,延寿因为办事不力被降级为贝勒。他也是八阿哥的心腹,已经到了八阿哥不来上朝他也不来的地步了,可谓是死心塌地。

    康熙对八阿哥的忌惮也来源于此,宗室里面虽然有墙头草,但是也有愣头青。

    康熙对这两个人不来上朝十分恼火,于是骂这两个人懒惰,停了这两个人的薪俸银米,他们属下的薪俸银米也一并停了。

    然而京城的权贵有几个靠薪俸银米过日子的,要真是靠这些生活,那还不如直接扎脖饿死呢。

    因此这两位贝勒爷不在乎!

    康熙暂时不知道他们的态度,下朝之后决定带着海棠和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去巡视京畿,重点是看周围的庄稼长势。康熙年纪大了,不像以前那样一整日骑马,因此是坐车去的,海棠就把盐宝塞在康熙的车上,让它不用在下面用四条腿跟着跑。

    所以海棠跟随康熙出门所以没赶上四阿哥家的小宴。

    桂枝倒是赶上了,上午吃了饭下午就带着男人和孩子走了,毕竟苏州还有一个小祖宗单独在家,她不放心要赶紧回去。

    新进府的年侧福晋是个柔弱美人,重要的是人家琴棋书画都懂,曾经四福晋就说自己和四阿哥没什么聊得来的,别看四阿哥是大臣眼里的活阎王兄弟眼中的鬼见愁,实际上四阿哥是个很有情趣的人,同样在琴棋书画方面是个高手,在弦乐器方面很有造诣,弘阳在古筝和琵琶方面的入门就是四阿哥给启蒙的。

    因此四阿哥对这位侧福晋很宠爱,然而宠爱的侧福晋在进门的第二天就感受到了二哈的破坏力。

    因为弘晖跟随海棠出门,没人遛狗,加上府中办事儿,府里的太监们想尽办法才把二哈骗进笼子里关了三四天。

    这下不得了了,二哈自己把胳膊粗的笼子栅栏给啃断了,四阿哥在年氏的屋子里休息,二哈趁着早上各处刚开门从几重院子里跑出来居然进了年氏的院子,直接从窗口跳进去冲到了床上在被子上疯狂蹦跶,还伴随着狼

    () 嚎。

    把人闹醒了之后他叼着被子扯到地上,开始在屋子里横冲直撞,年氏屋子里的花瓶瓷器呼啦啦地全被撞在地上碎了,二哈还使劲撞多宝阁,青铜玉石摆件全部掉下来,弄的屋子里一片狼藉。

    四阿哥起来把被子捡了盖在年氏身上,这还是大正月,北方还没解冻,正是寒冷的时候。

    年氏吓得躲在被子后面看着在屋子里疯狂破坏的大狗不敢动。

    四阿哥过去提着二哈的一条腿拉着坐在了桌边,拍着桌子说:“你看看你,你发什么疯?()”

    二哈:“汪汪汪汪汪!?[()]?『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四阿哥压根不知道二哈说啥,但是二哈这理直气壮还很生气的模样让他又气又笑:“你看看你,你看看你干的好事!”

    “汪汪汪汪!”

    这时候外面的侍女把门打开了,侍女抱着四阿哥的衣服进来,赶紧给四阿哥披上,又去看年氏。

    随后开始收拾屋子里的东西。

    都是些好瓷器,碎片一盆接着一盆地端出去。四阿哥上手拧着二哈的耳朵,指着碎瓷片说:“别以为爷治不了你,再有下回,你再这么砸东西,把你送给你额娘管教!子不教母之过,什么时候爷觉得你乖了再领你回来!”

    “呜呜~”

    提到盐宝二哈果然老实了,没刚才嚣张的态度,开始求饶了。

    四阿哥提着它的耳朵把它拉到床边,指着年氏说:“道歉,二哈你把她的瓷器砸了,不道歉让你额娘收拾你!”

    “汪汪。”

    四阿哥清了清嗓子跟年氏说:“委屈你了,别害怕,二哈就是看着凶,它其实就是个怂包。二哈也不咬人,你日后见到它不用绕路,这就是长了大个子,其实胆小得很。”

    年氏:?

    人家才是受害者好吗?

    您说这么凶的狗胆小?

    四阿哥接着说:“你这里的摆件回头爷再给换一批来,你赶紧躺好,别冻着了。”

    年氏听话地又躺回去了,然而四阿哥也睡不着了,把披着的衣服穿上,让人送热水进来准备洗脸。

    二哈在屋子里转了几圈,看四阿哥弯腰洗脸,小跑几步一跃而上趴在了四阿哥的背上,四阿哥被撞得踉跄,他和脸盆架子都撞在了墙上,好在有墙在,让他稳住身体。四阿哥也没骂这死狗,背着他接着洗脸,洗完脸一边弯腰擦手擦脸一边说:“下来吧,爷带你吃东西去。”

    二哈这才从四阿哥的背上滑下来。

    四阿哥出门的时候跟年氏说:“天还早,你多睡一会儿。”

    年氏怎么睡的着!

    这府里先给她一个下马威的居然是一只狗!

    早上年氏起来梳妆的时候,新的瓷器送来了,侍女们动手摆上,此时绫罗绸缎金珠玉器也一托盘一托盘地送进来。年氏知道这是那狗子的赔偿,心里不知道该哭该笑。

    吃过早饭去四福晋那里,四福晋也听说了二哈大闹的事儿,跟年氏说:“那狗子就是人来疯,会折腾人,

    () 他就是喜欢折腾,不咬人的,还不欺负小孩,二哈会看孩子,人多说话的时候,不留心孩子爬到炕边,它会把孩子拱回来。你日后相处得多了就知道了,除了啃家具碎瓷器大早上挠门乱叫,没其他的毛病。”

    啃家具碎瓷器大早上挠门乱叫的狗子还留着干吗?

    年氏不理解。

    不过四福晋换了话题:“这马上二月了,咱们要往园子里搬,你那边也收拾一下一起搬去,带着一些常用的东西,把经常穿的衣服带上,在那里住的时间长,园子里地方大,那边住着更自在,住惯园子就不爱回府里了。”

    年氏点点头。

    搬家的时候她又见到了二哈,二哈的脑袋从车窗里伸出来,吹着春日的风显得惬意自在。

    年氏对快乐的二哈就三字:“这死狗!”

    不过她对二哈的克星也就是二哈的额娘好奇了起来,想着什么时候能请这只狗帮自己出口气。

    很快她就见到了二哈的额娘,见到的时机让她猝不及防。

    二月初,海棠陪着康熙从京畿回来就和扎拉丰阿参加了一场婚礼,是平王的妹妹出嫁,男方也是蒙古贵族,但是婚礼是在京城举办的。

    四福晋带着全家去参加婚礼,在宗室的贵妇圈子里向大家介绍年氏。年氏在王府没受到什么敌意和刁难,因为这时候宋氏和李氏在敌对,大家都在看戏,注意不到这新人。除了二哈,没人给她难堪。

    海棠就是这时候来的,她在门口和几位福晋说话,莹莹带着盐宝跑去大人的屋子里请安。莹莹被庄亲王福晋拉着说话的时候,盐宝就蹲在莹莹身边摇尾巴。

    年氏看到一只长相凶恶的狗子,似狼非狼,好大一只,皮毛蓬松油亮且顺滑,看着干干净净。蹲着的时候居然比旁边肥嘟嘟的小姑娘还要高一点。

    她小声问四福晋:“这是谁家的格格?”

    地位略低一点就不会这么堂而皇之地带着这么大只的宠物来这里,万一这猛兽一样的狗子暴起伤人呢!毕竟这屋子里都是贵人。

    四福晋就看了一眼背影,笑着说:“这是咱们九格格家的大格格。”

    四福晋特意加了一个“咱们”表示亲近。年氏是做过功课的,立即知道这是四阿哥亲妹子家的女儿,是嫡亲的外甥女,立即点头:“是再亲不过的至亲了。”

    四福晋点点头,给年氏介绍盐宝:“那只大獒是九格格养的,叫盐宝,咱们家二哈是它的头生子。”

    年氏立即看向盐宝,不可置信地问:“这真的吗?看着长得不像啊!”盐宝是毛发很蓬松的狗子,二哈是短毛。盐宝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猛兽,二哈……仔细看看居然那狗脸长得不丑,还挺耐看的,并没有那凶恶的模样,甚至看着还有些癫。

    四福晋说:“盐宝的几个孩子都长得不像它,不过都很聪明,别看二哈那狗子在家里闯祸,它出门很有分寸,有时候也会办几件让人感动的事儿。前年爷去修路,它非要跟去,那段日子家里是真清静!”

    年氏问:“真

    的聪明吗?我和它说话能听得懂吗?”

    四福晋说:“能,盐宝很有灵性,连皇上都夸过它呢。”

    大型宴席海棠从不喂盐宝,都是回家再喂。因此莹莹吃饱了之后就到处乱跑,盐宝就跟着她,路过年侧福晋的时候,年氏就夹了一片肉放在地上,在大家的注视下她对着盐宝伸手:“盐宝你来,喂给你吃啊!”

    看她在逗狗,大家也没当回事接着说笑。

    她的侍女赶紧说:“主子,别伸手。”这被咬一口不是闹着玩儿的。

    盐宝走过去蹲着,并没有看肉,而是在看年侧福晋。

    年氏小声说:“我喂你吃的,你打二哈行不行?就是你儿子,你打它一顿。”

    盐宝站起来走了。

    年氏心想:难道是嫌弃给得少?能聪明到这份上?

    二月初五是六阿哥的生日,他生日是要招待兄弟姐妹的,今日因为有了女婿,所以少不了带女婿出来拜见各位皇子。

    因为六阿哥家的前面就是海棠家的后门,所以这次盐宝是带着食盆来参加寿宴的。

    它跟着海棠进门的时候,脖子上系着三角丝巾,丝巾上还有一只金坠在闪闪发光。

    十福晋看了就问:“盐宝的坠子是新炸的吗?还是新做的,看着比以前亮了。”

    海棠说:“这坠子是当初汗阿玛赏它的,前几日被弘阳摘下来重新抛光,现在特别显眼。”

    五福晋说:“我看着它绑个丝巾比穿衣服好看。”

    盐宝乖巧地蹲着,海棠把手放它脑袋上撸了几下,盐宝显得很享受。

    年氏还没放弃,一直观察盐宝。

    等她看到海棠把桌上的杂面窝头掰开放盆子里给盐宝吃的时候,以为盐宝爱吃窝头。

    这次她等到宴席散了,其他几位皇子带着家眷走了,剩下这几家至亲留下坐着说话的时候,年氏在盐宝路过的关口,赶紧把身边盘子里的栗子面窝头点头掰了一块放地上,跟盐宝说:“盐宝,来吃啊!”

    盐宝痛恨窝头!而且这人两次都是放地上!最重要的是这人身上还有一股子四阿哥的味道!地上的吃的,四阿哥,这几项加在一起,盐宝想起了自己的第一个食盆!

    盐宝从喉咙里挤出低吼,凶相毕露,压迫十足,把年氏吓了一跳!

    屋子里的人纷纷看过去,盐宝随后摇着尾巴风轻云淡的路过年氏凑到了海棠身边。

    都看到地上放着的一块窝头,海棠说:“多谢你,盐宝不爱吃窝头的,我是担心它吃肉多才偶尔喂点粗粮。”海棠以为她在逗盐宝,有些小姑娘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就喜欢投喂,海棠以为她喜欢盐宝在投喂。

    年氏笑笑,赶紧低下头,显得内向羞涩。

    弘时凑来问:“姑妈,为什么喂盐宝吃窝头?”

    海棠说:“狗子吃粗粮难克化,适当地喂一点能让它肠胃通畅。”狗狗偶尔吃粗粮不会便秘,对肠胃好。

    这时候弘杲跑来请海棠:“姑妈,前面伯伯叔叔

    请您说话。”

    海棠就跟嫂子们和十四福晋笑了笑(),带着盐宝出去了。

    此时四阿哥六阿哥扎拉丰阿和十四坐在前院的桌边喝茶▉()『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而弘晖在一边捧着茶壶听他们说话。

    十四看到海棠进来,赶紧站起来,热情地说:“姐,来坐。”

    海棠就纳闷:“喊我来干吗?”

    十四殷勤地给海棠倒茶,问道:“听说汗阿玛下个月去水围行宫。”

    康熙的行宫别院很多,规模大的就是畅春园,热河行宫和汤山行宫,这三处的建筑层层叠叠,是宫殿群。别的地方的行宫有的规模大有的规模小,总而言之,他这种热衷于跑出去各处巡视的人,无论走到哪儿都有住的地方。

    水围行宫在安新县郭里口村,属于白洋淀的范围。康熙喜欢这里的风光,因此有了水围行宫。康熙对这里的喜爱到达了什么程度呢?他这人很吝啬自己的御笔题字,却给这里题写了“溪光映带”的匾额。

    这次康熙要乘船去水围行宫,十四也想去,因此这会就来找海棠打听都带谁去。

    海棠说:“有十六和十七,要不是十九弟他们还在读书,汗阿玛也会带上他们。”

    “汗阿玛不打算带我去?”

    海棠问:“你想去啊!”

    十四点头。

    这些年最大的事情就是立储,嫡子废了,实际上的长子也早完蛋了,如今公认贤明皇子八阿哥也没戏了,十四阿哥想走“爱”的路线,想成为老爷子最爱的崽。

    既然老爷子最爱,就要时时刻刻带在身边,比如说弘阳,弘阳不是皇子,但是老爷子很爱他,见大臣的时候带着,溜达的时候带着,吃饭的时候带着,就是种地这种干体力活的时候也带着。

    大臣们都知道老爷子疼爱弘阳,他就想成为弘阳这样的存在。

    四阿哥倒是乐意看着十四围着老爷子打转,这样能和老八拉开距离。因此四阿哥和六阿哥都劝海棠想法子把这小弟弟塞进随行的队伍里。

    海棠说:“行吧,我试试,不保证成功啊!”

    过了几日,海棠就在康熙跟前提了一嘴十四,康熙也有给十四加重砝码的想法,因此就说:“他整日闲得没事儿干,上个月朕骂胤禩和延寿懒惰,停了他们的俸禄,不少人说十四也懒惰。以朕看,他也确实显得游手好闲了些,带着他去吧,帮不上大忙给朕跑跑腿也行。”

    海棠点点头。

    德妃知道这祸头子被老爷子带走了,高兴得多吃了半碗饭,觉得老爷子不会那么好心,然而还是那句话:只要十四不和八阿哥打交道就是好事儿。

    这次康熙带走了弘阳,还打包了他的课本,打算在御舟里面教他读书。

    十五十六好不容易从尚书房出来了,自然不往前凑。十四的目的就是要凑在老爷子跟前,自然是很积极。

    一路经过长店、方关、王乡湾,在赵北口换船来到了水围行宫。

    到达行宫的次日,康熙带着子孙在白洋淀内看了一番,随后

    () 上岸,在村里随意走动。

    晚上再回到行宫,畅春园送来的折子十四很积极地帮着康熙读,康熙的眼神虽然没到老花眼的地步,有时候光线昏暗还是觉得眼睛费力,因此十四凑过来他也不反对。

    十四翻开一本折子,念道:“吏部尚书张鹏翮等参江苏巡抚张伯行捏造无影之事疏。”

    张伯行又和同僚杠起来了,给十四的感觉张伯行和老四简直是一类人,以斗同僚为人生美事,这人都不能安静一点吗?

    张伯行说有水贼自海上来,上岸危害百姓,张鹏翮说这事儿是捏造的,没影子的事儿!其中还牵扯到了苏州粮仓,因为水贼要吃饭,他们能从苏州粮仓买米。

    海棠对这件事儿的批语说:水贼之事当彻查,张鹏翮等言说乃是张伯行捏造,捏造的证据何在?江苏武官该带兵查看,实地寻访受害者,查阅官府文档,不亲临沿海不拿证据无法证明张伯行乃是捏造。

    另外海棠还夹着一张纸条给康熙,上面说沿海乃是水军漕运衙门管辖范围,苏州的武官中又有驸马这等亲贵,江南官员畏惧水军势大不愿意开口请求协助,同样也因为不愿意得罪亲贵所以息事宁人,此乃是怠政。

    康熙看了这个点点头,跟十四说:“你姐姐向来公允,下面那些人就是不想得罪人才如此推诿扯皮。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给自己找麻烦,这类人最令人厌恶。”

    他接着说:“记下:屡次前往、未能彻底审明、希图苟且完事蒙混结案。今又请将张伯行革职严审、殊玷官箴。此事仍着张鹏翮、阿锡鼐前往,彻底审明具奏。”

    十四点头,开始念下本折子。

    从水围行宫离开后,船队在廊坊登岸,康熙带着弘阳在响口村内走了一遍。

    在回畅春园的路上康熙问几个人:“出来了这一趟发现了什么?”

    大家都把目光放在十四身上,他年纪最大,该他先说。

    十四脑子里疯狂地想词儿,最后说:“儿子跟着汗阿玛看了折子,学到了很多……”

    十四为自己的机智叫好!觉得自己还是很聪明的。

    十五和十六说些农人辛苦,所见的青苗都很强壮,又说京畿今年必然会收成好等。

    轮到年纪最小的弘阳,弘阳说:“这次孙儿跟着玛法看了水利,经过了几处京畿河道,发现水源足够两岸灌溉,如今三月也没有河道暴涨,在开春后能保证土壤墒情,有利于麦子生长。水淀人家也不算面有菜色,可见靠水也能吃饱。再去村里,村里读书的人极少,没有诵读之声,嗯,就这些了,孙儿没想到其他的。”

    康熙对弘阳的发言很满意,说道:“朕不是去玩儿的,是去巡视河道。这次去水淀也有感悟,以往看过水淀百姓的生活,这几年比前几年好一些,只能说似觉差胜,虽然是差胜,然而这些是肉眼可见有改变啊。”

    康熙相信日子一天会比一天好。

    因此康熙对弘阳的回答很满意,伸手不住伸手揉揉他的帽子,慈爱之情尽显。

    十四刚生出的得意就消失了,他看着弘阳,心里就纳闷:这小子的脑瓜子是怎么长的?!

    则美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