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说起赶集这件事,乔薇的雀跃可一点都不输给严湘,她也头一回赶这种农村大集。

    他们这个镇子叫下河镇,镇附近有河,离得不远。从严磊家到河边,和去大院差不多的距离。

    大集就在河边的岸上,基本上就是严磊挖泥的地方。

    附近几个乡的公社都来了,带着各自的农副产品和手工制品。各种交通工具都有,卡车有,拖拉机也有,马车骡车也都有,甚至手推车、鸡公车,全都能看到。

    乔薇和严磊早上晨跑的时候就已经看见有好多人影在河边晃动了。

    “四平乡做竹器出名的。”严磊告诉乔薇,“这种小椅子肯定有,大的得碰运气。要是没有,下个礼拜我去青山镇给你买。”

    这男的说话算话的。

    乔薇开心地答应:“好。先去集上看看,万一有呢。”

    一家三口提了编织篮,拿了网兜,开开心心地往河滩去。

    一路上净是往河滩赶大集去的人,都是一家子一家子的,不论大人小孩,脸上都带着笑。赶集,在这个时代真的是一件隆重又快乐的事。

    它几乎可以算是一件重大的娱乐活动了。

    到了河滩上,乔薇穿越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乌泱泱地聚集在一起。

    仿佛整个镇子的人全都挤到河滩上来了。不,其实还不止,除了镇上的人,还有来集上卖货的各个公社的人呢。

    这种集市上没有什么工业产品,放眼望去,全是农副产品和手工制品。正是乔薇喜欢的。

    她路过好几个摊子都走不动,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没一会儿,她那个买菜篮子就满了。

    严磊挤过来拽住她:“问到了,四平乡公社在那边。”

    舒服的大竹椅是乔薇今天的主要目标,她先放弃了眼前这些,拉着严湘跟着严磊先往四平乡公社去。

    四平乡以竹器出名,摆的一大片都是竹制品。竹筐、竹篮、竹枝大扫帚……小竹椅更是摆了一大片,显然是很受欢迎的产品。

    运气真好,在一大片小竹椅的后面,乔薇一眼就看见了两张竹躺椅!

    还是可以折叠的那种!

    “行不行?”严磊扭头问乔薇,“是不是你想要的那种。”

    “是是是,就两把,快买!”乔薇赶紧摇晃严磊的胳膊。自从黄桃罐头之后,她可是非常知道见着好东西一定要先下手为强:“两把都要。”

    “一把不够你坐的?”严磊纳闷。

    乔薇嗔他:“笨蛋,夏天晚上我和你一人一把坐在屋檐下吃瓜聊天不好吗?”

    眼波灵动,笑意莹莹。

    严磊怦然心动。

    一想象,傍晚吃完饭,两夫妻坐在屋檐下,手牵着手说说笑笑的画面实在温馨美好。

    “好,两把都买!”

    严磊过去跟人问价谈价,很快谈好了,过来跟乔薇说:“我带他们搬回家去先。”

    但是乔薇指着另一个东西问:“那是什么呀?”

    也是竹制品,四条腿高度像小桌,但它是个长方形的,竹框架,表层是竹编的,纹路跟竹凉席一个样。

    严磊心想城里人真是没见识,他说:“不是凉床吗。”

    夏天太热,有人就睡这种竹凉床,但更多是用在田间地头上,夜里看田的人睡的。

    乔薇过去用手按了按。竹编有一些微微的弹性。她坐上去试了试,挺舒服的。

    “这个。”她拍拍凉床,“我要这个。”

    她今天恢复了晨跑,气色特别好。

    坐在凉床上抬头望着严磊,满眼都是期待。

    严磊直接问老乡:“多少钱?”

    最后,严磊扛着一把大竹扫帚,拎着乔薇那个已经满了编织篮,嘱咐乔薇:“你俩别走散了。”

    “有这个呢。”乔薇抬起手晃了晃。

    因为严湘太小,她特意弄根绳子,系在自己和严湘的手腕上,宝宝防丢带。

    于是,严磊领着四平乡的老乡,用一个平板车推着一个竹凉床和两张折叠竹躺椅先往家里送。

    到了家里,指挥着人把竹椅和凉榻都卸下来。椅子在屋檐下摆好,凉床先放在院里,等乔薇回来看她要摆在哪里再说。他又把乔薇买的那一篮子零七八碎的东西放进屋里,把编织篮腾空准备给乔薇带回去。

    正要再出门去集市找媳妇和儿子,门口又来了人,扯着嗓子问:“是姓严的家不?”

    严磊从屋里出来:“是。”

    来的是个老乡,大嗓门问:“你媳妇姓啥?”

    严磊:“……乔。”

    “对上了。是你家的没错。”老乡解开胸口的绳子,把背上背的东西卸下来,“你媳妇叫送过来的。”

    是个藤编的双开门小柜子。

    严磊把门拉开一看,里面是三层,像书架。上面还有两个抽屉。

    “这干嘛用的?”他问。

    “想干嘛就干嘛。”老乡说,“装碗,搁衣服,摆书,都行。随你。”

    老乡说完,打量了严磊一眼:“你是个干部吧?”

    严磊回答:“为人民服务的。”

    老乡咧嘴笑:“干部真会说话。你媳妇……真能、真能买。”

    大概是想说真能花钱,临到出口想着别引起夫妻矛盾,改成买了。

    严磊腰杆一挺:“那不然呢,挣钱不就是给老婆花的?”

    老乡抽气,竖起大拇指:“这格局,不愧是干部。”

    藤编的东西有点体积,但实际很轻,严磊一只手就拎到屋里先放着。

    他锁上门跟老乡一起往集市去,一路闲聊。

    那老乡话挺多:“你爱人是城里人吧?”

    严磊轻描淡写地说:“她读过高中。”

    “嚯,还是文化人。”老乡赞叹,“我打眼一瞅,她一瞧就是城里人。你呢,也是城里人?”

    严磊报了

    自己的家乡:“农村来的。”

    那你有本事。老乡又给他竖大拇指,娶文化人当媳妇。

    ?本作者袖侧提醒您最全的《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尽在[],域名[(

    严团长这一路腰杆都挺得很直。

    只是到了集上,不太好找人,找了半天,在卖吃食的那一片里找到了她们母子俩。

    大上午的,就开始吃凉粉了。

    见到他,她还眉开眼笑地招呼他过来一起坐着小板凳吃凉粉。

    “这都什么呀?”严磊叉腰问。

    乔薇的编织篮被严磊带回去了,但她买了背篓!

    现在这个背篓就放在她脚边,也快塞满东西了。

    她可真行。

    “农民兄弟吃得比咱们好你知道吗?”乔薇拉严磊在小马扎上坐下,“跟他们买吃的不用粮票的。”

    严磊怎么会不知道,把带回来的编织篮也放在她脚下,失笑:“当然了,他们就是种粮食的人,在吃这块上,比城里宽裕。”

    这趟大集,各公社也带了很多农副产品过来卖。乔薇都看见了,好多吃的。

    这里买食物不需要粮票肉票,那多买点不会有人哔哔了吧。

    “要这样的话,我们想吃什么城里买不到那就去乡……”

    严磊及时地“咳”了一声,打断了她。

    乔薇立刻反应过来,缩起脖子,把嘴唇嘬成一条线,左看看右看看。还好,嘈杂的集市上,没什么人听到她说话。

    严磊拉着小马扎贴近她:“别瞎想了。开集那是公社拉东西过来卖。你自己去乡里想干嘛?找老乡买?”

    乔薇试探着点点头。

    严磊气笑,两个指头戳她脑门:“投机倒把呀你想?”

    乔薇又缩了缩脖子:“这么严啊。”

    “不然呢。”

    乔薇不是不知道,但后世商品极大丰富世界过来的人确实对“投资倒把”这个词缺乏真实体会。

    “是不是要抓?”她问。

    “被发现肯定要抓的。”严磊吓唬她,“咱不能犯这错误啊。”

    乔薇忙点头:“记住了。”

    看她鹌鹑似的模样,严磊好笑,左右看看,大家都乱哄哄地买东西、行走,没人注意这边。

    他贴近乔薇的耳朵放低声音,说了真话:“真要买的时候,机灵点,别被抓着。”

    乔薇的眼睛瞬间点亮,横了他一眼。

    果然胆小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能走到高位的人从来都不会是真正一板一眼守规矩的老实人。

    严磊若无其事,夹了一筷子凉粉。

    他一路小跑过来,又在人群里挤着找人,已经一身汗了。在树荫下吃着凉粉真是舒爽。

    所有非公家的私人买卖都被定义为投机倒把。

    可人民群众的需求摆在那呢,计划经济满足不了,这些“投机倒把”的事就一直都在地下存在,再怎么抓都存在。

    大家心里都明白。

    所以别被逮着就行。

    “万一

    被发现了怎么办?”乔薇虚心请教。

    “所以我说你革命的本钱太薄弱了。”严磊鄙视她,但还是给她指了明路,“跑。能跑多快跑多快。”

    乔薇乐得前仰后伏:“好,我要练快跑。”

    一家三口午饭也是在集市上解决的,大烧饼严磊一个人吃了四个,乔薇吃了一个就饱了,严湘只能吃半个。

    严磊把剩下的半个又给吃了,不浪费。

    乔薇第一次逛大集,而且商品基本都是非工业品,充满了田园气息。她真是见什么就想买什么。

    购物是真的会让人快乐,直观地就表现了眼神和表情上。

    严磊总是忍不住看她的脸,总是觉得乔薇眼睛闪闪发亮,脸也好像在发光。

    她想买什么就买呗,他不拦他。

    只是当乔薇想买下整匹的自织土布的时候,他拦了拦:“买这个……干嘛?”

    她以前都是去县里、市里的百货商店直接去买成衣的。镇上供销社也有衣服卖,可大地方卖衣服颜色更多,花纹款式都更好。

    她从前是看不上这些原色的或者靛蓝的土布的。

    “有用。”她说。

    好吧,她想买就买。

    可她居然还要买千层底的素面布鞋,那是农村老太太穿的。

    严磊又拦她:“还是去市里买双新皮鞋吧。”

    “这个舒服。”她说。

    好吧。买。

    但乔薇要买草鞋,严磊就真有点忍无可忍了。

    “这个,你不可能穿得了。”他告诉她,“这能把你脚皮磨破。这都是脚上有老茧的人才能穿得了的。”

    “我知道呀。”乔薇笑眯眯,“这个我想挂在咱们墙上。哎呀哪里有卖斗笠的,我还想买个斗笠,哎,那边有草帽,草帽也行,你去买!”

    她推着严磊催他。

    严磊没办法,只好挤过去买草帽。

    乔薇在这边付钱买草鞋。

    回头把草帽和草鞋都挂在屋檐下,田园那味不就有了。

    正开心,忽然听见有人叫她,扭头一看,乔薇乐了:“小张啊。这怎么,这怎么……和小林一起来的?”

    乔薇一边笑着说话,一边眼睛看向小张旁边的林夕夕。

    林夕夕还是穿着昨天那条裙子。很正常,这年代可没有天天换衣服的,那是什么作派,得是资产阶级腐朽作派。这时候借衣服穿、一件衣服穿好几天都是常见的。

    张驾驶员很想说点什么,搁在后世大概就是官宣之类的。

    但是林夕夕咳了一声,制止了他。张驾驶员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嗯嗯,啊,就逛逛,逛逛。”

    怎么说呢,严格地来讲,他俩也不算处对象。

    昨天晚上被赵团长薅来跟林夕夕相亲的人里,其实张驾驶员是级别最低的。但他是驾驶员,会开车的在这个时候很金贵,未来就是转业也不愁工作。

    比起别的人,他还有个优势,他时间灵活,出入自由。

    另外那几个要想出军营都得请假,昨天来集体相亲,那都是政委特许的。但张驾驶员就不用,他的时间可以自己灵活安排。

    所以这个脑子灵光的小伙子今天一早就跑到赵团长家献殷勤:“今天有集,我陪着去吧,还能帮你们扛动西。”

    赵团长两口子当时就乐了。因为昨天晚上林夕夕点头同意的就是张驾驶员。

    但既然男方都这么殷勤自己跑来了,倒也不必主动说“我家外甥女要和你处对象”这样的话了。赵团长说:“我和老杨晚点去,要不然这样吧,你们年轻人先去。刚子——!英子——!华子——!”

    赵团长一嗓子喊出来三个大的,告诉他们:“跟你们姐姐还有小张哥哥一起去。”

    那边杨大姐也推林夕夕进屋换了昨天那条裙子,又给了她一块钱,悄悄告诉她:“好好处处看。”

    林夕夕虚与委蛇,换上昨天那条布拉吉,带着三个弟妹跟小张一起往集上来了。

    还没到河边呢,那仨小的就撒丫子跑了,就剩她跟小张。

    小张直接表白:“林夕夕同志,我叫张国强,今年20岁,现在在部队是24级工资,一个月42元,我会开车。请你,那个请你,嗯嗯,和我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