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伙带着满满的东西告别了方仙儿,回到山洞里,就彻底到了该歇息的时间。

    不然明个儿出门寻食、做活,都会很没精神。

    那几l篓东西暂也来不及细分,先尽数抬回枣儿她们的洞里,等醒了再说。

    也不用多说,大家心里就有数,明天的早饭肯定就是粥块儿和黄桃罐头。方仙儿给的新鲜吃食,总是要尽快尝上一尝。

    简单收拾过,各个洞里就准备熄火歇下了。

    趁着还有火光,枣儿便挑起话头,和大伙商量读书识字的章程。既然已经定下要学,那肯定得拿出个像样的计划来。

    大伙每天还有别的事要做,例如出门寻食,煮洗缝补。

    像枣儿能者多劳,事情就更多了。她还得花心思琢磨一下,方仙儿说的那种榨油木器的构造,又要安排凿石磨的事。

    时间就更紧了。

    像她们这些大人,和孩子们能空出来的时间段又不一样,这些东西都得考虑进去。

    想得差不多,枣儿便开口道:“秀才公,日后识字的事就劳烦你了。对了,既然都要跟你学,那以后我就不叫秀才公了,喊你宋夫子如何?”

    “你只安心当大家的夫子就好,吃饭换洗等杂事,样样都不必操心,总有人能替你办了。”

    宋衔青颔首应下。

    枣儿转过头,又说:“杏儿,从明个起,你们早些把琐碎的事情做完,然后就专心跟着宋夫子学字。”

    “识字这事,想来与学木匠相通,最开始先要入门,学的都不算太难。所以这段时日里,阿姐白天出门,晚上回来就由你来教我学。”

    “这样,你也正好能再顺一遍白日学的东西,能记得更快。”

    学完东西,心里想着给别人教,就能记得更牢,这都是枣儿早些时候从生活中得来的经验。

    “我定会好好学的,阿姐!”杏儿小脸一肃,仿佛接下了天大的事情。

    不远处的翠翠也拍着胸脯跟大牛道:“大哥,你放心,我也使劲学,等你回来了也能教你!”

    大毛一听,也不甘示弱道:“大哥,还有我!”

    大牛摸了摸她俩的头笑道:“行,那大哥就等着了。”

    枣儿那边还在交待。

    “平日里一些零碎的时间也能利用起来。”

    她思索道,“宋夫子,每日睡前,你选些文章给我们念上一两篇可好?”

    这

    就跟讲睡前故事一个性质,不过枣儿有更多的打算。

    她想每晚把秀才念的文章记下来,次日寻食路上就能不断念叨着熟悉。

    不仅能给枯燥的路途添几l分趣味,又挤出了一点学习时间。

    宋衔青轻声答应。

    他想了想,既然是要睡前念,白日里还要再教,不如就从三字经开始。解释出来还能明些事理。

    事情讨论的差不多了,众人纷纷躺回自己的铺盖里,大牛将火堆一熄,洞里陷入黑暗。

    他开口叫宋衔青,称呼就更亲近一些了:“含章哥,可以开始了!”

    “人之初……”

    宋衔青没再废话,直接开始正题,清朗的声音在洞中回响起来,一字一顿,念得很缓。

    每说一句,他都会讲解一下释义。

    枣儿她们默默听着,仔细记着。

    宋秀才说的那些解释,有的是新鲜的说法,以前她们从来没往那些方向想过。

    还有部分却似曾相识,像是一直于脑中朦胧存在的道理,被清晰提炼出来了一样。

    不知讲了多久,洞中忽然响起了细微的鼾声。

    宋衔青的声音迟疑地停下。

    这头枣儿正认真琢磨字眼呢,就听到这出动静。

    再倾耳一听方位,好家伙,不用多问,肯定就是大牛那个不中用的傻货!

    “不用管他,再讲上两句,咱们也该歇了!”枣儿磨着牙道。

    宋衔青便又讲了两句。

    讲完,洞里彻底陷入寂静,所有人合上眼,带着脑中回响的余音,都渐渐睡过去了。

    其实,村人们现在对读书究竟有什么作用,还没有很深的概念。

    以前只是想着,识字可以让孩子们不再当泥腿子,日后世道好了,也能寻些轻巧的活计。

    就是学不到书肆帮人写字抄书的程度,至少也能去酒楼、商铺或医馆帮忙打个杂什么的。

    现在是多了个方仙儿的原因,大伙又多了个新的盼头,那就是有朝一日,人人都能亲耳聆听到方仙儿的教诲。

    眼下,也就是因为这些而已。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

    枣儿睁开双眼,先默背了几l句昨晚学的东西,发现还没忘,心里顿感畅快。

    然后才起身出洞。

    缓步走出洞口,她抬头望了望天象。

    沉沉的云冗积在空中,吹来的风有些湿润,今儿并不像是晴朗的天。

    这样的话,就不好再出远门。

    她们本计划着,要到另一座矮山中探探情况,眼下估计是去不成了。

    洞里,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起来,大伙开始张罗吃早饭的事。

    先将昨天带回来的几l大篓子吃食,分去各个山洞里。

    然后又取出四个粥块,并一个黄桃罐头,打算这顿吃。

    虽然方仙儿说,粥块和方便面基本是一人吃的量,但真要一人一块那样吃,肯定也没人舍得。

    还是拿几l块煮成一锅分吃最好。

    最近她们要做的事情多,不仅费力气还费脑子,最好还是吃饱一些,免得耽误事。

    枣儿怕粥和水果还不够,就又取了两块饼干,一人一口分着吃。

    见大牛已经把水烧起来,枣儿也将粥块的包装打开。

    方仙儿曾提过,这粥块用开水冲泡了就能吃。

    不过对于她们的条件来说,既然烧了开水,干脆就直接煮着吃罢。

    在纸包上写了粥块的口味,有两种不同的粥。

    为了弄清每种粥的具体味道,枣儿这次只取了皮蛋瘦肉粥块。

    像另一种排骨菌菇粥,名称里带的两样食材,她以前都见过,大概能想出一些味道。

    但她手里拿的这种粥,提到的皮蛋,却从来没听过,也不知是什么东西的蛋。

    一问宋衔青,他也摇了摇头,看来回头还得去找方仙儿才能清楚。

    很快,水就烧开了,枣儿把粥块丢进去煮,还有那几l包叫燕麦片的东西,也跟着放了进去。

    这燕麦片从名字来看,应当也是麦做的。

    有稻有麦,她们这顿要放在以前,谁家敢想?

    煮粥的水咕噜咕噜翻冒着泡,又过了一会儿,一阵粥米独有的浓郁香气儿就从罐里飘了出来。

    这股味道不同于方便面的调味香。

    是一种最精纯的米粮气息,还带着若隐若现的浅淡肉香。

    只是闻上一闻,就有种很充实的幸福感。

    大牛拿长柄木勺搅了搅,吃惊道:“凝成粥块时还不显眼,煮开以后,真成颗颗分明的米粥了!”

    煮出来的粥是一种浅米褐色。

    因为加了不少水的缘故,粥显得有些稀。

    但对于枣儿她们来说,这样的稠度远比想象中好上许多。

    且不同于红烧牛肉面没有肉,在这粥里翻搅一下,可以看见不少细碎的瘦肉末,以

    及一种黑色的小颗粒。

    应该就是那个什么皮蛋吧?

    不过,那种叫作燕麦片的东西,煮进去就看不清了。

    粥块煮到这种程度,就可以吃了。

    孩子们飞快将木碗捧了过来,排队等着盛粥,一人分到了一碗粥,和一口饼干。

    等他们盛完,大人们才也跟着盛了一碗。

    对这稻米,多数人都是只听过,没机会吃过。

    眼下得了米粥,都稀罕地捧在手里看。

    冻干粥煮出来,并不会有常规米粥表层浮的米油。

    将嘴凑到碗边啜上一小口,米汤入喉清爽,却别有一番丰富的滋味儿。

    这粥就像是用充足的肉汁熬成的。

    肉味已经深深浸入了米中,浓郁得紧,叫人咽下去后,还忍不住一直回味唇舌间的荤香。

    “真香啊,原来稻米吃起来这么香!”

    “这就是肉粥吗?真是太好吃了!!”

    宋衔青也分到了一碗粥,在一旁喝着,只觉这味道确实惊艳无比。

    真没想到进山以后,他的口腹之欲反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满足。

    枣儿也端着碗,挑了个皮蛋沫送进嘴里,细细一嚼,滑中带沙,和鸡蛋类似,但却咸咸的,还有种说不出的醇实感。

    大伙很快就吃完了粥,捧着碗又是好一番回味。

    许久都还在说那米粥如何好吃,肉汤味如何鲜美。

    接着,就该开那黄桃罐头了。

    先将罐口的封泥敲掉。

    凑近一闻,是种清甜无比的果香。

    仔细一看,一块块足有小半拳大的果肉色泽橙黄,浸泡在澄澈的水中。

    其他人舀了热水,将喝粥用的碗内壁晃干净了,也不浪费,全部喝光。

    大牛又取来另一柄木勺,先把大块的黄桃铲成两半,再给大家碗里舀,每碗还添两勺果水。

    这样一群人就能分完一罐,人人都能吃上果肉,只余下大半罐果水。

    吃的时候,也不找勺子筷子来了,就沿着碗用嘴吃,这样也能少洗一些东西

    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捧着碗就往嘴里倒。

    先入口的是那果水,竟然是种甜甜的糖水!

    不同于电解质水那清淡的甜味,这果糖水的甜度,简直就像是用数十块糖泡出来的。

    一下就将人渴甜的心窝给填了个结结实实!

    因为天气并不暖和,入口的糖

    水也带了几l分凉意。

    ⑵圆月柚子)

    但她们刚吃过了热腾腾的粥,此时也不觉得寒凉,反倒去了几l分燥意。

    嗓中也像是被洗涤过似的,变得清畅不少。

    枣儿咂着嘴对杏儿道:“还剩下的那大半罐桃水,你们若是要喝的话,就再兑些水喝吧。”

    这样甜的桃水儿,就是兑了清水,滋味都不会太淡呢。

    喝一口简直就像在做梦,可真是甜得叫人心颤啊,生怕浪费!

    眼看着碗里的糖水喝掉大半,黄桃肉就也跟着滑到了碗边。

    沿着碗边张开嘴,咬上一大口。

    那种鲜软多汁,甘润爽口的感受,瞬间就席卷每个人的舌头。

    啊,这般细腻饱满的桃肉,别提有多醉人。

    真不知这黄桃,是方仙儿从哪儿弄来的仙果。

    个头大,味道甜,果实软,还能制成罐头存放过冬。

    简直就是来报恩的果子嘛!

    碗里的黄桃也吃完了,大伙纷纷发出满足的长叹。

    又歇了一会儿,枣儿她们就精神抖擞地背起篓子,打算出门。

    今儿最好是早去早回。

    荷花她们这些留下来的人,任务也很艰巨。

    得缝洗衣服,整理吃食,弄完后还要帮着凿一凿石头。

    枣儿走前安排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活,例如将石头凿个大致的轮廓出来之类的。

    她们能帮着做了,回头石磨也能更快些弄好。

    孩子们则是去收拾勺碗。

    再就是宋衔青。

    虽然枣儿跟他说过,让他除了教书暂先不用管别的,但此刻只他一人无所事事,着实也觉得不自在。

    他从外表看就不是个能干活的料,荷花婶她们肯定不会让他动手。

    于是宋衔青很有自知之明地凑到了小孩那堆,提出想要帮忙。

    杏儿倒没拒绝,选了件最轻巧的活计给他。

    然后看着他干瘦的身板忧心道:

    “宋夫子,你做完这个就歇着吧,千万别累坏了,等会儿我们还要找你识字呢!”

    宋衔青:……

    洗个碗的话,怎么也不至于把他累坏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