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 第 254 章 加急催促回长安
    林邑回归后,根据以前的名字,复称象林,归属爱州。

    爱州就是原本已经被林邑国蚕食的九真郡,现在的象林其实是曾经的日南郡。

    之后象林郡是否重新建州,取象林还是日南之名,就由大唐君臣决定。

    李玄霸总要让长安城里的人对收复象林一事有点存在感,让他们吵一吵命名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正好消磨他们的力气,免得在自己耳边叨叨。

    规划好象林的宏观蓝图后,李玄霸就把薛收叫了过来,自己回交州躲懒。

    谁知道,薛道衡也跟了过来。

    看着薛收难看的脸色,李玄霸只能叹气。

    薛道衡的年纪已经很大,今年已经过了八十岁。在他这个年龄,在朝中都该致仕养老。薛收苦劝学父亲回长安,薛道衡完全不理睬薛收。

    宇文珠虽然细心为薛道衡调养身体,但衰老不可逆转。即使薛道衡现在无病无痛,但谁都知道,包括他自己都知道,或许那一天他闭眼睡下,就在平静中永眠了。

    不过李玄霸没有劝薛道衡回长安。

    他反而劝薛收:“只要注意一些,瘴气疾病在城中其实不存在。只要没有瘴气,象林靠近海湾,只要选对了地方,夏季不是很炎热,冬季也很温暖,反倒比长安更适合养老。象林到长安路途遥远,薛老师不一定受得了路途的颠簸。你不如在象林选一处少雨干燥的阴凉山地,为薛老师建一处养身宅院,对薛老师的身体更好。”

    薛收虽然下意识的认为象林是蛮夷之地,待在这个地方就是受苦。但他听得进去李玄霸的劝,愿意相信李玄霸那些与世人不同的言论。

    他不想相信也没用,总不能把父亲绑回去。再者,他也担心李玄霸所说的路途颠簸。

    薛道衡听了李玄霸的话,深以为然。

    他乐呵呵道:“你该写信给我的老朋友,让他们也来象林郡养老。”

    李玄霸道:“冬季最好的养老地其实是现在被称为流放地的儋州以南。不过现在交通不便,不能在北方避暑,南方过冬,真是遗憾。”

    薛道衡笑道:“听着你的话,好像以后老人可以在北方避暑,在南方过冬?”

    李玄霸笑道:“能。六诏所在的滇池高原四季如春,若交通便利,也是个养身的好去处。”

    薛道衡怅然道:“可惜交通不便利。”

    李玄霸点头:“是啊,可惜交通不便利。”

    李玄霸解决了薛老师和好友父子二人的争执后,准备回交州。

    他还未启程,传旨的人就到了,速度快得令他震惊。他哥怕不是用八百里军情加急的特殊通道给他传旨?

    李世民的旨意很明确,就是让他弟赶紧滚回去。

    信件中说得更明确,李玄霸说好的出使变成了灭国,都不通知他一声。

    薛道衡道:“虽然陛下给予你自行发兵的权力,你还是应该先知会他一声。陛下不会猜忌你,但朝中风言风语着实令陛下烦恼。”

    李玄霸摇头:“他才不在乎这个,顶多又来一次‘帝赞

    赏,帝不听”。他的意思是我不等他来。我还能等他来?!等他从长安不远万里来象林当先锋大将吗??他在想什么!!“

    薛道衡:“……”

    薛收扶额。

    父子二人细思之后,不得不承认可能李玄霸的埋怨才是陛下正确的想法。

    薛收苦笑:“以李二的本事,或许提前得到你要攻打象林的消息,真的会以劳军为命南下。”

    薛道衡骂道:“如果二郎真的南下,裴世矩和苏威两个没用的老匹夫就一头撞死在宫中的柱子上吧。反正他们在隋炀帝驾崩的时候,就该一同去了。”

    薛收赶紧给莫名生气的父亲顺气,李玄霸找了个借口落荒而逃。

    再不逃,薛老师就要拉着他商量怎么弄死裴世矩和苏威了。

    虽然薛道衡很厌恶隋炀帝,但隋文帝是他的恩主,他对隋朝还是很有感情。

    隋朝因昏暴之君灭亡,难道助纣为虐的奸佞就没有责任吗?

    特别是隋炀帝名下的五贵。五贵已经死了三个,就剩下裴世矩和苏威。他们就应该给隋炀帝陪葬!两个老匹夫怎么还有脸活在世上!

    虽然长安朝中需要有裴世矩和苏威这样的前朝元老来帮李世民稳住场子,薛道衡理智上知道他们二人是很重要的盟友。但薛道衡是随时能保持理智的吗?若是,历史上他就不会当着隋炀帝的面怀念高颎。

    所以只要薛道衡一生气,就写折子要让裴世矩和苏威死。李世民每次烧折子取暖的时候都感慨,朝中大臣无论新老,个个都对同僚杀气腾腾。

    “朕不是个暴君,你们一定都是暴臣!朕太苦了!”

    “陛下说得对,但有的人该杀!”

    李世民闭嘴,希望臣子们也闭嘴。

    李玄霸逃掉后,想着二哥的吐槽就想笑。

    李世民用八百里加急催李玄霸回京,李玄霸就只能回去了。

    宇文珠很犹豫。李玄霸劝说妻子留下。

    “瘴气的研究著作才刚起了个草稿,珠娘不必陪着我奔波。我也担心岭南的事,珠娘留在交州,偶尔替我处理一下岭南事务,我也更放心。陈铁牛!”李玄霸转头揪住想要逃跑的陈铁牛的袖子。

    陈铁牛苦着脸道:“我如果不和郎君一同回去,朝中一些人又要问我‘陈铁牛是不是死了’。”

    李玄霸没好气道:“那你就当你自己死了,死在交州。你暂代交州都督,好好辅佐珠娘。”

    身为护卫,保护主母也是应尽之责,陈铁牛虽然不愿意离开李玄霸,也只得听令。

    他逼李玄霸写下保证书,王妃回京的时候,他也要一同回京,不能把他丢在交州当什么封疆大吏。

    他陈铁牛从始至终都是郎君的亲卫,除了郎君和主母身边,哪里都不去。

    宇文珠笑得前俯后仰,催促李玄霸赶紧写保证书。

    李玄霸本来不想写,只想踹陈铁牛几脚。有了宇文珠的鼎力支持,李玄霸只能咬牙被胁迫着写下了保证书。

    陈铁牛把保证书十分小心地揣进怀里,一副担心李玄霸

    会抢走的警惕神情()?(),

    看到李玄霸真想把陈铁牛永远发配岭南道()?(),

    一辈子别回来了。

    正好李靖的年纪也大了?()_[(.)]?⑸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陈铁牛就当一辈子的岭南道总管吧!

    宇文珠笑着对陈铁牛道:“别担心()?(),

    他说了不算。到时我回去的时候,一定带你一起走。”

    陈铁牛感动得眼眶都红了。还是主母好啊!郎君学着点!

    李玄霸对宇文珠不站在他这边无能狂怒,大手一挥又送了一批僧尼去象林传教。

    林邑国的国王为了巩固统治,吸取婆罗门教的文化自创国教,自称神灵,修建神庙作为自己的象征,所以林邑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对于自称神灵的王族,李玄霸一个都不能留,该杀的就杀,该迁徙的就迁徙,否则将来一定会有野心家借此生事。

    占城国灭亡后,当地本就会盛行汉家的大乘佛教。李玄霸提前让更温和的“禅宗”去象林传教,去除林邑国政教合一的土壤。将来即使有人自称林邑国国王后裔,林邑国的百姓也不会愿意他重登王位。

    虽然野心家可能会想出新花样,但无论将来象林一地的未来如何,保持着禅宗“人人平等,皆可成佛”理念的象林,肯定不会允许王族再次成为神。

    封建时代有皇族和贵族就够了,神族这连种族都不同的玩意儿,还是滚犊子吧。

    李玄霸让佛教前来象林,而不是请道教来,也是因为只有佛教才能压制当地的国教、

    道教?他是教贵族炼丹清谈,还是教百姓喝符水造反?

    一个要么融入统治阶级,要么起兵造反的奇葩宗教,它就不像个宗教,很难对外传教。

    倒是佛教让百姓相信自己和贵族都是人,是一个种族,没有生殖隔离之后,儒家弟子就该出场了。

    论文明教化,后世再怎么骂儒家迂腐,但儒家确实是封建时代的文明开化之光。

    李玄霸给薛收写完自己之后的计划,然后笑着摇摇头。

    这计划,无论是他还是薛收,大概都难以执行到这一步。

    希望继任者稍稍有用一点,别辜负他们这些先祖打下的良好基础。

    福建广东能成为文教兴盛之地,交州爱州紧挨着福建广东,本也应该可以成为文教兴盛之地。

    “该回长安了。”

    李玄霸活动了一下肩膀胳膊,吩咐人收拾行李。

    “这么着急催我回去,二哥怕是在长安坐不住,想要亲征了。”

    李玄霸看向西北。

    “或许……高老师的身体也撑不住了。”

    ……

    遥远的伊吾城,后世的哈密市。

    长孙晟被长孙无忌搀扶着走上城墙,走向高颎。

    高颎正半卧在竹椅上,远眺西南方向。

    长孙晟道:“你猜二郎三郎会派谁来接你的担子?”

    高颎回过神,没好气道:“派谁来都有可能,朝中如今能镇得住伊吾的将领也不少了,三郎强迫将领书的策略很成功。但我猜这一战,二郎会亲自领兵。有三郎纵容,他本就是个坐不住的性子,怎么会错过擒获西突厥可汗的机会?”

    长孙晟大笑:“三郎说二郎是在集图鉴,只要是个可汗都想抓一抓。”

    高颎笑骂道:“荒唐!战争岂是儿戏!”

    长孙无忌搬来竹椅,两位老人并肩躺着,一同骂李二郎和李三郎的荒唐。

    伊吾城一片宁静祥和,城内不同相貌不同服饰的商人行走其中,脸上都带着对未来和金钱的美好幻想,大道上商队络绎不绝,秩序井然。

    谁也不会想到,战火即将点燃。

    作者有话要说

    请假条撤了,明天开始努力,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