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 > 第 109 章
    第 109 章

    在秋娘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品行不错的眠崇县令及几名护卫也彻底脱离了危险。

    只是目前仍在昏睡。

    城中的救援行动没有停歇。

    之前方仙儿给的冻伤药方十分好用,眠崇受灾百姓能恢复得这样快,这些东西功不可没。

    中途,携带补给品、帐篷和融雪剂的车马,以及充满电的两只,也都顺利返回眠崇。

    听驾车马的人说,那融雪剂真是神了,之前融开的路直到现在都没冻上,大大提升了车马在两地间往来的速度。

    另一边,活力四[she]的两只再次展开融雪工作,效率满满,城中的雪以极快的速度消失。

    没多久,县城里的施救工作彻底接近尾声。秋娘就带人往周边的村落去了,开始救助村民。

    在眠崇城外的空地上,壮观地挤满了深绿[se]的帐篷,全是这次救出来的人。

    幸亏方仙儿给的帐篷够多,不然还真住不下。

    只是人一多,志愿者也不够用了。

    好在不少身体已经恢复的眠崇百姓,也在四处帮忙,帮救援队缓解不少压力。

    [ri]子很快到了年三十的前一天。

    这个新年肯定得在眠崇度过。

    可秋娘她们谁也没觉得遗憾,反倒觉得这年过出了别样的意义。

    意义就是能让眠崇的百姓,迎接新的一年。

    这天,救援的队伍也有了新发现。

    秋娘对众人道:“我们今[ri]找到了两个相邻的庄子,似乎是专门用来养[ji]鸭的。里面有几位管事和许多做活的人,都被我们救出来了,这会儿还没醒……”

    “庄子里的[ji]鸭舍还没完工,只盖好了一小部分。那些[ji]鸭都被冻死大半,只有少数养在屋子里的活着。”

    她们找到两个庄子占地很大,[ji]鸭数量也不少,不知是哪家富户的。

    那些存活的[ji]鸭,看起来都是[jing]挑细选的优良品种。个头壮硕不说,饿了这么几天也还活蹦乱跳。

    秋娘看得十分眼热。

    她暗道,等找到了农庄的主人,怎么也要商量一下,给她们带些[ji]鸭回去,开[chun]后好养。

    一群人正说着话,有人跑过来说,眠崇县令已经醒了。

    秋娘一听,忙跟在报信那人的身后,走到一处帐篷跟前,掀开帘子走进去。

    那县令就在里面某个睡袋中躺着。

    他刚到不惑之年,家有一妻一女。

    雪灾时,妻女都在府中,情况要比他好上很多,醒得也更早。

    如今母女俩就在与县令相邻的睡袋中好奇看着秋娘。

    秋娘快步走到县令跟前,见他虽无力,眼睛却很亮,[jing]神很是不错。

    县令抖了抖嘴唇,轻声对她道:“真好,眠崇得救了……你们,是上边派来的人吗?”

    秋娘眸光一闪,想起枣儿[jiao]代过的话,说:

    “我们不是你想的任何一路人。之

    所以来到这里,只是不想让眠崇葬送在雪中而已。()”

    说完便盯着对方的反应。

    眠崇县令一愣,摇头苦笑道:果然如此,我就知道。?()?[()”

    他也没多问,只诚恳替百姓们道了声谢。然后发了会儿呆,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过了许久,他才开[kou]道:“若不是你们前来,眠崇早就是死城一座。我已经听说了,大半的人都活了下来。眠崇人的命是被你们挨个救活的……”

    县令说着,慢慢环视四周,看着眼前暖融融的帐篷,还有帐中冒热气的火炉,感受着空气中传来的阵阵饭香。

    他闭了闭眼睛,嘴角却不自觉勾出一个笑:“所以,[ri]后眠崇也不会再认旁人,只认它的救命恩人。”

    秋娘心里一松,听出对方这是投诚的意思,比想象中的还要快。

    眠崇县令是个聪明人,[jiao]流也不费力,这样很好。

    不过看对方的样子,估计也是被之前求助无门的处境伤到了,心灰意冷,才会这样决绝果断吧。

    也好,这样她们也能知道,后面该拿什么态度对待眠崇。

    自己人有自己人的相处方法,手段不会那么强硬。

    秋娘笑道:“那县令大人就好好休息罢。等你好起来了,我们就一起重建眠崇。”

    县令忙道:“某担不起大人的称呼,你直接唤我程顺便可。”

    他将姿态摆得很低。

    秋娘却摇了摇头:“程县令做得很好,百姓们也一直在为你说话。以后你别辜负大家的期望就是。”

    她们要忙的事情也多,眠崇这边还是先让程县令管,不过在一些政策上肯定得随兴和。

    说完这话,秋娘就要抬脚走出帐篷。

    程县令连忙叫住她:“主事请留步!”他听旁人都是这么叫秋娘的。

    秋娘驻足,疑惑地看回来。

    “我之前召集过几家大户,一起包了两处庄子养[ji]鸭,育禽苗。想等开[chun]后组织百姓们来养,也好多个进项。只是,冬[ri]里修缮完城中的房屋后,再修[ji]舍似乎就有些晚了,没能修好,那些[ji]鸭估计也没养住。趁着它们冻死不久还能吃[rou],主事可以尽数搬走。”

    “说起来,那农庄上还留着人,附近的村庄也……”程顺的声音越说越小。

    秋娘闻言有些惊讶,没想到那农庄竟是县令带人弄起来的。

    不过她也听出来了,程县令是想求她们去救周围的村民,又觉得麻烦她们,心中不好意思,才将那些[ji]鸭[rou]举在前面顶着说。

    秋娘忍不住笑道:“程县令心系民生,我们自然也不会让你失望。时至今[ri],眠崇周边的村庄已有大半获救,你不必为此忧心。”

    “说来也巧,今[ri]我们正好找到了那养[ji]鸭的农庄。你猜得不错,[ji]鸭的确被冻死大半,但也有一部分活了下来。”

    “我本想着要找农庄的主人,[jiao]换一些[ji]苗去养,如今看来可以省些功夫了。”

    程县令一听,立刻放下

    () 心来,道:“真是太好了,多谢你们,多谢你们肯过来,也多谢你们这样无私地救人!至于那些[ji]鸭,无论死活,请你随意取用。”

    比起对方在救助中付出的人力与物力,以及四处救人的大义来说,[ji]鸭倒又算得了什么。

    “不必客气,这都是我们该做的。”秋娘道。

    得了程县令的准话,她很快走出帐篷,要去处理那些[ji]鸭。

    第 109 章

    活着的[ji]鸭苗可以先养着,冻死的就得赶快吃。

    说起来,正常的杀禽步骤都得先放血。

    那些冻死的[ji]鸭,血都凝在[rou]里,[kou]味恐怕不会很好。不过,怎么说都是实打实的[rou],也是稀罕东西。

    一部分可以运回兴和县犒劳百姓,剩下的就给眠崇人补身子吃吧。

    秋娘很快安排下去,叫人去搬[ji]鸭来。

    盛珺通过两只得知这件事后,就让它在地上画出了两个字给秋娘作提示:调料。

    秋娘立马悟了。

    和运送物资的马车说,再拉补给时,可以带少许调料过来。烹饪前处理[ji]鸭时,用上一些,可以去腥遮味,味道就会好上许多。

    这样就不[lang]费[rou]了。

    包括运到兴和县的那批[ji]鸭也可以如此处理。

    其实除了调料,盛珺还想到一种做[ji][rou]的办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裹上方便面粉做炸[ji]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不过眼下两个县城都没有充足的油水,眠崇还全是病号。算了,就这么吃吧!

    [ji]鸭用处多多。

    除了吃[rou],秋娘还组织恢复的病患们帮忙,把[ji]鸭毛都扒了下来。

    [ji]毛可以做肥料或者饰品等等,鸭毛则是在保暖上很有奇效。

    秋娘转述了方仙儿教的一种方法。

    大伙听话照做,很快把鸭毛上的绒和大毛分开,清洗过烘干,缝进了衣服里,穿上就和薄棉衣一般暖和。

    不过,单纯把衣服缝起来,毛就会乱跑,甚至团在一起。

    方仙儿那边很快又出了个主意。

    让大家在衣服上缝出一小块一小块的菱格,把绒毛均匀地圈在格中,这样绒毛就跑不掉了。

    做出来的款式也很新奇,穿身上还挺好看。

    这样的衣服被称作“羽绒衣”。

    兴和县的棉花堪堪够用,肯定无法分到眠崇来,眼下这些羽绒衣就解决了不少问题。

    因为条件受限,这种羽绒衣肯定与盛珺在现代见过的有差别。

    御寒效果倒是还行,但经常会有跑毛钻毛的情况发生。

    好在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

    有几位婶子靠着[jing]湛的技艺,在走线上做了一些设计,缝了特殊细密的针脚,跑毛就没那么频繁了。而且菱格周围也像是做了专门的刺绣工艺,在盛珺看来相当时髦。

    在这一刻,古今人类的审美达成了统一。

    无数鸭毛被发到眠崇的百姓手中。

    大伙在休息之余就做些活,给自己缝制羽绒衣

    穿,抗寒能力就提上去了,出门活动也不怕风寒。

    不过,鸭毛数量毕竟有限,不少人衣服里还是掺了点[ji]绒,但总体来说仍是非常暖和。

    程县令见状,对秋娘等人也是敬佩不已。

    往[ri],大家也知道往衣服里填毛有些御寒效果,可谁也不清楚[ji]毛与鸭毛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看来[ri]后这鸭子可以再多养一些。

    且那菱格锁毛的方法也颇有巧思,实在充满智慧,令人大开眼界。

    救援行动彻底结束,新年终于来临。

    想着去年看过的[chun]晚,秋娘她们就分头在帐篷里给眠崇的百姓唱了几首歌。

    都是朗朗上[kou],歌词简单易懂,旋律又轻快的曲目,很容易就能跟着哼唱。

    在一阵阵的歌声中,新年的气氛就冒出来了。

    眠崇县也在众人的齐心之下渐渐恢复了生机。

    秋娘知道,救人也只是一个开始。

    在眠崇彻底恢复正常之前,她们需要持续支援吃食。

    而她们扎根的兴和县目前也在发展期,支援时间绝不能拉得太久,否则会拖进度。

    最好的法子,就是扶持着眠崇自己快些站起来。

    秋娘盘了一下眠崇现有的资源,打算给枣儿去封信。

    在出发之前,枣儿曾说过,这次救援中的寻常事项都让秋娘自己做主,她也算做得不错。

    但这样事关[ri]后发展的大事,就要和大伙商量着来。

    虽说是商量,但她人在眠崇更加了解情况,总得拟个初步计划才行。

    秋娘用炭笔点了点纸。

    眠崇养[ji]鸭的农庄损失惨重,一时半会肯定生不出效益。

    说来,程县令还组织百姓种了不少板栗树,据说品相不错,去岁秋天得了不错的收成。城中各式板栗吃食也成了一大特[se]。后面入冬时修缮房屋,赚钱的板栗也有巨大的功劳。

    板栗树耐寒,今年也能继续种,干脆借机扩大规模好了。

    只是,果实的收获期怎么也要等到秋天,实在是太久了……入秋之前得想别的办法。

    对了,可以从兴和分些活到眠崇来做,熬过前面艰难的时期。

    正好兴和县事情也多,最近有些忙不过来了,分过来一部分,就可以跟着喘[kou]气。

    那么问题又来了,分什么活比较合适?

    琢磨这些事令人头痛。

    秋娘干脆走出去,找了些眠崇的村民闲聊。聊了几句,就听有人感叹说,在眠崇生活十分艰难。本地产出匮乏,甚至临近的两座山都是鸟不拉屎的,秃就算了,也没见过什么野物,只能翻出乌漆嘛黑的脆石头。

    若不是县令一直想法设法拉拔大家做事,这[ri]子恐怕会更难过。

    秋娘听了,心中猛地一跳,总觉得关于这山的描述有些耳[shu]。

    她很快带人去看了看那座山的情况。

    融化一片落雪,再用工具敲开冻硬的土,果然从地下翻出了许多黑乎乎的东西。

    秋娘一眼认出那是煤。

    行了,她知道该把什么活挪来眠崇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