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 第0693章直接抑郁了求月票
    评审团奖和评委会大奖不一样,评委会大奖相当于第二名,地位仅次于金棕榈。评审团奖是非常设奖项,就是当有某位评委特别钟爱某部电影极力推荐时,可能折中考虑给予这个奖项。按地位来说是金棕榈>评委会大奖>导演奖=演员奖>评审团奖。郝运能够拿奖,更多的是因为他得到了评委里少部分人的青睐。但是不管怎么说拿奖都是好事。主竞赛单元的奖项,随便拎出来一个,也比没拿的更有面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郝运已经两次越过王佳蔚拿奖了。墨镜王带着墨镜一个劲的鼓掌,郝运看不到他有没有咬牙切齿。其实他对墨镜王还挺尊重的。这一次在戛纳和墨镜王、张蔓郁有多次的交流。大家毕竟都是华人。张蔓郁几乎已经等同于息影了,还挺可惜的。其实她刚出道的时候也就是個花瓶,没有人能想到时隔多年之后,她会把能拿的奖都拿个遍。领回来证书,郝运没有立刻开箱,而是攒着回到酒店再弄。和上次拿到的传媒大奖最佳导演一起开。两个一起开,说不定开出来的东西更好呢。好吧,郝运承认。由于当时急着带安小曦跑路,外加跑路成功之后太兴奋,直接就把它给忘了。颁奖礼之后的庆功宴,郝运更是薅到了大量的属性。主要是导演和演员的。根本就存不完,郝运只能不断的往身上拍,然后慢慢的消化。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用手摸了一下脑门,都觉得发烫。说不定他会是第一个因为思维太活跃,而被爆头的可怜虫。戛纳不缺美女,而且这是一个被称为浪漫之国的国家。性文化全球闻名。法国人的开放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甚至可以说性是一种生活方式。郝运这样年轻有为的大导,接到了不下十次这方面的邀请。有男有女。上到四五十岁,下到一二十。都特么不算暗示了。有些人直接上手。只要点个头大概就可以去酒店“通”宵达“蛋”。郝运只好委婉的表示自己的女朋友是个醋坛子,而且是没有他就活不下去的那种。被人狠狠地鄙视了一番。好不容易回到了酒店,郝运翻出两本证书开箱。【恭喜宿主,获得《第7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证书,可存放属性450点】【恭喜宿主,获得证书宝箱(中品)】【打开宝箱】【恭喜宿主打开证书宝箱(中品),获得导演+5(永久),剧本《十二公民》(《十二怒汉》)。】一个新剧本,看来是改编剧本。《十二怒汉》郝运倒是看过。讲述一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案件的旁观者和凶器均以呈堂铁证如山。而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于案件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讨论结果必须要一致通过才能正式结案的故事。结合一下郝运法学生的身份,改编这部拿过柏林金熊奖的经典老片倒也合情合理。不过,这个电影也不是没有难度。一方面是法律体系的差异,本土汉化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就是电影虽然场地很简单,可是对演员却有极高的要求。十二个演员啊。必须都要具备一定的实力,任何一个拉垮了都会影响电影的整体质量。不过这些都难不倒郝运。他打算请车皓,甚至陈星良来担任法律顾问。改编难度会大大降低。然后从话剧圈选演员来出演,片酬低不说,台词功底一个比一个强。郝运和各大话剧团关系还可以,单凭姜闻或者冯元征的关系,都能够瞬间拉齐人马。咱不说超越原版,但至少不会拍成烂片。开完这个之后开另外一个。【恭喜宿主,获得《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证书,可存放属性550点】【恭喜宿主,获得证书宝箱(中品)】 【打开宝箱】【恭喜宿主打开证书宝箱(中品),获得导演+10(永久),剧本/配乐《海边的曼彻斯特》。】呼,虽然没能给上品宝箱,但其实和上品宝箱也没有什么差别了。之前在戛纳拿的最佳剧本奖,也就600的容量,而这一次的评审团奖虽然是中品宝箱,却也有550的样子。而且,还给了10点导演属性。至于这个《海边的曼彻斯特》,一听名字就是个洋剧本。大概类似于《爆裂鼓手》吧。《十二公民》郝运就没仔细看,他是法学生兼电影人,《十二怒汉》早就不知道

    看过多少遍了。如果新剧本改编的很好,倒也省事。关键是《海边的曼彻斯特》,郝运看了一晚上的剧本。马德,直接看抑郁了。第二天在飞机上都泪眼婆娑,实在是丧到不行。电影剧本很好,没有特别明显的地区文化属性,汉化估计也不难。男主角因为失误造成了两个孩子的丧生,从此陷入无尽的悲伤。选址可以是北方的港口城市,大连或者其他什么的。原作的失误是忘了放壁炉的防火板,要想一个符合华夏这边生活习惯的。其实最麻烦的是选演员。男一号肯定是郝运自己了,他好不容易才碰到一个能够冲奖的本子。虽然他的年纪可能小了点,但是他可以等。反正一时半会也没有档期。完全可以等三年之后,接近三十岁的时候拍。到时候做个沧桑一些的造型。只要演技到位,说服力没有问题。郝运看重这个剧本的主要原因就是演员发挥空间很大。他甚至觉得自己现在演技根本不够。不可能一边拍属性一边演。郝运打算用两三年的时间,初步整合一下自己的表演风格。到时候实打实的拿个影帝回来。至于女主角,安小曦大概是演不了的,不过也要看她的进步情况。最难的其实是侄子的演员。十多岁二十岁的年轻演员,真心没有什么出彩的。郝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多花点时间物色。回到华夏,郝运补了一个《斗牛》的国内首映礼。这部电影和戛纳那边同步上映。借着郝运新作的名头,院线很给面子,再加上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首日倒也有了几百万的票房。后边几天随着口碑的发酵,票房并没有回落多少。接下来就是砸钱做宣发的时候了。光线传媒请了不少的业内大咖,办的热热闹闹。一个“评审团奖”被他们吹的像是拿了金棕榈一样。王长天给郝运奖励了五百万,还额外办个了庆功宴给其他人发红包。其他人就没有郝运这么丰厚了。郝运没怎么客气,也没有圣母的拿出来给大家平分,这是他应得的。安小曦没有参加首映礼和庆功宴。她跟着刘阿姨去旅游了。郝运没想到陪着她去了一趟蓉城,她居然还没有玩够。心里有点空落落的。就像是你一大早跑去买爱吃的早点,却发现那家早餐店已经关门了一样。郝运去过她家,发现东西都还在。不像是突然跑路了的样子。《十二公民》的剧本郝运没改,直接拿去找陈星良了。陈星良还挺意外的。在他看来,这个剧本涉及的学术问题可能很幼稚,但是考虑到和法学相关的电影本来就很少,倒也来了兴趣。甚至还召集了几个学生,把这东西当成课题进行了讨论。郝运已经谈到了改编权,不用担心别人抄他的剧本——他还挺期待有什么人不知死活的抄一抄,也让师兄们有点新鲜玩意解解闷。参与讨论的师兄全都是博士研究生,甚至还有学校的讲师,就他一个读硕士的菜逼。除了完善剧本,郝运也是在导师面前刷脸。他缺课太多了,虽然也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课业,但是和他理想中成为陈星良关门弟子的追求不一致。今后真要出点什么事,会被大义灭亲的。所以,法学电影就是一件特别能够让陈星良重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