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 第 493 章 人来处
    十一去找那道士的时候还在嘀咕:“就该让十三去!”十三才是那个该看大夫的人,但这是老爷子给的差事,十一还不能推辞。

    然而今天药铺外面的队伍已经排了很长却没有道士出现。

    大家议论纷纷,还有人双手跪地上合十祈求菩萨保佑让那个道士赶紧来。十一阿哥一边纳闷菩萨怎么能差遣道士,一边在猜测那道士为什么不来?

    道士不来的原因是三阿哥亲自上门去请了。

    三阿哥在外城一处道观里面看到了道士,此时的道士不是个脏兮兮的形象,此人打扮的仙风道骨,举手投足很有气派。

    三阿哥一看,心里的第一印象就是:高人啊!

    于是三阿哥积极跟高人攀谈起来,高人和三阿哥说的都是神鬼之事,说天有三十六重,说黄泉有冥乡。两人说长生、说圣人……此人口才了得,滔滔不绝,讲的故事逻辑严谨,中间还引经据典,三阿哥顿时为之倾倒。

    道士又开始和三阿哥说起天上的文章,当场背诵了不少诗词,又说自己遇到了诗仙诗圣,还说自己在天上遇到了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能当场提笔把他们的画像画出来。三阿哥觉得与之相交如沐春风,当时就要邀请他到自己家去。

    这道士也没客气,就说:“如今来到京城,确实是对贵人有事相求。我在天上行狂悖之事,惹得上帝①发怒,为躲避上帝怒火想借着人间龙气躲一躲,我在天上有好友已经代我疏通了,一年半载后就要回归天上。”

    说得煞有介事,三阿哥更加信服,问起这道士在天上做了什么,无非是辱骂上仙盗喝神水这样不大也不小的事儿。

    三阿哥立即说自己是龙子,肯定有龙气在身上,必能帮助道士,就再三邀请这个道士到家里去。道士犹豫了一下,带着两个童儿跟着三阿哥一起回去了。

    在外城等了大半天的十一阿哥觉得口干舌燥,眼下天气渐渐热了,到了中午太阳照在身上,就跟抱着一个火盆一样觉得浑身燥热不舒服,偏偏没看到道士还不能回去。就在他烦躁的时候一个侍卫骑马来了。

    这侍卫是海棠身边的人,打千儿请安后说:“十一爷,我们格格说三爷今儿请道士了,您别等了,等不到的。”

    十一阿哥心想怎么哪里都有老三!这人不凑热闹能掉块肉?!随后带着人回畅春园跟康熙回复差事。

    看康熙点了点头,十一阿哥说道:“再有这事儿您让十三弟去吧,听说他的腿流注,他更盼着有

    好大夫。”

    康熙听了想了想,挥手让他退下。

    随后康熙叫来了四阿哥:“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道医你知道吗?”

    四阿哥心头一紧,不敢说谎,小声说:“知道,儿子家里的孩子去看过病了,没开药。儿子又担心十三弟,特意找了个腿病相似的人去试探,道士说想治疗必须开刀,从大腿到小腿全部切开排出脓液,儿子听了之后心里甚是惶恐,担心此人要是趁着治疗时候要了十三弟的命怎么办?就一直没下定决心,此时还在犹豫。”

    康熙皱眉,这个治疗方法太过骇人听闻,也确实是风险太大。

    思考了一会,康熙说:“此人现藏在外城南城墙根的道观里,身边应该有六到八个身手好的人,你无论用什么法子,把人带到一处秘密的地方,把十三送去,看看怎么说。”

    四阿哥应了一声转身要走,康熙说:“客气些。”

    四阿哥答应了一声。

    城南的城墙根下面是个小道观,破破烂烂看着和民居差不多,四阿哥的马车停在附近。弘晖说:“阿玛你放心,儿子有办法请他跟咱们走。”

    王府的侍卫们乔装打扮混在人群里,弘晖带着人去敲门。来开门的是个老道士,一把年纪了,走路颤巍巍的。

    弘晖说:“老道长,我们是来求医的。”

    老道士耳背,侧耳说:“啥?”

    侍卫趴在他耳朵边大声说:“求医的!”

    老道士顿时把头往后仰,不满地说:“求就求呗,你这么大声干啥?”说完打开门,说着:“进来吧。”

    弘晖他们跟着进去,看到院子里一个穿衣服脏兮兮的道士在捣药。老道士说:“师侄儿,找你看病的。”说完进屋子里去了。

    这道士转头一看,他认得弘晖,对弘晖的身份也有几l分猜测。就说:“坐吧,这是给这里老道士的药,等贫道配完就和你走。”

    旁边有一张腐朽的长凳,弘晖看了看,直接在一边的砖头上坐下了。

    弘晖说:“您不用担心,我们来这里没什么恶意,我有个叔叔,原先是鹤膝风,现在皮下流注了,想求您个方子减缓痛苦,您若是能让他的腿好起来,我们全家都感激之至。”

    这道士没说话接着干活,把药材配好后一包包地装起来,提着进去跟老道士说话。

    老道士的耳朵不好,加上道观小,屋子矮,里面说话声音又大,外面的人听得清清楚楚。

    脏兮兮的道士说:“师叔,这是药,

    每日熬一包,喝完就好了。”

    老道士说:“行行行,你们师徒的本事我是知道的,多谢你了。”

    脏道士说:“这是晚辈该做的,这些银子留给您,您回头缺什么自己置办。晚辈这是最后一次来看您了,日后就不来了。”

    老道士说:“不来就不来吧,你也年纪不小了,别到处乱跑了,你别担心我,周围街坊邻居都是好人,帮着我缝缝补补,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脏道士说了一句:“晚辈走了。”

    老道士说:“走吧。”

    脏道士出来到了道观供奉三清的屋子里跪下磕头,又在院子里喊了一声:“师叔,晚辈走了。”

    “去吧。”

    弘晖他们跟着脏道士出来,四阿哥立即让人把车赶过去。

    弘晖陪着道士上车,四阿哥在车里欠身说:“道长,家里有个兄弟的腿疾很严重,麻烦你帮着看看。犬子说您不爱上门问诊,这次请您必然招您不快,还请海涵。”

    道士好一会才说:“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是我们家的家训,王爷不必说太多。”

    四阿哥和弘晖对视一眼,弘晖摇头,四阿哥心下了然。

    没一会车子进了内城,内城人少,速度加快,很快到了十三阿哥家里。四阿哥特意安排十三阿哥在这会进城,就是为了避开西郊的耳目。

    此时他们父子带着道士下车,十三阿哥的太监小声说:“我们爷和各位太医都在。”

    屋子里几l位给康熙诊治的太医都在,十三阿哥躺在榻上,榻后是几l扇木屏风,道士进门先看看屏风,然后才看了十三阿哥。

    弘晖说:“您请,我叔叔的腿最近又严重了。”

    太监把盖在十三阿哥腿上的毯子揭开,把裤子撸上去。这道士看了就说:“必须开刀,不开刀五年后不能下地行走,十年后必定残废。”

    众人都处在震惊中,十三阿哥立即说:“请道长开刀。”

    四阿哥想让十三阿哥好好想想,这开刀是很冒险的事儿。

    旁边的太医说:“治病需要辩证,这位道长没问病人,没诊脉,仅靠看了一眼是不是不太妥当?”也太草率了吧!

    道长把手放在这个说话的人跟前,对他说:“请给贫道把脉。”

    太医们互相看看,以为这是要斗技。其中一个就把手指放在道士的手腕上,道士跟弘晖说:“准备纸笔,我口述,你记下,这方法半年内有效,过了半年我说的法子对你叔叔的腿就没用了。”

    弘晖问:“为何?”

    太医轮流把脉,随后都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略微年轻的摸到脉搏后大惊,失言说:“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道士说:“对,今日乃是贫道死期。”

    这些太医纷纷整理衣服,对着道士拱手作揖。

    道士对弘晖和十三阿哥说:“贫道今日命不久矣,然而开刀最少一天时间,没时间了。病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腿疾半年后又要加重,所以半年内和半年后的治疗方法不一样。”

    弘晖赶紧去门口让人拿纸笔来,道士就给几l位太医比划开刀的时候从哪里下刀,其中一个太医和弘晖各写一份,几l个太医询问,道士一一作答,嘱咐记录的两个人要把一些禁忌写上,再记下很多注意事项。连开刀后如何照顾都有嘱咐。

    康熙从屏风后面出来,坐在了十三阿哥身边,等记录完毕后,康熙跟弘晖说:“带你叔叔出去走走吧。”

    一屋子人退下,康熙身边环绕着一群太监,康熙跟道士说:“坐吧,你们兄弟是何人?从何处来?”

    这道士说:“我们家世世代代住在这里,宋朝的时候开始行医,这里属于燕云十六州,后来换了蒙古人做皇帝,这里叫做大都,之后这里又有了明天子,我祖上就在明朝做太医。做太医做得很不开心,因为皇家难伺候。同僚又勾心斗角,可是不做还不行,要吃饭啊!普通百姓穷得看不起病,碰到那可怜的还要送药,家里因为行医穷得家徒四壁,做了太医后才能吃饱。”

    康熙点点头:“有良心的人日子过得都苦,你刚才也看到朕的儿子了,就因为有良心,腿才成了那个样子。”

    道士叹口气,接着说:“我祖上医术很好,在太医院不敢冒头,装成中庸传承了几l代人,直到嘉靖年间得罪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严世蕃的一只眼睛是瞎的,我祖上说了几l句治不好的话就被发配流放,全家人从这里流放到了云南。云南那地方草药足,漫山遍野都是,虽然是发配,但是日子过得反而比在京师好。然而祖上却觉得再好不是家乡,就想回来。”

    康熙点头,他觉得京城再好也不是关外,关外才是退路。点头说:“人之常情,能理解。”

    道士接着说:“严嵩父子垮台后,我祖上就找了机会回来,从云南到京师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结交了不少人,一路赶路一路救人,好几l年才回到家乡。回来后也没再开医馆,而是云游四处成了游医,父祖皆是如此,见识了不少药材,也见识了很多奇怪的

    病症

    家族传承的医术一直在精进

    直到明朝没了。”

    康熙点点头:“朕听很多人说过此中种种苦难

    家国流散

    普通人哭天嚎地

    ?)

    对他们来说这和天塌了一样。朕虽然没见过经过

    也能想得出来。”

    道士接着说:“我祖父和父亲不想忘记故国做个顺民

    于是就做了道士。”

    康熙仍然点头:“嗯

    当时这种人很多

    别说当时

    现在看不惯朕的人也有很多

    你们家不算出格

    甚至都没参加反清复明的谋逆。”

    “对

    我家祖上对朱明天子不在意

    但是却在意汉人的身份

    我们乃是正宗的汉家苗裔

    峨冠博带才是汉家威仪

    如今却要剃头换服

    此种痛苦你不会知道。”

    康熙摇头:“你说错了

    朕知道

    现在你们觉得痛苦

    往前几l百上千年你们也没少在辽东折腾我们

    汉唐盛世的时候我们首领也是要去长安进贡

    在汉皇面前载歌载舞。

    要说最难忘的还是辽国国主当政的时候

    关外的冬天多冷啊

    大冷天要让我们女真人在刚开化的江水里给他们捞鱼捞东珠

    大雪封山的时候进山去猎熊猎老虎

    只因为他们喜欢吃熊掌穿虎裘用虎骨。

    这都是往事了

    你们家既然遁入道门

    就繁衍生息吧

    何故又回到了这繁华地方?重新回到红尘中翻滚?”

    道士叹口气:“想必你也知道我们是双胞胎

    我父亲既然入了道门

    又想传宗接代

    就迎娶了我母亲生了我们兄弟

    又在道观附近安家了。我们家有家传的本事

    那道观也有祖传的本事。不是诵读经典也是炼丹

    而是……”

    康熙看他停顿下来

    就说:“装神弄鬼!”

    “对!就是装神弄鬼

    做的是帝王生意。”

    康熙了然地点头

    好奇地问:“朕很好奇

    那明末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和你们有关系吗?”

    道士摇头:“不知道

    因为我没跟师父学过

    都是我兄弟在学。我们兄弟

    我传承家里的医术

    他传承道观里的秘术

    各不相通。”

    康熙又问:“你们既然好好地在隐居

    为什么又跑出来了?是觉得朕年纪大了做生意的时机来了?”

    这道士点头:“是啊!我那兄弟前几l年都想来

    是我不愿意来

    他一直羡慕观中的先师们享受荣华富贵不愿意一辈子埋没下去

    要拉上我来

    我不愿意后来吵了几l次。我们各自都有妻儿

    他前几l个月突然翻脸

    拿我小孙子要挟我

    我就跟着来了。”

    康熙说:“你没作恶

    反而义诊了这么久

    不该沦落至此啊!你家在哪里?朕派人送你尸体回去

    让家人葬了你。”

    这道士哈哈笑起来:“别想问出我们兄弟的家人藏身的地方

    出来的时候为了以防失败

    我们都把家人藏好了。人死之后身体不过是臭皮囊

    随你拿去处置好了。”

    康熙也没恼

    他确实存了逮着这道士的子孙给自己治病的念头。没成功也没什么

    就问:“你和朕说话这么久了

    你看着朕寿命还有几l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