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 第 508 章 大事定
    “给汗阿玛请安。”

    保泰恭恭敬敬,他是八阿哥的左膀右臂,康熙看他在这里,问道:“起来吧,就你自己来的?”

    保泰瞬间汗如雨下,知道这是问八阿哥,八阿哥打算今日来的,但是出门的时候他儿子病了,八阿哥就没出门。保泰说道:“听闻这里有好戏本子,特来看看。”

    这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康熙笑着跟海棠说:“朕是记错了吗?朕记得你雅尔江阿哥哥喜欢听戏,难不成是你保泰哥哥?”

    海棠说:“两个哥哥都喜欢,过年的时候还听说保泰哥哥家里有新戏呢。”

    康熙也确实没有对侄儿有赶尽杀绝的念头,就在这个问题上放过了保泰,说:“你戏看了吗?”

    保泰压根不是为了看戏,然而撒谎不要紧,就是要一直圆谎下去。他头上的汗更多了,就说:“还没看,打算吃完饭看,这就出去安排。”

    康熙点头:“去吧。”

    保泰赶紧出来让人安排戏班子,嘱咐是:“新戏,要雅致一些,戏子要可靠。”

    此时康熙问门口刚跑进来的侍卫,问道:“有大鱼吗?”

    侍卫说:“主子爷,里里外外看了,没什么大鱼,外面也有人围着,也不曾走脱了大鱼。”

    康熙微微失望,跟海棠说:“咱们今日就乐一日吧。”

    这会馆里的胖负责人赶紧到了院子里,请侍卫转告康熙,上院正房收拾好了,请康熙移驾。

    康熙也没拒绝,有大房子为什么要挤在小房子里呢?他溜溜达达地带着海棠去了,身后跟着亦步亦趋的保泰。

    此时饭菜送来,饭桌上就康熙海棠和保泰,桌边还蹲着一个盐宝。

    海棠一边侍奉康熙吃饭,一边照顾盐宝,自己反而没吃几口。

    保泰更没心思吃饭,因为康熙在跟他聊天。

    康熙说:“朕怎么听说你点卯不去?你想如何?就是你自幼养育在朕跟前,你犯下了大错,朕到时候不得不革了你爵位给你弟弟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对朕来说,哪个侄儿做亲王不是做呢?对你来说,你没了爵位你儿孙怎么办?你怎么办?你当了半辈子爷了,难道还能对着往日不如你的人弯得下去腰吗?”

    这就是康熙在敲打侄儿,海棠心想早几年说这个保泰或许能脱身,现在想脱身晚了!

    保泰则是听到了浓浓的威胁和杀气腾腾的警告:你小心爵位不保!

    保泰一副感激的模样说:

    “汗阿玛能这样教育就是心疼侄儿,侄儿的阿玛去世那么久了,也就您还想着侄儿为了侄儿打算,侄儿感激不尽,日后必定战战兢兢尽心尽力。”

    这是对康熙指责他不去衙门点卯的回应。

    康熙没听过有人告保泰的状,不过是找个理由敲打他。保泰回应的是尽心尽力,对谁尽心又对谁尽力?

    康熙没再说什么,保泰也没说什么。康熙在苏州会馆里看了一会儿戏又见了见刚才和保泰一起吃饭的这些人,大部分是富商,也有一个眼熟的,是李煦的大儿子李鼎。

    面对着一群诚惶诚恐的人,康熙表现得很和蔼,就说:“朕和勇王是随处溜达,就走了来,你们不必在意。”坐了一会,中午最热的那一阵子过去后他就带着海棠离开了。

    海棠也没问他为什么来,就陪着他在外城闲逛,康熙在路上看什么都新鲜,因为带的银子躲,他买了很多东西回畅春园,兴致勃勃地跟弘阳分今天买到手的东西。

    海棠却又要加班加点地干活。

    康熙和弘阳分完东西之后在畅春园溜达,此时夕阳西下,天边一抹余晖在。康熙领着弘阳站在御田边,跟弘阳聊了起来。

    康熙先问:“你背过韩愈的《论佛骨表》吗?”

    弘阳说:“背过。”

    康熙问:“你说唐宪宗为什么要迎佛骨?韩愈说佛骨‘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你以为呢?”

    弘阳心想今日皇玛法和额娘不就是去街上溜达到处买小玩意吗?也没去佛寺啊,更没见僧人,怎么就问这个问题啊?他略微思索,觉得还是从‘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的前一句‘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这方面回答。

    他洋洋洒洒回答完,太阳已经落山,康熙摇头对他的回答不满意,让魏珠把灯笼拿来给弘阳提着,领着他在田间路上慢慢走,一边走一边灯下看庄稼。

    康熙说:“可见你书读得不多,朕再问你一个故事,你知道禅宗五祖传衣钵的故事吗?”

    弘阳笑起来:“知道,传说五祖弘忍要传衣钵,他的弟子神秀扬名已久,大家都认为弘忍会传衣钵给神秀,后来不会写字的杂役六祖慧能得到了衣钵传承,大名鼎鼎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康熙问:“那你知道后来禅宗因此分裂,分成了渐悟派和顿悟派吗?神秀的拥趸是渐悟派,追随慧

    能的是顿悟派。神秀和慧能的后人相斗,后来是慧能这一派占据了上风。说了这么多,朕想跟你说的是,慧能的弟子神会在安禄山叛变的时候聚香水钱以充军需,从而影响到了后来的唐朝皇帝信仰佛教,迎佛骨的根本原因在于敛财!”

    弘阳很聪明,瞬间想明白了,提升佛教地位迎接佛骨造成满城轰动,最重要的目的是让百姓自愿把自己兜里的钱当成香火钱送给和尚。然后二一添作五,这钱有一半是皇帝的,另一半是和尚的。

    弘阳不明白的是康熙为什么聊这个。

    康熙就说:“银子不能强求,假若你命中有银子,安心享受,没有就不要去谋划,要不然别看你是个爷,实际上也是银子的奴才。”

    八阿哥手里的银子有两条来路,有保泰给他弄白钱,有李煦给他弄黑钱。表面上看着再正确不过的事儿了,实际上还是为了弄钱,再伟光正的幌子掩盖的还是钱。

    康熙把手放在麦苗上说:“银子都是虚的,都是旁门左道,粮食才是要紧的。”种粮食需要土地和百姓,所以江山才是最要紧的。唐宪宗以皇帝的身份迎佛骨就是自动降低了身份,已经是佛奴了,换句话说是钱奴。既然愿意自降身份做奴才,就永远做不成主子爷了。

    然而在弘阳听来这就是打哑谜,他也不敢问,康熙说:“走吧,回去吧。”

    弘阳扶着他往回走。

    到了寝宫,康熙说:“你回去吧,朕打算今日早点歇着。”

    弘阳走了之后,康熙让宫女磨墨,随后在纸上写了几笔从书上摘抄的句子。让魏珠出去给他换白开水来,晚上他不想喝茶。

    魏珠出去后,康熙从炕桌下面拿出了遗诏,铺开后扶了一下玳瑁眼镜,提笔在遗诏上写下了“雍亲王皇四子胤禛”几个字。随后把遗诏卷起来又放在了炕桌下,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在遗诏上填了名字。

    魏珠进来的时候,康熙歪在靠枕上看书,眼镜滑落,书页也不翻动,似乎就在发呆。魏珠悄悄地把水放在桌上没弄出一点动静。

    康熙在发生毙鹰这件事的时候和八阿哥说出的话极其绝情难听,说什么“父子之情绝矣”,然而他对八阿哥还是很欣赏的。自从二阿哥被关起来,他也在认真地审视四阿哥和八阿哥。

    让康熙自己说,四阿哥没八阿哥资质好。

    八阿哥聪明、善谋、能忍、百折不挠、善于笼络人心。从他身上几乎看不出什么大缺点来。四阿哥则不然,他很极端,爱欲其生恨欲其死,做皇帝后说不定动不动和群臣死

    磕。

    康熙一直在纠结到底该选谁,然而今日选定了四阿哥,因为康熙觉得四阿哥“人品贵重”。

    皇帝的人品很重要,唐宪宗为了消灭藩镇和佛门联手敛财筹措军费康熙能理解,但是他的家业还没到岌岌可危的地步,还不需要他的继任者出卖利益俯下身段去维持江山稳定。

    眼下糜烂官场对于康熙来说不过是小事儿,没有伤筋动骨。眼下的江山是各处太平,连前些年闹起来的山民都安分了,自从大量的糖、烟叶出口,南方的果子快船北运之后,真的是四境安稳,国库充实。就该四阿哥这种人品贵重的皇帝带着江山家业大步往前走,而不是从官场到民间都糜烂下去。

    康熙把书合上,跟魏珠说:“铺床吧,朕累了,早点睡下。”落笔无悔,这事儿就这么办吧。

    弘阳回到家后,看到大门口那边有一辆陌生的汽车,就问侍卫:“这么晚了是谁来了?”

    “是保按贝勒爷。”

    弘阳直接回家,果然在东边一处不住人的院子里灯火通明,是海棠两口子带着闺女莹莹招待保按吃饭。

    此时弘阳进来,热情地说:“是四舅舅来了,给您请安。”保按在福全的儿子里排行第四。

    保按说:“快换个叫法,你这么叫我以为你叫四哥呢。”他嘴里的四哥就是四阿哥胤禛。

    弘阳就说:“舅舅怎么这会来了?我看到您门口的那辆新车了,真气派。”

    保按说:“那是特意找你十一舅舅定做的,也不是我用,给你大哥哥用,他就要娶媳妇了,我给他置办院子车子,再分给他一些下人,让他自己带着媳妇孩子过日子去吧,我养他算是养到头了,日后他也要学着养家了。”

    保按说到这里,终于要说来这里的目的,刚才和海棠两口子推杯换盏,说的都是小时候的笑话,他这是无事不来,因此就说:“这会吃过饭了,天也黑了,哥哥也该回去了,只是今日来是受人之托,来找姐姐打听事儿的。”

    保按压低声音:“姐姐你也知道,我与下面的弟弟和我三哥关系不好,但是也没到看他倒霉就拍手称快的地步。他下午急忙来找我,说是今儿不知道怎么了,听着汗阿玛的口气不对,想让我来找您打听一下,我不想来,但是他是我们家的家主,弟弟也不能看着他倒霉不帮衬一把。”

    弘阳就对莹莹说:“妹妹,跟哥哥出去走走消食。”

    莹莹想听,但是哥哥叫了,就跟父母堂舅说一声出去了。

    莹莹出门就埋怨:“怎

    么不让我听几句。”

    弘阳说:“这不是你该听的。”

    两个人在外面溜达了好一会,才看到父母送堂舅出去,兄妹两个一起跟着把人送走。莹莹很好奇,但是父母都不说谈话内容,她想着日后慢慢磨总能知道,可是没多久就把这事儿忘了,因为弘时要娶亲,她跑到四舅舅家围观娶新娘子啦。

    弘时的人缘不错,很多宗室内的少年弟子来赴宴,加上如今四阿哥威严日隆,有心人也想巴结,因此送礼的人多。

    四阿哥和以前一样,亲戚的礼可以收,故交的礼可以收,门人的礼可以收,门下佐领人口的礼可以收,镶白旗内人家送礼来也可以收。

    镶白旗一些日子过得不宽裕的人家也不凑这个热闹,只在弘晖大婚的时候送礼,其他几位阿哥的婚礼都没来参与。这些都是底层的旗人,四阿哥也不说什么,更不放在心上。

    恰巧今年庆贺康熙登基六十年,在京城的官员有很多,年羹尧还是没送礼。

    四阿哥这时候压根来不及在小本本上记他一笔,因为这时候弘晖的妻子要分娩了。

    弘时大婚第二天费莫氏就肚子疼,弘晖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四阿哥心里也七上八下,他盼着这是个孙子。

    若是孙子这是嫡孙,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他还不知道康熙已经把他的名字写在了遗诏上,四阿哥的想法是:一个嫡孙能让老爷子开怀,也能传他们这一支的家业。

    康熙和乌雅氏也很关注这件事,特意让内务的嬷嬷们做备用嬷嬷去等候,以防万一。

    好在这孩子太太平平生下了,果然是个男孩,四阿哥和弘晖都真欢喜,四阿哥嘱咐弘晖说:“你和你额娘照顾好他们母子,我进宫给你玛法报喜去。”

    海棠正在给康熙念河道衙门的折子,魏珠进来说:“皇上,雍亲王求见。”

    康熙点头,四阿哥奔来,进门就喜气洋洋地说:“汗阿玛,大喜,弘晖有了个儿子,咱们家四世同堂了。”这是得意到忘形了,失了往日的谨慎。

    康熙听了眉开眼笑,说道:“你说错了,早就四世同堂了,你也早做祖父了。”

    四阿哥点头:“是是是,您说得对。”他来的时候就打定了主意:“您赏赐这孩子一个名字吧。”

    康熙犹豫了一下,他说:“不急,不急,孩子先别起大名,等他养住了再起大名,先给他起个乳名叫做百岁吧。”

    四阿哥一怔,有个乳名也行。

    康熙说:“这消息是朕收到的最

    好贺礼啊!”

    海棠看了一眼康熙,惊讶表情随即掩饰过去。

    没两天就是康熙大寿,这次仍然十分热闹,千叟宴的规模更胜几年前,康熙在儿孙的簇拥下高高兴兴地过了一次生日,然后就预备着去热河行宫居住。

    他想带着海棠一起去,就说:“让你几个弟弟坐镇,他们别的不会干,总会分拣折子吧,把折子分拣了派人送去,你再处理。”

    海棠好几年没去过热河了,就应了一声,这次四阿哥带着十五十六坐镇京城,因为四阿哥没走,又怕热着弘昐兄弟两个,加上弘晖的儿子还小,怕夏天不好照顾,四阿哥的打算是等孙子满月了,让弘晖带着妻儿和弟弟们去热河住半年。

    然而前脚康熙的圣驾刚走,后脚爆发了一件大事,有人说今年恩科事先泄漏了题目,这次江南的富贵人家和富商子弟多有上榜。

    四阿哥率先知道,随后派人追上圣驾报信,他先处理这事儿。

    海棠此时收到信恍然大悟,这就是保泰出现在苏州会馆的原因,绝不是保按嘴里的询问生意,也不能说询问生意不对,买卖考题也是生意啊!

    海棠去报给康熙,康熙点点头,就说:“这事儿让你四哥处理去,他也老大不小了,该自己办事儿了,不能什么事儿都指望朕和你啊!”

    海棠听着这意思,再联想到他前一阵子的态度以及非要带着自己去热河,心里明白。

    这是要给儿子过渡权力了。

    在这关键的时候,她也没弄什么猫腻,积极地协助康熙,甚至到了热河后,她开始消极起来。过个三五日都要请假,儿子过生日要请假,女儿吃坏肚子要请假,中暑头晕要请假,水土不服要请假。

    康熙也一概同意,而且还带着海棠在热河行宫附近到处溜达,两人玩遍了这附近的地方,哪里有个水坑里面有几条鱼海棠都知道了。

    七阿哥和二十阿哥都是七月二十五生日,七阿哥不想过,但是二十阿哥很想过生日,七阿哥为了婉瑜决定吃素一年,在热河也是经常请和尚念经超度女儿,因此七阿哥深居简出,生日这一天去寺里了。

    二十阿哥就禀告了康熙,在行宫里设宴请哥哥们来喝酒。

    ▌)

    大家酒宴上喝得面红耳赤,几位公主提前回去,十四阿哥送姐姐们离开后跌跌撞撞地扶着一棵树想要吐一吐。

    此时八阿哥来了,看到十四阿哥扶着树用另外一只手在捶着胃缓解痛苦,走过去说:“十四弟,难受着呢?”

    十四紧紧闭着嘴点头,他胃里翻江倒海真的憋不住想吐了,感觉胃酸都窜到了嗓子了。

    八阿哥说:“如今这快活日子没多少了?你看到了吗,连你九姐姐都束手退后,老四如今处处钳制哥哥,我倒还罢了,他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你啊!”

    十四实在忍不住,哇的一下吐站在他对面的八阿哥身上。

    十四一口没吐完,还拉着八阿哥吐了好几下,这味道极其难闻,八阿哥被这味道一冲,恶心难忍,对着十四也吐了出来。

    旁边要去扶他们的太监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又立即觉得这样不太好,赶紧拉开他们两个。

    这些太监们都不敢在脸上表露太多,心里都在想:你们都不会躲一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