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 第0548章三爷来端茶倒水
    韩散屏在圈内人称三爷。

    三爷在华夏影视行业内,是当之无愧的“江湖老大”。

    “三爷”的尊称,多少有点江湖的味道。

    有人说他借助的是“华影”这块金字招牌,呼风唤雨,还有人炮轰他是垄断,是独大的“座山雕”,因为他手下的盘子确实太大了。

    不管怎么说,一切的一切都造就了他现在的权威。

    此时的他正坐在会客厅的沙发上,面前摆正在煮的茶,武夷大红袍,别人送的,据说花了几十万才搞到一斤。

    闭着眼睛闻着茶香,想着待会和姜闻聊点什么。

    这个时候电话响了。

    “喂~到哪儿了。”韩散屏听到是姜闻的声音,就问了一句。

    接着他就被告知不去了。

    “什么,你都快到我这儿,居然又回去了,我特么……”

    韩散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晋书·列传

    没想到这种事居然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感觉实在说不上有多好。

    “生了?”大概只能如此猜测了,姜闻家里有个大肚婆,韩散屏是知道的。

    “那倒没有,主要是聊到了一个特别好的想法,担心回头就忘了,所以赶紧回去完善一下,行了啊,我挂了~!”

    姜闻文思如泉涌,灵感如尿崩。

    担心这种状态丢失,根本不敢和韩散屏多说废话。

    反正大家多年的老朋友了。

    “哎……哎……你……姜闻你特么的……”

    韩散屏气得蛋疼。

    不过,姜闻刚才说啥,有個好的想法。

    而且这个想法好到让姜闻掉头开车回家,那他又是和谁聊的。

    好奇的点实在太多,韩散屏心里跟猫爪似得。

    他看了看眼前已经煮好的茶,突发奇想的拎起了茶壶。

    得嘞,你不来看我,我去看你还不行嘛。

    “张麻子的背景得改……”车子停下,姜闻从车里出来,还在和郝运讨论剧本的事情。

    一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故事一般般。

    后来经过一路的讨论,他发现这个故事就像是能够装很多东西的大瓶子,把他所有想表达的东西装进去都绰绰有余。

    而且,既能讲好故事,又能兼顾内涵。

    “怎么改?”郝运当然知道怎么改,但是他就是不说。

    就像是教小孩算数,2+3等于多少,大人肯定知道,但是大人的目的并不是求知,而是教学。

    郝运的目的不是教学,而是让姜闻自己悟。

    这样成型的剧本,姜闻就不会折磨郝运了,姜闻只会折磨他自己。

    “这么快就回来了?”

    周韫挺着个大肚子,看到老公回来还很惊讶。

    以她对姜闻和韩散屏的了解,这俩人聊到深夜甚至不回家都不稀奇。

    “有点事没去,我和郝运有个剧本需要聊。”

    然后姜闻就带着郝运去了书房。

    《盗官记》!

    姜闻拿出稿纸,在上面写下了这个名字。

    开始整理今天和郝运讨论过的东西,然后一边说一边写。

    等到韩散屏赶到的时候。

    盗官记已经划掉,改成了《让子弹飞》。

    “你怎么来了?”

    姜闻看到周韫带过来的人,非常的惊讶,三爷伱这么闲的吗?

    “听说你是回来写剧本的,我这不是好奇嘛,我不耽误你们,你们继续……”

    韩散屏现在满足了

    姜闻是和谁讨论的剧本。

    原来是郝运。

    在韩散屏看来,郝运的实力倒也说不上有多顶尖,但是胜在年轻有才,有姜闻带着混,将来前途肯定不可限量。

    “你那拎的什么?”姜闻倒也没觉得韩散屏给他拜年他受不起。

    又不是头一回了。

    “我泡的茶,就等你们喝呢,你们没去我就给拎过来了。”韩散屏说道。

    “那我来热一下吧。”姜闻放下笔。

    “别别别,我来热,你们继续讨论。”韩散屏连忙说道。

    “来咱们继续说汤师爷……”姜闻也就客气客气,既然你识相那你就自己弄吧。

    还是那一句话,又不是头一回了。

    “师爷这个角色,应该加大戏份,成为灵魂人物,这是一个铁三角的构成。”郝运用笔把张麻子、师爷

    、黄四郎用箭头联系了一下。

    “对,没错,师爷是一个人,但是和他持一样想法的人很多,他可能代表一个相当大的群体……”

    姜文猛的一拍桌子,郝运这话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你们在聊什么啊?”韩散屏打定了主意不干扰人家师徒创作,单纯的只作为一个端茶倒水的。

    但是他实在是忍不住。

    “聊一个新剧本。”姜闻敢不把韩散屏当回事,郝运却不能那么造次。

    有些人之所以不敢动郝运。

    一个是不了解姜闻到底有多大能量。

    都知道姜闻是大导,很有能量,通吃香江圈、首都圈、西北圈。

    但是他真动起手来究竟有多厉害,其实根本就没人知道。

    甚至连郝运都不太清楚。

    另一个就是不确定韩散屏会不会出手。

    韩散屏只是姜闻人脉关系里的一环,但是却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他站在郝运那一边,真没多少人顶得住。

    就连陈楷格和郝运角逐柏林,他也只敢打打嘴炮。

    从来没想过动用关系让郝运混不下去。

    “你写的?”韩散屏惊讶的看着郝运,如果是姜闻自己创作,就不会突然直接有灵感了。

    以至于连他的约都爽。

    “我就是提了个创意,主要是姜蜀黍来完善。”

    郝运一副我很谦虚的样子。

    “别听他瞎说,这就是他的剧本,你还记得吗,他以前说过要给我整个剧本。”

    姜闻没有贪功,他不是个贪功的人,更何况是他亲传弟子的功劳。

    “这个倒是记得,婚礼上你都当众读出来了,剧本还没完成是吧,来,喝茶,咱们慢慢的聊。”韩散屏恍然。

    郝运本身就是个编剧,写了新剧本并不奇怪。

    只是没想到居然被姜闻给看上了。

    圈内人认为,姜闻不可能看得上任何人的剧本,他的剧本全都是自己拿主意然后组团队做出来的。

    “夫人就是皇权……”姜闻又拍了一下桌子。

    “确实可以这么说,她跟谁谁就是皇帝,对应剧情里她跟谁,谁就是县长……”

    郝运开始引导着姜闻往简单的框架里塞东西。

    “夫人是被黄四郎杀死的,张麻子不伤心,因为他已经是县长了。汤师爷伤心,因为夫人死了,他就永远成不了县长了。”

    只要郝运引个头,姜闻就能顺着思路往里头塞。

    越塞越多。

    比郝运成品剧本都要多。

    “这个不能塞!”赶忙阻止姜闻。

    “这个为什么不能塞?”姜闻不服气,什么事情他能够纵容徒弟,可是电影的事情不行。

    “这个塞了,电影还能拍吗,你也不想电影上不了吧?”

    郝运的话让姜闻冷静了下来。

    韩散屏在郝运和姜闻聊剧本的期间,已经看完了原著小说,顺便还理清楚了新剧本的改编思路。

    此时听到郝运的话,他也紧跟着点了点头。

    “没错,这个确实不能塞,你要是想说什么,没必要一口气说完,你才四十三岁,最起码还能再拍十部电影,有的是机会去表达。”

    “唉,确实是这个道理,你提醒的不错。”姜闻夸赞郝运,有这么个徒弟帮忙做剧本,他确实省事很多。

    接下来的几天,在启程去柏林之前,郝运一直在帮姜闻完善这个剧本。

    拜年就全部通过手机打电话了。

    他和姜闻一样,跟不少圈子都有交集,比如港台圈,首都圈、西北圈等等。

    有些关系比较亲密的郝运还让人送了东西。

    比如横店二老,张显春和张显德,虽然他们都是首都人,但是最近几年都在横店,所以郝运也只能送点东西,打个电话。

    周杰轮帮他领的“十大中文金曲奖”也送到郝运手里了。

    【恭喜宿主,获得《

    【恭喜宿主,获得证书宝箱(中品)】

    【打开宝箱】

    【恭喜宿主打开证书宝箱(中品),获得唱功+5(永久),词曲《安和桥》。】

    虽然同样是一次性颁发十个奖,但是香江十大金曲系统还挺认可的,毕竟这个颁奖礼见证过粤语曾经的辉煌。

    安和桥,郝运倒是知道。

    以前叫安和桥,现在似乎叫安河桥了。

    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今安河桥村北侧设有圆明园护

    军营正红旗,并在附近设“丰益仓”,为出行方便,在临近的河上修建了一座木桥,取“安澜平和”之意称“安和桥”。

    大约在乾隆年间改建为石拱桥,并谐音为“安河桥”。

    1963年遭受暴雨袭击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

    也就是很多人说的罗锅桥。

    让我再看你一遍/从南到北/像是被五环路蒙住的双眼/请你再讲一遍/关于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