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珺赶紧把喝可乐的注意事项说了。

    可乐里没有活物,只是里面含有一种名为二氧化碳的成分。

    想到二氧化碳这种东西,古人们比较难理解。盛珺就只说可乐里包含一种气体,可以让饮料的口感更佳。

    因为有气,喝下去可能会打嗝。不过若是胃里有胀气的话,这么一折腾也能跟着排出来。

    像大牛刚才那种情况,估计是不小心摇晃了瓶子。那样的话,里面的气体就会往上冒,在开瓶时带着可乐一起喷出来。

    不过,也不用担心大牛的人身安全。

    因为可乐摇完喷出来后,并没太大的攻击性,一般不会伤到人,顶多就是弄脏手、衣服或者地板。

    说到这里,盛珺见古人们还是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才想起古代对于气体的理解,和现代也是有差别的。

    于是她简单说了几种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气体。

    比如说,无处不在的氧气,也是人赖以生存的生命能源。

    再就是生火时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也顺便科普一下。

    说这些气体时,很好举身边的实例,也方便古人理解。

    大家听了,都觉得很大开眼界。

    以前她们只知道人必须要吸气才能活命,但这个气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如今才从方仙儿这知晓了,原来是一种名为氧气的东西!

    她们还知道了,在烧火时,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这玩意有毒,不注意通风的话,说不定会有生命危险呢!

    最后就是可乐了。

    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有趣的饮品,水里带着气,摇晃一下就能喷出沫来!

    说完这些,大伙立刻就对那含气的可乐更加好奇了,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竟然也能喝进嘴里?

    眼看该问的问题都问得差不多了。

    她们怀揣着期待,很快告别方仙儿,回到了山洞里。

    大牛还在那里站着呢,胳膊早就举得酸麻。

    一见到她们进来,立马欲哭无泪地问道:“方仙儿那边是如何说的?我这胳膊可以放下来了不?”

    众人一听,都忍不住笑了:“赶紧放下来吧!”

    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前,大伙都很惶恐。如今已经明白了那可乐含气的秘密,再看大牛这样,就只剩下好笑了。

    看来人还是得多些见识,才不会这么一惊一乍啊。

    笑完,枣儿便开口解释道:

    “方仙儿说了,这可乐并不是活的,只是里面有一种气体!”

    然后就照猫画虎地转述了方仙儿那番话,顺带把氧气之类的科普也说了。

    听完这些,杏儿忍不住感慨:“阿姐,我现在觉得,这天地真大,处处都藏着学问!”

    翠翠也在一旁使劲点头。

    枣儿想了想说:“这次,咱们机缘巧合下知道了气体的学问,以后烧火时也能多注意一些,得仔细盯着,别让那有毒的气体冒出来害人。”

    大伙都说自己记牢了。

    聊完,大牛这边胳膊已经放下了,但还是麻乎乎的。

    枣儿接过他手里的可乐瓶,看了一眼,无奈道:“这瓶口一直敞着,可乐里的气估计散掉了不少,口感也会与刚开封时有区别。”

    不过也可以尝尝看,正好能对比感知一下,可乐含不含气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枣儿给每个人的杯子里倒了一口,又把从方仙儿那得来的竹管分发下去,每人都能领一根。

    这竹管洗干净后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日后就放在各自的杯子里喝水和饮料用吧。

    等准备工作全部到位,一群人就默契地嘬住吸管,聚众开喝可乐。

    一口吸进嘴中,冰冰凉凉的液体直接被吸管送到了后舌根。

    虽然这瓶可乐已经跑了些气,但大家仍能感觉到有一群小气泡冲上了舌头。舌根都被激得有些酥麻,完全是种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

    等气泡安静下来,就能感受到可乐本身的那种甜味,细细一品,要比电解质水甜上许多。

    但这种甜却不是单纯的甜味,而是一种多层次,口感无比丰富的甜。

    听说县城里有种叫酒的东西,喝了人就会醉昏过去。

    她们从未喝过酒,却觉得这一口可乐灌下来,简直要比最烈的酒还上头。

    喝完后,心情畅快无比,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因为每人分的份量不多,没过多久,竹筒就很快见底。

    枣儿站起身,打算去拿剩下的几瓶可乐,一并给大家分了。

    这仙饮虽不好贪杯饮用,但是一人分上一杯喝,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次,枣儿拿起瓶子后,专门静置了一阵,才小心翼翼地撬开盖子。可乐果然没有喷出来。

    不过凑近瓶口后,还能听到里面细碎的滋滋冒泡声,令人又想到它入口后的畅快了,瞬间口舌生津。

    枣儿将几瓶可乐全部弄开。

    架在旁边的火锅也已经煮开了一阵。

    大家趁着枣儿倒可乐的功夫,给碗里分好了菜。

    这次她们煮的时候,不仅放了火锅块自带的菜品,还额外加了些用姜去过腥的野猪肉。

    野猪肉这东西,就算已经处理过了,吃起来仍是有些除不掉的腥味。

    但经过大家摸索后发现,将这野猪肉煮进重辣重油的火锅里时,那些味道就会被盖住了。

    再捞出来吃,就能够尽享猪肉的美味。

    不仅是野猪肉,其它食材煮进火锅后,口味也会更上一层楼。

    用老人们的话来说,有了这火锅料,哪怕往里面丢两片破布头,都能变得喷香可口!

    可乐倒完,菜也分好,大伙就正式开始进餐。

    所有人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

    吃上几口菜,再吸溜一小口可乐,然后就发出一声舒服的叹息声。

    实在是爽哉,美哉!

    气泡充沛的可乐,喝起来果然更带劲!

    配上它以后,本就美味的火锅也臻于至境,好吃得让人快把舌头吞掉了!

    等吃得差不多,众人的竹筒中都还剩下了一两口可乐,这是专门留下来的。

    大伙擦完嘴,就端着杯子坐在原地细细品着,用可乐给这场盛宴收尾,画上圆满的一笔。

    枣儿喝了一小口,眯起眼睛道:“方仙儿说,这可乐一般都得凉着喝,口感才最佳。不过冬日里,可以熬煮一种姜汁可乐驱寒,那种喝法比较热乎,咱回头也试试看。”

    其他人听了,没有不同意的。

    真是可惜了,可乐再好,也不能天天喝,火锅再香,也不能日日吃。

    大伙便商量了一下,打算以后等吃火锅时,再拿出可乐作配,其它时候就不喝了。

    彻底吃完喝完,村人们就说起后面这段时间的安排。

    眼下离过年还有些时日。

    照她们目前的存货来看,肯定是能过个富足年了,吃喝方面完全不用发愁。

    至于穿的方面,还能稍微改进些,接下来几天,就用韦十八那边给的棉花填充一下衣服吧。

    再就是要整理一下粮种,为春耕做些准备工作。这样等到了春天后,只忙着开荒播种就行,不用操心太多琐事。

    想在山上开荒作田,就得选好地方。土壤地况都得斟酌,且不能离她们的住处太远,一是方便过去劳作,二就是水源在附近,也好引流浇地。

    开荒田地还需要收集一些石块,这样等开出田以后,就能当篱笆似的围堆在土地四周,巩固一下水土。

    大伙盘算下来,发现要忙的事情还挺多。

    除了每天的工作外,学习方面也不能松懈。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大家的学识都很有长进,已经快将启蒙的课程学得差不多了。等正式过年的时候,应该就能彻底告别启蒙期,吸收更深的学问。

    把要做的事都计划好了,然后就得一样样地解决掉。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伙搬石头的搬石头,做衣服的做衣服,学习的时候学习,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中途,枣儿她们还抽空去了元宝村,从韦十八那边得了消息,商队并没什么大的异动,暂时不用操心。

    大牛他们还从另一头出了次山,在与石叔和杵生接头的地方埋了些吃的,打了个两方商量好的记号,如果他们过来,就能一眼看到。

    等把这些事忙完,山里就飘了一场小雪。

    雪下得很薄,落到地上都没留住,不过温度又降下来许多。

    村人们也不再往山外跑了,安心窝在洞里过日子。

    这几天,老人们四处探看,终于敲定了几块适合开荒的地方。有几块儿稍微平缓些,但还有两处是坡地。等开春就要在这几处动土。

    春耕围田用的石头,已经陆陆续续攒得差不多了。

    最后还要把农具搬出来点一遍数,看过完年还要补些什么。

    她们进山时,带的农具都是比较基础的样式,像是锄头、耙子之类。

    本来村里还有几把木犁,但不好带进来,就只拆了下端的犁铧装走。不过,在这未经开荒的山中,大些的木犁做出来也用不上,犁铧也一直没派上用场,只能先搁置在那里。

    清点完农具,有经验的老人都露出些许愁容。

    李婆子叹了口气,道:“锄头这东西,在地里还好说,但是在山里开荒,尤其是有石头的山,就没那么好用喽。”

    纯用锄头开山啊,真是想想就累。

    但这也没办法,大伙总不能不干了吧?

    村人们眉头不展。

    盛珺这边也听说了她们要开荒的事,立刻启动了搜索功能,试图帮忙想点办法。

    她虽然没有种过地,但也知道,在农业发展中,好用的农具至关重要。枣儿她们用的那些家伙确实太简单了,累也是可以想象的。

    她想了想,要在山里这种复杂的地况上使

    用

    曲辕犁那种农具肯定不太合适。

    而且枣儿她们的条件有限

    也不好添置份量太重的铁器

    因为成本太高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

    盛珺翻找了半天

    终于找到了一款合适的东西——踏犁。

    踏犁由扶手、犁杠和脚踏三部分构成

    是一种脚踏型的农具。它的外形小巧轻便

    很适合在山地开荒翻地

    用起来十分有劲。

    使用的效率也挺高。

    传言四五个人用踏犁耕作

    就堪比一头耕牛

    这称得上是很可观的速度。

    而且

    踏犁大半组件都是木制的

    只在最下边安个铁犁铧就行。正好枣儿说过

    她们是有闲置犁铧的

    用在踏犁上简直完美!

    查完视频

    摸清了踏犁的构造

    盛珺就把这事跟枣儿她们说了。

    这种农具造型简单

    口述出来也很好理解。

    听方仙儿的描述

    枣儿凭空想象着比划了一番

    面露激动道:“这东西好!做起来不难

    又是用脚出力的农具

    只是想想就比挥锄头省力许多!”

    枣儿很快开工。

    她先是拿木头来和盛珺确定了踏犁的细节

    然后又取来犁铧

    比对着尺寸

    来做上段的扶手和脚踏等木质结构。

    没用多久

    她就把踏犁做好了。

    得到的成品踏犁

    被李婆子带着

    随便找了块儿地方试用了一下。

    冬天的土地硬

    用起来肯定不如开春顺手。

    但李婆子也是老庄稼把式了

    她有自己估摸农具好用与否的方式。

    她拎着踏犁健步如飞

    还真别说

    这宝贝确实精巧得很

    掂起来也不算重。

    但当她找了块地

    上手用了一下以后

    就觉得惊艳了。

    这好东西是真的很有劲啊!

    要知道

    李婆子翻的还不是普通的地。她是专门从俩大石头之间找了条窄窄的土道

    在那缝里犁了几下!

    这处地方刁钻

    要是换成锄头的话

    绝对锄不准地方

    也吃不上劲的。

    所以踏犁是真的好用啊!

    它甚至能在石头夹缝里犁地

    √圆月柚子)

    这样的话

    她们能利用起来的地方也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