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道:“你之前说过,你爹在商队里,所以我就想问一下,你们有没有门路,能找些便宜的吉贝来?我家里老人怕冷,被子不够暖和,很需要再充一些来御寒。”

    有暖宝宝在,他们需求的量也没原来那么多了,只弄一些分给老人们充衣被就行。咬咬牙挤一挤,应该还能负担得起。

    韦平安想了想:“我爹出远门还未回来,不过,我家的库房里似乎还有两箱,不是常见的那种吉贝,是我爹之前从一个很偏的地方带回来的,比咱们常用的那种还要好。”

    “就是那东西我不能做主,回头还得问问我娘,看能否匀你们一些。也得过两天再问,她这会儿还在我姥家呢。”

    大牛没直接答应,犹豫问道:“比常见的吉贝还好,那这东西得要多少钱啊?”

    韦平安说了个自己知道的市价,又补充说:“回头我问完我娘,若是可以匀给你们,肯定不会收这么贵的价,就当是还恩情了!”

    叹了口气,他又低头小声嘟囔一句,“反正你们也不愿收我的银钱。”

    “唉,麻烦了,那就等你先问了再说吧。”大牛也无奈。

    这年头,穷人家真是添啥都费劲啊。

    聊完正事,大牛又多问了几句韦平安他爹的事。

    得知他爹在商队里虽然不是领头人,但熬了数年,也成了一个小头目,手上带着几号人,所以他家日子过得还行,虽然算不得是富户,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再没什么话题好说,大牛二人就真要告辞了。

    韦平安又道:“你们若是要回山,不若和我一道走吧,我也要拿东西去阿奶家呢。对了,我家还有牛车,可以送你们一程!”

    他家总要和货物打交道,就备了两辆拉货的牛车自用,还有三个看门的家丁,能兼任车夫和保镖。

    昨日,他娘带了一人一车回姥家,他也带了一辆回奶家。

    不过那车夫恰好有些事,送他到阿奶家后就先回去了,只约好今日再过去接他一趟,回城里买药。

    都是熟悉的地方,前有车夫,后有爷奶叔伯,还是很安全的。况且韦平安也那么大人了,一般情况都能招呼好自己。

    谁能想到这小子愣是要玩火,自个儿作死偷偷跑进山里寻药呢?

    不过,他家里人现在也还不知道这些事。

    这边,大牛他们听到邀请有些意动。

    如果能搭韦平安的牛车,他们今晚就能赶回

    去了,不用在路边过夜。

    但他拿不准主意,转头去看刘二山。

    刘二山想了想,点头同意了,不过还有个问题。

    “我们有六七个人,能坐得下吗?”

    “嘿,我家牛车大,应该没有问题,我还可以坐到前面去呢!”韦平安拍着胸脯说完,欢快地带他们出了城。

    他家牛车早就赶出来了,已经候在城外。见他们这些人一起走出来,车夫也露出了诧异的表情,韦平安连忙上前解释了一番原委,车夫就没再问了。

    大牛先跑去叫人,刘二山则是站在原地和车夫闲聊了几句。

    从对方话里得知,这片地界的庄稼收成也一般,但比他们那边强点,不至于颗粒无收,大概是山这头没有完全大旱,偶尔还会滴雨的缘故吧。

    除了收成,他们这里的县城也还通畅,总能补些粮食进来,城中不至于闹粮荒。

    粮价虽较以前涨了不少,但仍在正常价段,比他们那边低很多。

    这么想来,买粮种这事,没准有戏。

    等他们聊完天,人也到齐了,牛车很快开动起来。

    四条腿的确要比他们两条腿行得快,力气也持久,中间都没歇息,一鼓作气,很快就要到达村庄。

    大伙远远地看见了那片金红色的树。

    秋娘忍不住问道:“那些到底是啥树啊?”

    韦平安笑道:“是元宝树,好看吗?不仅能看,它们还能结出一种果实呢!”

    “那果子长得就跟金元宝差不多,所以才叫这个名字,我阿奶她们经常会捡果子回去,做熟了吃。”

    他说着,回忆了一下味道:“若是用炒的,味道有点像瓜子,但煮起来就没那么好吃了。”

    秋娘闻言羡慕道:“真不错,那你们村住在这里,靠着树林,粮食收成不好时,也能多添一样吃食。”

    韦平安却无奈地摇了摇头:“哎,倒也没那么多好处,这果子再怎么也不能当饭吃啊,顿顿吃肯定也吃不了几天的。”

    “而且也不好拿去卖,因为县城附近也有许多元宝树,城里人才不稀罕这个呢。”

    “所以,就是有了树,我阿奶的村子也没多好过。除了种地,大伙真没多少来钱的方法。好在我爹够出息,能进商队,帮忙接了许多做针线的活计,阿奶她们平日里还会做一些腌菜,他一并都当货品收了,带到南边去卖……”

    “收的都不算稀罕东西,就是帮大家添个进项。”

    枣儿她们听了,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

    自己过好了还不忘拉拔村里人,韦家的家风应当是真不错啊。

    眼瞅着离村庄越来越近,刘二山开口道:“劳烦你就把我们放在这里吧。”

    韦平安听话地叫车夫停下,放他们下车去。

    然后恋恋不舍道:“那个,我会帮你们问吉贝的事,但你们也别忘了过来找我啊!如果进县城,就去城南安桥巷的韦家,没空去的话,也可以进村子找我爷奶传话,村东头第二栋屋就是!”

    枣儿实在忍不住道:“我们醒得了,但以后像这些事,你也别见人就说,连家底都快倒空了,我们若真是歹人,知道这么些东西,害到你家去,你该咋办?”

    韦平安摸了摸头:“多谢关心!不过我也不是谁都说的,不必忧心我。我虽蠢笨,但多说几句就能感觉出谁是好人,谁是歹人呢。”

    这话说出来,枣儿她们并不太信。

    但能叮嘱这些,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她们也不好多嘴。

    于是很快就告别了韦平安,朝山里的方向去。

    这边离村子不远,地上有许多被风吹过来的红叶,长着许多边角,带个细黑的把儿,像是一张张小扇子。

    秋娘没忍住,俯身捡了几片,打算带回去给方仙儿看。

    回去的路上畅通无阻,紧赶慢赶,一行人终于在天刚黑下来不久时到了家。

    见到他们,荷花有些吃惊:“到饭点时没见人,还以为你们回不来了呢!我叫大伙给你们弄点吃食去?”

    枣儿忙摆手说:“不用张罗了,荷花婶婶,我们垫些面包饼干的就成!”

    杏儿她们在一旁听到,赶紧接了她们身上的包袱,跑回洞里一放,又取了好些吃食出来。

    之前烧的热水还没凉,正好打几碗,递到枣儿她们手边。

    枣儿她们简单吃过,一抹嘴,迎着周围一众好奇的目光,就细致讲了今日的遭遇。

    听到这成安县的情况还没那么乱,一群人都觉得了然。这就和秀才之前猜想过的情况差不多,估计是那个什么奉王的缘故吧!

    “唉,咱们这地界,要是也能出个奉王就好了。”大牛叹道。

    宋衔青却说:“有谁都不一定好。他现在大概是有所图,但还没出手,情况能稍微稳定些,等日后争斗放到明面上来了,奉城不一定比咱们好过呢。”

    枣儿忍不住问:“都不好过,那世上到底谁是在好过?怎样才都能好过?”

    这种事连宋衔青回答不上来。

    不过此刻,实在不好沉默,他只能说:“或许,要等方仙儿法力彻底恢复了,好过的人才能越来越多?”

    他这话本不是严谨过脑子的,想到了随口一说,但说出来以后,又觉得很有道理。

    其他村人更不用问,大家本就信奉方仙儿的能力,听他这么解释,都直呼有理。

    “照这么个说法,我们助方仙儿快些恢复法力,也是在让这世道慢慢变好了?”枣儿笑道,“可惜咱们还是太弱,又得想着自保,也不能做些什么……”

    “一时的弱也说明不了什么,有方仙儿护佑着,我们迟早能强起来。不过你的话很有道理,咱们日后为了更好地自保,更快帮方仙儿恢复,还得想法子加强一下武力。”宋衔青道。

    大牛插嘴:“你的意思是要让我们去学武么?”

    这会儿每天学字,要是再学个武,谁见了不得说一句他们是文武双全的栋梁?

    “不止,石器和木器不是长久之计,我们需要更多锋利的东西。”宋衔青道。

    眼下也只有枣儿有把祖传的斧头够格,剩下的东西也只能临时用用了,真要有人摸进来,他们基本等同于手无寸铁。

    “哦,你说的是像守城兵卒拿的刀和长枪之类的吧。”

    枣儿发愁地抓了抓头发,说,“唉,咱们现在连吉贝也是刚有着落,还不一定拿到手里,又要考虑铁器的事了。”

    大牛想了想:“其实也不用焦心,咱们还有不少时日做准备。马上入冬了,这时应该没人有胆往山里闯,就是入冬之前得再防着点,我多做些陷阱布置到周围去吧。”

    确实,弄武器这事急也没用,他们才刚满足温饱不久,得慢慢把家底攒起来啊。

    聊完这些,又说起这趟出行的收获。

    “对了,差点忘记说,我们弄到一些石膏粉,咱们可以做豆腐了!”大牛高兴道。

    “果真?太好了!这会儿也没太晚,咱们干脆现在就去找方仙儿问问做法吧!”枣儿也一脸惊喜。

    秋娘也同意:“行,正好我还带回了两片元宝树的叶子,一道拿给方仙儿瞧瞧。”

    说干就干,一群人很快来到盛珺跟前。

    听到他们有了石膏粉,盛珺也很高兴:

    “说起来,用盐卤和石膏粉,制出的豆腐也是有区别的呢。石膏粉点出来的那种叫嫩豆腐,口感嫩滑,质地柔软易碎。盐卤点的就是老豆腐,表面是皱巴巴的,口感虽

    不如嫩豆腐嫩滑

    但不容易煮烂

    炖久了还很入味。”

    枣儿一听

    想起原先县城卖的那种豆腐

    表面确实是皱巴巴的

    她们年节时候买回来尝过

    的确很有韧性。

    她很快说道:“看来我们之前吃的都是老豆腐了

    不知那豆腐娘子是在哪里寻到的盐卤。”

    现在她们手里有石膏

    做出来的肯定就是嫩豆腐

    这种豆腐还没吃过呢

    也不知到底能有多软嫩?

    这样一想

    大伙全都期待起来。

    盛珺也想到这个

    继续补充说:“之前跟你们说过的豆腐皮

    就是用嫩豆腐的做法衍生制出来的

    但豆腐干却得用老豆腐才行。不过

    这做豆皮儿也不是简单的事

    需要不少秋娘手中那种白纱布。”

    “所以

    我今晚就只说一下豆浆、豆腐脑、豆花和嫩豆腐的做法吧。”

    秋娘奇道:“咦

    怎么又多了几样没听过的吃食?”

    盛珺微微一笑。

    哼哼

    为什么把这四种放一起说呢

    因为严格来讲

    这几种东西

    ?)

    属于一个流程中的产物

    只是凝固的程度不同。

    豆子磨碎后先变成浆

    煮完浆点石膏凝固

    就变成嫩嫩的豆腐脑

    再凝实一些

    就成了豆花

    再升级

    最终的完全体就是豆腐啦。

    枣儿她们跟听故事似的

    都觉得神奇

    做个嫩豆腐

    竟然每一步都能生出不同的吃食

    真是太有趣了!

    最积极地要数孩子们

    因为好奇那豆腐的变化

    恨不得现在就去做来看个够。

    不过

    注定要让她们失望了。

    只听盛珺同情地说道:“这豆腐今晚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因为豆子得泡软

    泡足了水才能开始做

    最快也得等到明天。”

    孩子们全都露出失望的表情。

    啊

    以前从没觉得明天这个词如此漫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