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帮康熙养崽后我成了举国团宠(清穿) > 第 99 章 终于等到姑姑回来
    听到南音这话,佟佳贵妃眼泪都差点出来了。

    这些日子,她一直担心着自己的女儿,日日都悬着一颗心,就盼着南音早日回宫,能帮她好好调理一下女儿的身体。

    有了南音这句话,佟佳贵妃便觉得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勇气,心中的郁结与忧虑,不自觉地就散了一半。

    如今,佟佳贵妃甚至觉得,南音比康熙还要可靠可信。

    见佟佳贵妃一脸激动和欣慰,南音忙又说了一些安抚她的话,然后又不着痕迹地说起了木兰围场的事儿,特别是小胤禛在木兰围场的经历:

    “这一路,胤禛小阿哥都十分乖巧听话,能吃能睡的,非常乖。”

    佟佳贵妃听得也露出欣慰的神情:“我问过跟在他身边的宫女太监们了,小阿哥这一路的表现,有些出乎我的预期,他比我想象中的好带。”

    南音顺着她的话夸道:“是呀,而且小阿哥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这一路上,书什么的也没落下,还每日坚持练字呢。”

    小胤禛的天生自律比胤祉略差一点,但南音发现,这孩子也有自己的成算,给他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后,他就会自己坚持下去,也不大需要人监督。

    大约是有哥哥姐姐们做了好的榜样,所以崽崽们执行力都不错。

    强大的执行力,就是成功的要点之一啊。

    南音捡了一些小胤禛在路上,以及在木兰围场的趣事儿说了,还说了他已经学会了骑小马,康熙顺势将那几匹小马,都赏给了小阿哥和小格格们的事儿。

    佟佳贵妃有点担忧道:“他还没满五岁,就学骑马,若是摔了可怎么办?”

    南音安抚道:“娘娘放心罢,圣上思虑周全,每个小主子都有两个马师陪同学骑马,安慰问题不用忧心。”

    若不是佟佳贵妃将胤禛当做亲生的看待,也不至于这样捕风捉影地担心了。

    南音给佟佳贵妃说的趣事儿,让佟佳贵妃心情开阔了许多,面上的笑容也多了一些,让承乾宫上下都松了口气。

    贵妃怀胎十月,众人都盼着这一胎龙子降生,结果小格格自打出生以来,就病歪歪的,不至于要咽气的地步,但也一直没什么起色,所以大家也跟着悬心两个月了。

    南音一来,倒是让主子娘娘宽心了不少,大家也能跟着略松口气。

    正当南音和佟佳贵妃说这话,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来,没一会儿,胤禛就撩开帘子进来了,给佟佳贵妃见礼。

    南音看他已经换了一身衣衫,身上还带着一些水汽和香胰子的气味,就知道他也是刚沐浴完。

    看到南音在这里,胤禛十分惊喜:“姑姑,你来看额娘吗?”

    南音笑着点头:“是呀,给娘娘说说小阿哥你在围场的趣事儿,也来看看娘娘和小格格。”

    说起小格格,小胤禛就皱了眉:“我刚刚去看了一眼妹妹,妹妹看上去不太好,姑姑你有法子治好妹妹吗?”

    胤禛知道自己有几个弟弟妹妹,都是南音姑姑救回来的,所以他的语气中充满着希冀。

    南音谨慎地应道:“我会尽全力的,小阿哥。”

    佟佳贵妃也不想这么小的孩子,就要为妹妹的事操心,便安慰小胤禛道:“妹妹的事,我们会想办法的,胤禛你不要担心。到额娘跟前来,让我仔细看看你。”

    “是,额娘。”

    小胤禛凑到了佟佳贵妃跟前,佟佳贵妃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他一番,嘴角带着笑意,道:“小阿哥黑了一点,瘦了一点,但是长高了一些,是不是?”

    小胤禛摸了摸脸,道:“我还长壮了!额娘你摸摸看!”

    他这小身板,再壮也壮不到哪里去,佟佳贵妃假意捏了捏胳膊,道:“是壮了一些。”

    小胤禛听了这话,可高兴了,立马道:“皇阿玛已经应了我,日后我也可以去马场骑马了,我会越来越壮的!将来额娘随皇阿玛出宫,我给额娘伴驾,保护额娘!”

    佟佳贵妃知道那些事儿还遥远得很,但儿子这么说,她心里就暖和极了,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应道:“好,额娘等你长大。”

    听了佟佳贵妃这话,南音脸上的笑容,不由得淡了一些。

    这话听着像是flag似的,历史上的佟佳贵妃,在胤禛九岁时去世,没有了贵妃庇佑的小胤禛,又被亲妈嫌弃推拒,在这皇宫里,显得形单影只的,颇为可怜。

    想到这些事儿,南音就觉得十分唏嘘,如果佟佳贵妃活得久一点,或许雍正帝的内心不会那么压抑,也就不会显得那般冷酷绝情了。

    南音将神思拉回来的时候,就听到小胤禛在问:“额娘,闰六月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胤禛啊?”①

    “闰六月?你一离开宫里,额娘就惦记你了。”佟佳贵妃回答道。

    南音帮着补充道:“是闰六月的初一,那夜小阿哥想娘娘想得睡不着,我哄小阿哥时,便说娘娘也在想他。”

    “闰六月初一……”佟佳贵妃回忆了一下,才道:“那一夜,我也确实在想胤禛,那日小格格状况不太好,宋御医来下了一些猛药后,才稳定了一些。我回房后,又想到了胤禛在路上,不知道吃得好不好,睡得还不好,路上会不会病着……”

    说起那作为母亲的煎熬时光,佟佳贵妃却是带着一抹笑容的,显然看到孩子好端端在跟前,她便觉得一腔担忧都化作了重逢的欣慰与高兴。

    小胤禛也很激动:“姑姑没骗我,我想额娘的时候,额娘也在想我!”

    佟佳贵妃身后的嬷嬷道:“奴婢记着,那一日娘娘没为小格格哭,倒是为小阿哥掉了泪了,生怕小阿哥在外头过得不好,吃苦头。”

    佟佳贵妃轻斥道:“这些话当着小阿哥的面说什么?”

    小胤禛抓着佟佳贵妃的手摇了摇:“额娘莫气。儿子知道额娘也在想我,心里高兴。”

    母子其乐融融的,南音看着也不由得露出笑容。

    一会儿后,小胤禛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吩咐身边的太监道:“去将我给额娘准备的东西拿来。”

    “是,小阿哥。”

    佟佳贵妃好奇地问:“你给我准备了什么?”

    小胤禛却不肯说,只道:“额娘待会儿就知道了。”

    佟佳贵妃看向南音,南音也摇头:“娘娘问我,我也不知道,小阿哥从未与我提过这个事儿。”

    小胤禛略带得意道:“这个是我偷偷准备的,姑姑也不知道。”

    南音心生感叹,孩子长大的标志之一,就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四爷不愧是四爷,这么小的崽崽,就把事儿瞒得密不透风的。

    没一会儿,礼物被拿了来,小胤禛献宝似的送到佟佳贵妃跟前。

    佟佳贵妃看着眼前一亮:“画得真不错!”

    佟佳贵妃自己看了好几眼后,还不忘和南音分享:“姑姑你看,这画抓胤禛的神韵,是不是抓得挺准的?”

    画转向了南音,南音才知道,那幅画画的是骑在马背上的小胤禛,背景是蓝天白云的木兰围场。

    “是画得很好,画里的小阿哥神气活现的,十分精神。”

    佟佳贵妃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也这么觉得,这画是你找周画师画的吗?”

    自打康熙尝到了现场纪实作画的乐趣后,就常带着周画师,这次去木兰围场也不例外,周画师可是忙得很,日日都在画画,记录康熙和蒙古王公们会面的情形,记录康熙带着众人打猎的情形,记录赛马的情形……天天都要画。

    小胤禛道:“不是的,这是三哥帮我画的,我画了这个山,还有这个草地,还有这个牛羊马……这个我是三哥画的。”

    南音打眼一看的时候,就看出是胤祉画的了,胤祉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徒弟,所以南音对他的运笔和构图都十分熟悉。

    佟佳贵妃很意外:“没想到胤祉的作画水平,也这么好了,我瞧着不比周画师差多少了。”

    这话是冲着南音说的,南音只微笑着应和了两声。

    三阿哥胤祉的天赋,连南音都羡慕,这孩子在书画上十分有灵性,南音教了一年多,他便学得很不错了。

    只是胤祉毕竟年幼,要说赶超周画师这种画了几十年的人,也很难说。

    小胤禛立马道:“都是姑姑教得好!三哥才学了一年多,就画得特别好了!”

    佟佳贵妃也笑眯眯道:“是的,好的先生才能教出好的徒弟。”

    和贵妃母子两唠了近一个时辰后,南音去看了小格格。

    小格格躺在南音让内务府制作的保温箱里,在这夏日里,保温箱保持温暖不难,难的是不能过于闷热,免得闷坏了孩子。

    出生两个月了的小格格,依旧身体瘦弱纤细,和南音离开时比,也没好上几分,看来宋御医也是按照南音的要求,一直尽力在保着小格格的命。

    看到病弱的女儿,佟佳贵妃刚刚还十分愉悦的心情,立马又低落了下去:“虽然宋御医常用好听的话宽我的心,但我知道,我女儿就是半死不活的样子,不治她吧,我舍不下,可是治又没什么起色,真的熬人心。”

    南音明白这种心情,福利院的孩子送到儿童医院救治的时候,就遇到过许多重症绝症患儿的父母,一个个都像佟佳贵妃一样,日日犹如被油煎一样,熬着日子,想要解脱,又舍不得解脱。

    而且佟佳贵妃这番出自真心的话,应该只对南音吐露过。

    南音没有出言安慰,而是道:“既然我回来了,就让我把小格格带去养和殿养一养,娘娘觉得如何?”

    佟佳贵妃毫不犹豫地点头:“我觉得很好,我一直盼着你回来,就是等着你这句话。”

    宫里那些差点夭折的孩子,都是南音抱回去以后,养了一段时间就好起来的,佟佳贵妃对南音,对养和殿,就抱着莫名的期望和希望,期盼着自己的女儿能像小胤祚、小阿克敦一样,经过南音的调养,变得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健康壮实。

    南音将小格格打包好,连带着保温箱也带上了,虽然她有系统兑换的保温箱,但这个保温箱可以掩人耳目一番。

    佟佳贵妃一路将南音送到了承乾宫门口,看着小格格流露出浓浓的不舍。

    南音道:“娘娘若是得闲,能隔三差五来看看格格么?”

    佟佳贵妃很惊喜,问:“我……我可以去看看她?”

    之前南音救小胤祚和小阿克敦的时候,可是连康熙都不能探望的。

    南音点头:“只是不能太过频繁,而且时间不能太久。”

    佟佳贵妃毫不犹豫道:“好,全听姑姑的安排。”

    这样的家长就是省心,南音也松了口气,抱着小格格回了养和殿。

    小格格自然还是被她安排在了专业的保温箱里,安装了仪器监测着。

    这个小格格的情况,和小胤祚以及小阿克敦又很不一样,这小格格体弱的缘由,更多与近亲结合有关,所以调养起来比前面几个崽崽合在一起还要麻烦。

    南音兑换了专业的新生儿科医生技能后,检查发现,小格格的情况虽然麻烦,但也不毫无希望。

    检查完崽崽,南音褪下橡皮手套,道:“你已经活过了二十多天了,坚持了两个月,要争口气,继续坚持下去。”

    小崽崽稍稍扭动了一下小身子,又努了努小嘴,显得比在承乾宫时好动了一些。或许是因为这个保温箱的环境更为舒适,让她觉得舒服多了,也愿意动弹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崽崽们对木兰围场的事情,十分津津乐道,不仅把更小的弟弟妹妹们羡慕得不行,连阿荣都十分心动,时不时问问南音,木兰围场吃喝拉撒的问题。

    而胤祉画了几幅木兰围场的画,也让大家觉得真是长见识,原来围场里有那么大的草原,还有猎物丰厚的山林,还有水十分清亮的湖泊……是与京城截然不同的风景。

    胤祉的画,孝庄太后和太后也观摩过,两个老祖宗看着就不自觉地有些流眼泪。

    虽然木兰围场的风景,与蒙古的草原不尽相同,但依旧勾起了她们的思乡之情。

    因为这次木兰围场之行,不仅小胤禛和小胤祺都能提前学骑马,小格格们也能一旬去马场骑马三次,这可让崽崽们高兴坏了。

    如此一来,王府的小格格们,也沾了光,能跟着一起学骑马。

    其中最高兴的,要数卓奇了,现在她不仅书识字比得过自己的哥哥,连骑马射箭都有机会学,将来肯定能比哥哥弟弟们都厉害!

    而南音做的肉干,也在宫里十分受欢迎。

    这次木兰秋猎收获颇丰,不仅猎了许多猎物,还有下面的人敬献的猎物,康熙除了赏赐了一些下去,还剩下不少,御膳房得了康熙的吩咐,按照南音的方子,将肉都制成了肉干。

    于是,肉干都成了常见的小零嘴儿了。

    回宫后,南音带着崽崽们休息修整,去木兰围场一趟,虽然很放松,但也消耗了不少的精力。

    前朝的康熙却是个精力充沛的,回宫没多久,就传来好消息,施琅施将军率军在澎湖海域打败了郑军主力,收复了澎湖和台湾!

    可见,去了木兰围场后,康熙一面与蒙古势力交好往来,安抚他们,另一边还不忘在东南部沿海排兵布阵,完成□□这一壮举。

    听到这个消息,南音十分高兴。

    都说中国人爱讲自古以来,大清这回□□,也是台湾是我国固有领土的“自古以来”,前世没有等到的好消息,在大清等到了,南音自然万分高兴。作为华夏人,看到祖国版图日趋完整,不激动是不可能的。②

    所以这一日,南音特地做了许多好吃的,和崽崽们庆祝了一番。

    崽崽们难得看到南音那么高兴,都很好奇:“姑姑,你很喜欢台湾吗?”

    南音想了想,道:“我喜欢咱们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不单单是喜欢台湾。”

    “姑姑去过台湾吗?”

    “笨蛋,姑姑连南方都没去过,怎么可能去过台湾?”

    南音笑了笑,她上一世确实去过台湾游玩,但这辈子没去过,所以她只能说没去过。

    更何况,大清时的台湾,和现代的台湾,完全是两个状态,她在后世的所见所闻,与现在的台湾毫无关系,所以她说没去过也无可厚非。

    “所以姑姑为什么那么高兴?”

    “是呀,姑姑为什么那么喜欢台湾呢?”

    “谁说一定要去过了才喜欢!”

    崽崽们吵吵嚷嚷的,南音也不争辩,让他们先尽情地讨论,尽情地发表意见。

    还是胤褆、太子这样渐渐接触前朝之事的孩子们,更能明白南音的意思:“收回台湾,对我们大清,意义重大,所以姑姑高兴很正常。”

    “就是,你们太小,还不懂姑姑的想法。”

    “那大哥你告诉我们呗,意义重大在哪里?”

    胤褆本来没什么耐性说的,只是看到南音鼓励的眼神,他便收起了敷衍的心思,给弟弟妹妹们认真分说了一番。

    这种政治上的事儿,年纪小一些的还不太懂,南音也不介意,反正先给他们灌输进去再说。

    南音发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思想、智慧、人格等深层次的东西,年龄小的时候很难理解,只能被动接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突然发现,原来现在经历的事情,是自己曾经学过的、了解过的东西。到这个时候,教育才完成了闭环,才算是达到了最初教育的目的。

    年纪小的崽崽们果然听得两眼发晕,虽然胤褆已经尽量用简单一些的话来解释了,而且太子还在一旁帮腔,但小崽崽们不懂就是不懂。

    胤褆求助似的看向南音,南音安慰鼓励道:“小阿哥小格格们现在不懂,将来会懂的。这不是你讲的不明白,是他们年纪小了一些,还不到明白这些的时候。”

    胤褆明显松了口气,他还以为是自己讲的不够清楚呢。

    南音继续道:“阿哥你和太子殿下都讲得很对,二位主子的长进都很大,圣上有认真教导二位,二位学得也很认真。”

    听到南音的话,太子和胤褆脸上都露出了一些笑容。

    平日里跟着皇阿玛学这些,皇阿玛可不会过多地夸赞他们,总说他们学得还不够多,不够扎实,让兄弟两压力挺大的。

    在这样的强压之下,兄弟二人反而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情绪,在学习政事的时候,少了平日里互相埋汰、互相嫌弃的举动。

    现在得到了姑姑的夸赞,让兄弟两在重压之下,有了一丝松快与希望,信心也得到了提振:原来我没有那么差嘛,是皇阿玛要求太高了,所以更多的是批评和督促。

    有了太子和胤褆的解释,崽崽们虽然不能完全理解明白,但也知道了,台湾虽然地方小,但对大清非常重要,换句话说,国土的每一寸都很重要,所以姑姑才那么高兴的。

    □□的意义,胤褆和太子说得并不完全,但南音也没有继续补充了,两个哥哥说得内容,已经让崽崽们觉得信息量爆炸了,再多说一些的话,崽崽们也消化不了,不如以后再慢慢教。

    更何况,政事上的事,康熙比南音强出太多,南音就不班门弄斧了,崽崽们还是跟着亲爹学吧,南音就不越俎代庖了。

    台湾好消息传回来后没多久,施琅回京复命,向康熙面禀此次战况,并且献上此次收缴上来的战果。

    当然,那些武器还有金银珠宝之类的,到不了南音手里,南音也不感兴趣,南音感兴趣的,是施琅顺便捎来的那些水果。

    不得不说,南音养了几年的崽崽们,很懂南音的想法,胤褆三兄弟,就特地跟康熙求了求,将几种水果都捡了一些,送到了养和殿来。

    南音看到那芒果,颇为惊讶:“我还以为芒果是近现代才引入我国的,没想到这康熙时期就有了。”

    系统给南音解惑道:“芒果是明朝嘉靖年时,荷兰人引种到台湾的。其实许多作物被带到中国的时间,都是在明朝。”

    南音暗暗点了点头,老祖宗真是给自己惊喜。

    等到南音削了一个,尝了一口后,忍不住吐了出来:“麻嘴!”

    系统忍不住噗嗤笑:“这个时候的芒果不怎么好吃,所以闽浙总督给康熙献芒果的时候,被康熙拒绝了好多次。”③

    南音漱了漱口,叹道:“还是现代人幸福,水果蔬菜粮食都是改良后的品种,可比现在的好吃多了。”

    在这个温饱都难保证的时代,能入口的东西都是食物,哪里还顾得上好不好吃?

    作者有话要说

    ①这一年是闰年,闰的是农历六月,所以实际上他们去木兰围场的路上,应该是闰六月,前面写的胤禛七月初一想娘想得睡不着,应该是闰六月的初一,这里修正一下~

    ②祖国统一,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愿与追求,哪怕跨越了时空,也是难以割舍的信念与期盼。

    ③闽浙总督(也管台湾)满保,多次给康熙敬献芒果,而且在康熙明确拒绝了的情况下,还继续送了很多次,执拗劲儿很绝。不过外行人笑满保不懂人情世故,满保笑普通人不懂为官之道,芒果献给康熙,不是给他吃的,是用来刷存在感的~

    南音:这个芒果……呸呸呸……没有……呸呸……作为水果的基本素质!得给它改改!

    感谢在2024-01-2120:50:59~2024-01-2220:54: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更新续命、禾木、略略、暮海堇兰、茶靡10瓶;梦一场、墨、且听风吟2瓶;64449273、小阔洛、泥石流不下雪、663406、!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听到南音这话,佟佳贵妃眼泪都差点出来了。

    这些日子,她一直担心着自己的女儿,日日都悬着一颗心,就盼着南音早日回宫,能帮她好好调理一下女儿的身体。

    有了南音这句话,佟佳贵妃便觉得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勇气,心中的郁结与忧虑,不自觉地就散了一半。

    如今,佟佳贵妃甚至觉得,南音比康熙还要可靠可信。

    见佟佳贵妃一脸激动和欣慰,南音忙又说了一些安抚她的话,然后又不着痕迹地说起了木兰围场的事儿,特别是小胤禛在木兰围场的经历:

    “这一路,胤禛小阿哥都十分乖巧听话,能吃能睡的,非常乖。”

    佟佳贵妃听得也露出欣慰的神情:“我问过跟在他身边的宫女太监们了,小阿哥这一路的表现,有些出乎我的预期,他比我想象中的好带。”

    南音顺着她的话夸道:“是呀,而且小阿哥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这一路上,书什么的也没落下,还每日坚持练字呢。”

    小胤禛的天生自律比胤祉略差一点,但南音发现,这孩子也有自己的成算,给他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后,他就会自己坚持下去,也不大需要人监督。

    大约是有哥哥姐姐们做了好的榜样,所以崽崽们执行力都不错。

    强大的执行力,就是成功的要点之一啊。

    南音捡了一些小胤禛在路上,以及在木兰围场的趣事儿说了,还说了他已经学会了骑小马,康熙顺势将那几匹小马,都赏给了小阿哥和小格格们的事儿。

    佟佳贵妃有点担忧道:“他还没满五岁,就学骑马,若是摔了可怎么办?”

    南音安抚道:“娘娘放心罢,圣上思虑周全,每个小主子都有两个马师陪同学骑马,安慰问题不用忧心。”

    若不是佟佳贵妃将胤禛当做亲生的看待,也不至于这样捕风捉影地担心了。

    南音给佟佳贵妃说的趣事儿,让佟佳贵妃心情开阔了许多,面上的笑容也多了一些,让承乾宫上下都松了口气。

    贵妃怀胎十月,众人都盼着这一胎龙子降生,结果小格格自打出生以来,就病歪歪的,不至于要咽气的地步,但也一直没什么起色,所以大家也跟着悬心两个月了。

    南音一来,倒是让主子娘娘宽心了不少,大家也能跟着略松口气。

    正当南音和佟佳贵妃说这话,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来,没一会儿,胤禛就撩开帘子进来了,给佟佳贵妃见礼。

    南音看他已经换了一身衣衫,身上还带着一些水汽和香胰子的气味,就知道他也是刚沐浴完。

    看到南音在这里,胤禛十分惊喜:“姑姑,你来看额娘吗?”

    南音笑着点头:“是呀,给娘娘说说小阿哥你在围场的趣事儿,也来看看娘娘和小格格。”

    说起小格格,小胤禛就皱了眉:“我刚刚去看了一眼妹妹,妹妹看上去不太好,姑姑你有法子治好妹妹吗?”

    胤禛知道自己有几个弟弟妹妹,都是南音姑姑救回来的,所以他的语气中充满着希冀。

    南音谨慎地应道:“我会尽全力的,小阿哥。”

    佟佳贵妃也不想这么小的孩子,就要为妹妹的事操心,便安慰小胤禛道:“妹妹的事,我们会想办法的,胤禛你不要担心。到额娘跟前来,让我仔细看看你。”

    “是,额娘。”

    小胤禛凑到了佟佳贵妃跟前,佟佳贵妃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他一番,嘴角带着笑意,道:“小阿哥黑了一点,瘦了一点,但是长高了一些,是不是?”

    小胤禛摸了摸脸,道:“我还长壮了!额娘你摸摸看!”

    他这小身板,再壮也壮不到哪里去,佟佳贵妃假意捏了捏胳膊,道:“是壮了一些。”

    小胤禛听了这话,可高兴了,立马道:“皇阿玛已经应了我,日后我也可以去马场骑马了,我会越来越壮的!将来额娘随皇阿玛出宫,我给额娘伴驾,保护额娘!”

    佟佳贵妃知道那些事儿还遥远得很,但儿子这么说,她心里就暖和极了,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应道:“好,额娘等你长大。”

    听了佟佳贵妃这话,南音脸上的笑容,不由得淡了一些。

    这话听着像是flag似的,历史上的佟佳贵妃,在胤禛九岁时去世,没有了贵妃庇佑的小胤禛,又被亲妈嫌弃推拒,在这皇宫里,显得形单影只的,颇为可怜。

    想到这些事儿,南音就觉得十分唏嘘,如果佟佳贵妃活得久一点,或许雍正帝的内心不会那么压抑,也就不会显得那般冷酷绝情了。

    南音将神思拉回来的时候,就听到小胤禛在问:“额娘,闰六月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胤禛啊?”①

    “闰六月?你一离开宫里,额娘就惦记你了。”佟佳贵妃回答道。

    南音帮着补充道:“是闰六月的初一,那夜小阿哥想娘娘想得睡不着,我哄小阿哥时,便说娘娘也在想他。”

    “闰六月初一……”佟佳贵妃回忆了一下,才道:“那一夜,我也确实在想胤禛,那日小格格状况不太好,宋御医来下了一些猛药后,才稳定了一些。我回房后,又想到了胤禛在路上,不知道吃得好不好,睡得还不好,路上会不会病着……”

    说起那作为母亲的煎熬时光,佟佳贵妃却是带着一抹笑容的,显然看到孩子好端端在跟前,她便觉得一腔担忧都化作了重逢的欣慰与高兴。

    小胤禛也很激动:“姑姑没骗我,我想额娘的时候,额娘也在想我!”

    佟佳贵妃身后的嬷嬷道:“奴婢记着,那一日娘娘没为小格格哭,倒是为小阿哥掉了泪了,生怕小阿哥在外头过得不好,吃苦头。”

    佟佳贵妃轻斥道:“这些话当着小阿哥的面说什么?”

    小胤禛抓着佟佳贵妃的手摇了摇:“额娘莫气。儿子知道额娘也在想我,心里高兴。”

    母子其乐融融的,南音看着也不由得露出笑容。

    一会儿后,小胤禛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吩咐身边的太监道:“去将我给额娘准备的东西拿来。”

    “是,小阿哥。”

    佟佳贵妃好奇地问:“你给我准备了什么?”

    小胤禛却不肯说,只道:“额娘待会儿就知道了。”

    佟佳贵妃看向南音,南音也摇头:“娘娘问我,我也不知道,小阿哥从未与我提过这个事儿。”

    小胤禛略带得意道:“这个是我偷偷准备的,姑姑也不知道。”

    南音心生感叹,孩子长大的标志之一,就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四爷不愧是四爷,这么小的崽崽,就把事儿瞒得密不透风的。

    没一会儿,礼物被拿了来,小胤禛献宝似的送到佟佳贵妃跟前。

    佟佳贵妃看着眼前一亮:“画得真不错!”

    佟佳贵妃自己看了好几眼后,还不忘和南音分享:“姑姑你看,这画抓胤禛的神韵,是不是抓得挺准的?”

    画转向了南音,南音才知道,那幅画画的是骑在马背上的小胤禛,背景是蓝天白云的木兰围场。

    “是画得很好,画里的小阿哥神气活现的,十分精神。”

    佟佳贵妃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也这么觉得,这画是你找周画师画的吗?”

    自打康熙尝到了现场纪实作画的乐趣后,就常带着周画师,这次去木兰围场也不例外,周画师可是忙得很,日日都在画画,记录康熙和蒙古王公们会面的情形,记录康熙带着众人打猎的情形,记录赛马的情形……天天都要画。

    小胤禛道:“不是的,这是三哥帮我画的,我画了这个山,还有这个草地,还有这个牛羊马……这个我是三哥画的。”

    南音打眼一看的时候,就看出是胤祉画的了,胤祉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徒弟,所以南音对他的运笔和构图都十分熟悉。

    佟佳贵妃很意外:“没想到胤祉的作画水平,也这么好了,我瞧着不比周画师差多少了。”

    这话是冲着南音说的,南音只微笑着应和了两声。

    三阿哥胤祉的天赋,连南音都羡慕,这孩子在书画上十分有灵性,南音教了一年多,他便学得很不错了。

    只是胤祉毕竟年幼,要说赶超周画师这种画了几十年的人,也很难说。

    小胤禛立马道:“都是姑姑教得好!三哥才学了一年多,就画得特别好了!”

    佟佳贵妃也笑眯眯道:“是的,好的先生才能教出好的徒弟。”

    和贵妃母子两唠了近一个时辰后,南音去看了小格格。

    小格格躺在南音让内务府制作的保温箱里,在这夏日里,保温箱保持温暖不难,难的是不能过于闷热,免得闷坏了孩子。

    出生两个月了的小格格,依旧身体瘦弱纤细,和南音离开时比,也没好上几分,看来宋御医也是按照南音的要求,一直尽力在保着小格格的命。

    看到病弱的女儿,佟佳贵妃刚刚还十分愉悦的心情,立马又低落了下去:“虽然宋御医常用好听的话宽我的心,但我知道,我女儿就是半死不活的样子,不治她吧,我舍不下,可是治又没什么起色,真的熬人心。”

    南音明白这种心情,福利院的孩子送到儿童医院救治的时候,就遇到过许多重症绝症患儿的父母,一个个都像佟佳贵妃一样,日日犹如被油煎一样,熬着日子,想要解脱,又舍不得解脱。

    而且佟佳贵妃这番出自真心的话,应该只对南音吐露过。

    南音没有出言安慰,而是道:“既然我回来了,就让我把小格格带去养和殿养一养,娘娘觉得如何?”

    佟佳贵妃毫不犹豫地点头:“我觉得很好,我一直盼着你回来,就是等着你这句话。”

    宫里那些差点夭折的孩子,都是南音抱回去以后,养了一段时间就好起来的,佟佳贵妃对南音,对养和殿,就抱着莫名的期望和希望,期盼着自己的女儿能像小胤祚、小阿克敦一样,经过南音的调养,变得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健康壮实。

    南音将小格格打包好,连带着保温箱也带上了,虽然她有系统兑换的保温箱,但这个保温箱可以掩人耳目一番。

    佟佳贵妃一路将南音送到了承乾宫门口,看着小格格流露出浓浓的不舍。

    南音道:“娘娘若是得闲,能隔三差五来看看格格么?”

    佟佳贵妃很惊喜,问:“我……我可以去看看她?”

    之前南音救小胤祚和小阿克敦的时候,可是连康熙都不能探望的。

    南音点头:“只是不能太过频繁,而且时间不能太久。”

    佟佳贵妃毫不犹豫道:“好,全听姑姑的安排。”

    这样的家长就是省心,南音也松了口气,抱着小格格回了养和殿。

    小格格自然还是被她安排在了专业的保温箱里,安装了仪器监测着。

    这个小格格的情况,和小胤祚以及小阿克敦又很不一样,这小格格体弱的缘由,更多与近亲结合有关,所以调养起来比前面几个崽崽合在一起还要麻烦。

    南音兑换了专业的新生儿科医生技能后,检查发现,小格格的情况虽然麻烦,但也不毫无希望。

    检查完崽崽,南音褪下橡皮手套,道:“你已经活过了二十多天了,坚持了两个月,要争口气,继续坚持下去。”

    小崽崽稍稍扭动了一下小身子,又努了努小嘴,显得比在承乾宫时好动了一些。或许是因为这个保温箱的环境更为舒适,让她觉得舒服多了,也愿意动弹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崽崽们对木兰围场的事情,十分津津乐道,不仅把更小的弟弟妹妹们羡慕得不行,连阿荣都十分心动,时不时问问南音,木兰围场吃喝拉撒的问题。

    而胤祉画了几幅木兰围场的画,也让大家觉得真是长见识,原来围场里有那么大的草原,还有猎物丰厚的山林,还有水十分清亮的湖泊……是与京城截然不同的风景。

    胤祉的画,孝庄太后和太后也观摩过,两个老祖宗看着就不自觉地有些流眼泪。

    虽然木兰围场的风景,与蒙古的草原不尽相同,但依旧勾起了她们的思乡之情。

    因为这次木兰围场之行,不仅小胤禛和小胤祺都能提前学骑马,小格格们也能一旬去马场骑马三次,这可让崽崽们高兴坏了。

    如此一来,王府的小格格们,也沾了光,能跟着一起学骑马。

    其中最高兴的,要数卓奇了,现在她不仅书识字比得过自己的哥哥,连骑马射箭都有机会学,将来肯定能比哥哥弟弟们都厉害!

    而南音做的肉干,也在宫里十分受欢迎。

    这次木兰秋猎收获颇丰,不仅猎了许多猎物,还有下面的人敬献的猎物,康熙除了赏赐了一些下去,还剩下不少,御膳房得了康熙的吩咐,按照南音的方子,将肉都制成了肉干。

    于是,肉干都成了常见的小零嘴儿了。

    回宫后,南音带着崽崽们休息修整,去木兰围场一趟,虽然很放松,但也消耗了不少的精力。

    前朝的康熙却是个精力充沛的,回宫没多久,就传来好消息,施琅施将军率军在澎湖海域打败了郑军主力,收复了澎湖和台湾!

    可见,去了木兰围场后,康熙一面与蒙古势力交好往来,安抚他们,另一边还不忘在东南部沿海排兵布阵,完成□□这一壮举。

    听到这个消息,南音十分高兴。

    都说中国人爱讲自古以来,大清这回□□,也是台湾是我国固有领土的“自古以来”,前世没有等到的好消息,在大清等到了,南音自然万分高兴。作为华夏人,看到祖国版图日趋完整,不激动是不可能的。②

    所以这一日,南音特地做了许多好吃的,和崽崽们庆祝了一番。

    崽崽们难得看到南音那么高兴,都很好奇:“姑姑,你很喜欢台湾吗?”

    南音想了想,道:“我喜欢咱们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不单单是喜欢台湾。”

    “姑姑去过台湾吗?”

    “笨蛋,姑姑连南方都没去过,怎么可能去过台湾?”

    南音笑了笑,她上一世确实去过台湾游玩,但这辈子没去过,所以她只能说没去过。

    更何况,大清时的台湾,和现代的台湾,完全是两个状态,她在后世的所见所闻,与现在的台湾毫无关系,所以她说没去过也无可厚非。

    “所以姑姑为什么那么高兴?”

    “是呀,姑姑为什么那么喜欢台湾呢?”

    “谁说一定要去过了才喜欢!”

    崽崽们吵吵嚷嚷的,南音也不争辩,让他们先尽情地讨论,尽情地发表意见。

    还是胤褆、太子这样渐渐接触前朝之事的孩子们,更能明白南音的意思:“收回台湾,对我们大清,意义重大,所以姑姑高兴很正常。”

    “就是,你们太小,还不懂姑姑的想法。”

    “那大哥你告诉我们呗,意义重大在哪里?”

    胤褆本来没什么耐性说的,只是看到南音鼓励的眼神,他便收起了敷衍的心思,给弟弟妹妹们认真分说了一番。

    这种政治上的事儿,年纪小一些的还不太懂,南音也不介意,反正先给他们灌输进去再说。

    南音发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思想、智慧、人格等深层次的东西,年龄小的时候很难理解,只能被动接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突然发现,原来现在经历的事情,是自己曾经学过的、了解过的东西。到这个时候,教育才完成了闭环,才算是达到了最初教育的目的。

    年纪小的崽崽们果然听得两眼发晕,虽然胤褆已经尽量用简单一些的话来解释了,而且太子还在一旁帮腔,但小崽崽们不懂就是不懂。

    胤褆求助似的看向南音,南音安慰鼓励道:“小阿哥小格格们现在不懂,将来会懂的。这不是你讲的不明白,是他们年纪小了一些,还不到明白这些的时候。”

    胤褆明显松了口气,他还以为是自己讲的不够清楚呢。

    南音继续道:“阿哥你和太子殿下都讲得很对,二位主子的长进都很大,圣上有认真教导二位,二位学得也很认真。”

    听到南音的话,太子和胤褆脸上都露出了一些笑容。

    平日里跟着皇阿玛学这些,皇阿玛可不会过多地夸赞他们,总说他们学得还不够多,不够扎实,让兄弟两压力挺大的。

    在这样的强压之下,兄弟二人反而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情绪,在学习政事的时候,少了平日里互相埋汰、互相嫌弃的举动。

    现在得到了姑姑的夸赞,让兄弟两在重压之下,有了一丝松快与希望,信心也得到了提振:原来我没有那么差嘛,是皇阿玛要求太高了,所以更多的是批评和督促。

    有了太子和胤褆的解释,崽崽们虽然不能完全理解明白,但也知道了,台湾虽然地方小,但对大清非常重要,换句话说,国土的每一寸都很重要,所以姑姑才那么高兴的。

    □□的意义,胤褆和太子说得并不完全,但南音也没有继续补充了,两个哥哥说得内容,已经让崽崽们觉得信息量爆炸了,再多说一些的话,崽崽们也消化不了,不如以后再慢慢教。

    更何况,政事上的事,康熙比南音强出太多,南音就不班门弄斧了,崽崽们还是跟着亲爹学吧,南音就不越俎代庖了。

    台湾好消息传回来后没多久,施琅回京复命,向康熙面禀此次战况,并且献上此次收缴上来的战果。

    当然,那些武器还有金银珠宝之类的,到不了南音手里,南音也不感兴趣,南音感兴趣的,是施琅顺便捎来的那些水果。

    不得不说,南音养了几年的崽崽们,很懂南音的想法,胤褆三兄弟,就特地跟康熙求了求,将几种水果都捡了一些,送到了养和殿来。

    南音看到那芒果,颇为惊讶:“我还以为芒果是近现代才引入我国的,没想到这康熙时期就有了。”

    系统给南音解惑道:“芒果是明朝嘉靖年时,荷兰人引种到台湾的。其实许多作物被带到中国的时间,都是在明朝。”

    南音暗暗点了点头,老祖宗真是给自己惊喜。

    等到南音削了一个,尝了一口后,忍不住吐了出来:“麻嘴!”

    系统忍不住噗嗤笑:“这个时候的芒果不怎么好吃,所以闽浙总督给康熙献芒果的时候,被康熙拒绝了好多次。”③

    南音漱了漱口,叹道:“还是现代人幸福,水果蔬菜粮食都是改良后的品种,可比现在的好吃多了。”

    在这个温饱都难保证的时代,能入口的东西都是食物,哪里还顾得上好不好吃?

    作者有话要说

    ①这一年是闰年,闰的是农历六月,所以实际上他们去木兰围场的路上,应该是闰六月,前面写的胤禛七月初一想娘想得睡不着,应该是闰六月的初一,这里修正一下~

    ②祖国统一,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愿与追求,哪怕跨越了时空,也是难以割舍的信念与期盼。

    ③闽浙总督(也管台湾)满保,多次给康熙敬献芒果,而且在康熙明确拒绝了的情况下,还继续送了很多次,执拗劲儿很绝。不过外行人笑满保不懂人情世故,满保笑普通人不懂为官之道,芒果献给康熙,不是给他吃的,是用来刷存在感的~

    南音:这个芒果……呸呸呸……没有……呸呸……作为水果的基本素质!得给它改改!

    感谢在2024-01-2120:50:59~2024-01-2220:54: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更新续命、禾木、略略、暮海堇兰、茶靡10瓶;梦一场、墨、且听风吟2瓶;64449273、小阔洛、泥石流不下雪、663406、!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