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 第 557 章 江上行
    此时弘历已经发现了皇父的不悦,心里虽然紧张,还是镇定地说道:“只是每次发水都要朝廷赈灾,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雍正看着他,问道:“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弘历往前走了几步说:“阿玛,您看啊,直隶有很多空地,不如让八旗去耕种,让他们忙时耕种,闲来出工去修河挖河堤,既能清淤还能种地。”

    “种地这事儿朕觉得有门,就是清淤……朕问你,这么一来会不会把八旗改兵为民呢?”

    “这……”弘历不好说,他没那么大胆子说这个。

    十三看侄儿被问住了就帮着解围:“八旗是咱们的根本,然而这些年来人丁滋生,人口着实庞大。也可让一部分人耕种,总不能人人披甲吧。再有就是八旗是吃粮当差的,人口再滋生下去国库难以承受,自给自足很有必要。”

    弘历立即说:“是,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雍正初年和康熙早年还不一样。康熙年间一直喊着京旗回屯却推行不下去,谁都不愿意离开中原这花花世界回到冰天雪地的关外。然而随着海棠开了三大军港,多余的人口瞬间有了就业方向,整个港口除了上船作战的水军外,负责军舰保养、防卫军港安全、船厂的安保等都需要人。光是这些地方一下子把正当年的八旗兵丁吸引去了。港口又是肥差,油水或多或少都能弄到一些,有了俸禄和油水养着家小,这些年来也没人喊着京旗回屯。都有差事可做,也没那么多人打架斗殴,京城里面管理旗人治安的步军统领衙门也没以前那么忙了。

    就如这次,海棠去湖广一带,水泥厂的监工就是旗人,为了保护水泥厂八旗驻防此处,因此人手就这样一点点用完了。京畿附近的百姓都是一些妇孺和包衣人家,需要安置的也就是包衣旗和汉军旗。

    尽管如此,雍正还是想让这些闲着的人有事干,他心里不乐意养闲人。可是安置旗人去种地这差事不好干,因为京城周围的土地都属于八旗共有资产,当初跑马圈地,圈的就是京畿和北方的土地。如果土地分给他们本旗的旗人自然不会说什么,分给不相干的包衣和汉军旗能立即闹起来。

    雍正自信自己能推行下去,但是到了别人手上就未必能推行得下去了。

    他跟弘历说:“你这说的也是正事,你今儿说这个是想领了这个差事?”

    弘历笑着说:“儿子知道自己的斤两,儿子年纪小,哪敢扛这样的重担,请皇阿玛择贤臣办理,儿子跟着他学就好。”

    雍正看看十三,十三刚要开口,雍正伸手阻止他请缨。

    如果弘历想要跟着他十三叔干活,直接说请十三教他就行,难道这事儿不能当面说吗?他既然不说,又说是“

    贤臣”,就把这几l位宗室王排除了。

    雍正问:“你觉得谁能当此大任?”

    弘历立即说:“马齐大人您觉得如何?”

    雍正看着他说:“马齐年纪大了,不说年纪,他的身份怕是不能服众。”八旗的旗主是各个王府的主人,这些亲王郡王哪里会给马齐面子,心情好了称赞马齐一声老大人,心情不好了能当面骂他是奴才。

    再说马齐为人圆滑,滑不溜手的马齐会认真执行吗?

    雍正说:“区区一个马齐压不住场面啊!”

    弘历立即说:“儿子还想请十二叔出来帮衬。”

    雍正是夺嫡的大赢家,想到马齐和十二的姻亲关系,再看看弘历,瞬间笑了。弘历这些小动作让他发笑,他就说:“嗯,这样也行,还有其他人吗?”

    弘历摇头说:“人多不好办事,有这两位就够了。”

    雍正就知道他们这趟是瞎折腾,弘历要想办事儿最少要找两三个铁帽子王,这些铁帽子王都是旗主,就是下面不答应旗主王爷也能压得下去。他要真的跟着十二出去办事,就等着被雅尔江阿他们下绊子吧。

    孩子有心思了,就该教育一番,让他吃点苦头,也要让他知道十二是顺风帮他,逆风不会出力的。他说:“行,朕下午就叫你十二叔来说这事儿。”

    十三看了一眼弘历,心里想帮弘历一把,就说:“你十六叔最近在忙什么?不如请他一起去。”

    十三的意思是都是亲叔叔,你十六叔去了正合适,不会像别的铁帽子王一样面子情,出工不出力,他肯定给你出力。

    但是弘历想的是十六叔是大哥的铁党,他们两个自小在一起玩到大的,十六叔注定不会跟自己一心,何必带着他。

    弘历笑着说:“最近庄王府的先王要三周年祭,他最近很忙,不敢打扰他。”

    这理由都扯出来了,十三也就没再说什么。

    雍正不想在这事儿上费太多口舌,就跟十三说:“你姐姐的信看完了吗?”

    十三阿哥立即把心思放到安置棚民这件事上,就说:“看了,姐姐这么做其实没什么,她乃是揽总的人,不能被困在一地,一两个月处理一省,这速度其实不算快,您别忘了,她身上还有改土归流的差事在啊!安置棚民需要

    两三年,但是改土归流不能拖太久,就怕迟则生变。”

    改土归流才是大事!

    雍正点头,就跟十三说:“你姐姐怕是今年不能去木兰了,朕本来想着今年让弘晖去呢,看来弘晖也去不了了,今年你去吧。”

    十三说:“弟弟去没什么,就是弟弟没姐姐做得好,要不然弟弟去一趟南方?询问今年怎么训练八旗,再有就是替您看看南方安置棚民到底是什么局面。”

    雍正说:“嗯,你这主意好,弘时跟着你六哥,弘历要跟着你十二哥,弘阳朕有差事给他,你就把弘杲弘明和你们家弘昌带去吧。对了,弘暾怎么样了?”

    十三阿哥皱眉:“还病着呢。”

    兄弟两个对着叹口气。

    弘历麻了,他也想去江南啊!

    弘历晚上就看到几l个堂兄弟欢欢喜喜来的和雍正辞别,雍正板着脸说:“去了不可淘气,你们是侍奉着怡亲王去的,路上把人照顾好。你们去了是跟着学的,别指手画脚,只管看着就行。”

    弘杲他们笑得傻乎乎的,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出门玩儿,顺便学习一下。出远门的机会可不多,这次自然珍惜,因此齐齐答应了一下,就退回家收拾东西去了。

    晚上弘阳带着大包小包去了老六阿哥家的园子,让弘杲把东西给海棠带去。

    弘阳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交给弘杲:“这个给我额娘。”

    弘杲接着说:“放心,我肯定给姑妈送去。”

    六福晋刚从乌雅氏跟前回来,听说弘阳来了,就来到了弘杲的院子里。

    六福晋进门就笑着说:“坐着坐着,别起来了,今儿太后还问你媳妇呢,最近几l日怎么样?你抽空带你媳妇去一趟太后跟前,老人家很惦记。”

    弘阳还是站起来请安,笑着回答:“刚不孕吐,这些日子折腾的脸都瘦了,下巴跟锥子似的。”

    六福晋说:“唉,怀孕哪有不受罪的,我们家有些新醋,听说你媳妇爱吃酸的,你等会带走一些。”

    弘阳答应了一声,六福晋又在这里说了会儿话,留下他们兄弟聊天就回去了。

    第二日十三阿哥带着一群侄儿上了船,漕运衙门给他们特意调拨了快船,按照海棠走过的路线从入海口逆流而上进入长江,在洞庭湖和长江相连的地方进入洞庭湖。

    这计划好好的,但是靠近湖广一带,长江上就开始拥挤起来。哪怕表明是官船,负责江上调度的小吏也说:“前面都是船,这会儿别说官船,就是战船也过不

    去

    不插队大家都能慢慢地过去

    一旦插队今儿一天谁都别想动弹一下。”

    十三阿哥就让船队挤在民船货船里面慢慢过去

    因为船行很慢

    此时也有闲心看江面上的船。

    这些船吃水很深

    上面运送的粮食

    水果

    还有一筐筐活鸡活鸭。这还是货物普通的船

    放眼望去

    能想到的货物这里都有

    甚至还有花船夹在里面

    船头上的女人对着周围笑着招手不停地搔首弄姿。

    十三阿哥忍不住说:“这有了钱各种人都来了

    真是泥沙俱下。”

    到了晚上

    江面上还有差人当差

    弘杲性子活泼

    踩着自家的船跳到别人家的船上乱窜

    跑了一圈回来跟十三阿哥说:“十三叔

    侄儿知道为什么去的时候很慢了

    想进去要登记造册。刚才侄儿去看了一眼

    有小吏问流民是哪儿来的

    想在湖广落籍还是想赚钱回原籍去

    有人想在这里落籍

    有的却说是想回到原籍。想落籍的全家要入籍

    想回原籍的也要画押

    可慢了。”

    十三阿哥觉得慢点没什么:“慢点没什么

    ?)

    这一步至关重要

    要精心才行。”

    船队慢慢往前走

    到了后半夜

    他们的船到了水上关卡处

    有小吏催着船上所有人出来登记。

    就有侍卫搭话

    说是这是京里来的钦差

    要去见勇王的

    请给个方便现在放行。

    一群小吏笑起来:“你们是京里来的?爷们也是京里来的

    别说钦差了

    就是勇王打这边过也要出示出入证

    利索地来□□

    磨磨蹭蹭的小心吃亏!”

    侍卫进去告诉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说:“办

    为什么不办?就说本王的腿不方便走动

    就不出去了

    让他们来船上办。”

    侍卫出去说他们大人腿不方便走动

    请上船来。谁知小吏们不上来

    说道:“万一你们要贿赂爷们呢?万一你们到时候倒打一耙说爷们勒索你们呢?少废话

    腿不行抬着出来

    露个面罢了

    不能见人啊!”

    十三阿哥听了就扶着太监的手说:“还是姐姐会治军

    依稀可见细柳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