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帮康熙养崽后我成了举国团宠(清穿) > 第 111 章 南音大魔王
    还只展示了一个三棱镜,就让崽崽们那么激动和兴奋,南音心里就觉得稳了。

    科学课和汉文、算术等课程不太一样,有许多实践类的教学方式,没有那么枯燥乏味,小家伙们激动也是正常的。

    于是,待小家伙们激动过后,南音才道:“小主子们的问题,就由我来给大家一个一个解答吧。”

    “刚刚姑姑给大家解释了,这个是三棱镜对不对?光透过这个三棱镜,就会这样散射出去。为什么光是七彩的,当然是因为,咱们平时看到的阳光,不是它本来的样子,七彩的,才是它本色。”

    小家伙们两眼亮晶晶地,全神贯注地听着南音给他们讲述这些新鲜的知识。

    “姑姑,难道咱们看到的虹,也是这个缘故吗?”和馨反应极快地发问道。

    上次去木兰围场的时候,路上遇到了虹,让大家印象深刻,特别是和馨这个第一个发现天上出现了虹的姑娘。

    南音笑着点了点头:“是呀,其实原理是一样的。咱们看到的七彩虹,其实是阳光的颜色,所以只有白日里下了雨以后,出现了太阳,虹才会出现,夜晚是不会出现虹的。”

    许多小家伙露出恍然大明白的神色,原来是这样!

    胤禛好奇地问:“姑姑,那……那是什么东西像三棱镜一样,折射出了阳光的颜色呢?”

    其他孩子也好奇起来:是哦,难道天上挂了很多三棱镜不成?

    南音引导他们思考道:“大家想想,虹一般是出现在什么时候?”

    “下雨过后!”有小家伙抢答道。

    “有时候下雨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吧?不过得在平整一些的地方。”

    “是啊,和雨有关!”

    “雨?雨怎么弄出虹啊?”

    ……

    小家伙们投入思考以后,小脑瓜里转的飞快的,你一句我一句地,慢慢地也讨论出了接近答案的结论。

    “大家想得很接近真相了。就是天上的小水珠,就像一个个三棱镜一样,成千万个小水珠,折射出来的阳光,就形成了虹。”

    胤祉思考了一番后,问:“姑姑,是不是不平整的、透明的东西,都可以折射出虹的颜色?”

    南音有些惊喜,胤祉这小脑瓜子转得是真的快啊!

    “这个结论,姑姑也不敢直接下,但想要折射出七彩光,你说的两个条件是需要满足的。”

    平整的玻璃折射不出七彩光,但三棱镜可以,一点点水折射出的七彩光,肉眼看不到,但无数的小水珠可以……

    南音拍了拍胤祉的肩膀,感叹着孩子长大了,摸头不太合适了,还有些遗憾呢。

    在这个过程中,静宜说的话很少,等其他崽崽提问过后,她才问道:“姑姑,水珠从天上掉下来就是雨,但为什么折射出虹的水珠不会掉下来呢?”

    这个倒是问到了课堂范围以外去了。

    不过南音也还有耐心,反而问道:“其实你们可以猜猜看,天上的云朵是什么做的?”

    “是雨做的吗?”

    “是棉花做的!”

    “像棉花糖!”

    ……

    或许是因为云太常见了,许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云实际上是什么?

    胤褆摇摇头道:“这个十分简单啊!云雾云雾,云和雾应当是一起的吧?只是一个飘在天上,一个落在地上。”

    受到了他的启发,崽崽们都反应过来了,是啊,云雾其实是同一个东西,都是水做的!

    科学这个课程上起来,比南音想象中的要轻松一些,主要是小家伙们都很积极思考,一起上课的都是兄弟姐妹和堂姐妹,十分熟悉,所以没有那种羞涩和不好意思的感觉,所以非常有氛围感,能带动大家一起思考和互动,这个课也就更有意思了。

    说到云是飘在天上的,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有些水珠会漂浮在空中,而不是像一样落下来,因为水珠不够重啊。

    南音顺道引申了一下,水的固液气三种状态,让小家伙们将常识性的知识联系了起来,心中也就形成了更为系统和直观的知识体系了。

    这些知识大多是身边常见的现象,南音只需略加引导和点拨,小家伙们就能很快反应过来了,难怪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教起来不费力。

    这样一节课下来,南音只展示了一个三棱镜,讲了一些关于水的形态的知识,让孩子们对光的折射、反射之类的,有了一些概念,时间就过去了。

    等到南音宣布第一堂课上完的时候,小家伙们果然都意犹未尽,问道:“姑姑,咱们下一次什么时候上课?”

    “下一堂课讲什么有趣的东西?”

    “我还想听这个光的知识,没想到平平常常的光,还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

    “姑姑,我看到另外的玻璃块了,下次还给我们讲这些玻璃块吗?”

    ……

    南音也不吊这些崽崽的胃口,大大方方道:“下节课在三天后,等到下次上课的时候,姑姑要提问这节课学到的一些东西哦,大家不能回头就忘了今天学的东西!”

    “当然不会!”

    “我忘不掉!这个课太有意思了!”

    “我也好喜欢这个课!”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有好奇心和探索欲,都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

    “那就好,下节课咱们会提问这节课所学的东西,然后姑姑给大家讲讲这个凸透镜和凹透镜,让大家再见识一下光线的戏法!”

    听到南音的话,小家伙们都激动极了:

    “好!好!好!”

    “真想明天就上下一堂课!”

    “那不行,只有学四书五经和算术的课,才每天都有,这种有趣的课,很难每天都有吧?”

    “哎呀,就是啊!”

    “为什么不能天天上这个课呢?”

    ……

    小阿哥小格格们对科学课的热情高涨,让南音觉得这课算是旗开得胜了。

    除了这个科学课,南音还在格格学堂教授汉文,但另一堂算术课,也是南音在教的。

    这宫里,南音的数学水平可能是最高的,康熙虽然一直保持着对数学的兴趣,终生都在学习数学,但他达到能解微积分的水平,也是在进入晚年的时候了。

    这一年,南音给小阿哥小格格们安排的算术课程,以几何为主。

    几何这个部分,十分考验空间想象力,南音不得不又改变一下教学方法了。

    南音不仅将平面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直接用纸做出来进行分解演示,也将立体的正方体、长方体等做出来,进行了演示。

    这样做虽然辛苦不少,但效果确实不错,这一年教授几何的时候,小家伙们就是学得快一些,掌握得牢固一些。

    等今年学完这些平面几何和简单的立体几何,南音考虑着,来年应该要开始学习解方程了。

    待到七八月的时候,康熙接到了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的国书,说是派遣了六名传教士来大清,他们身份虽然是传教士,但他们精通天文和算术,而且他们的汉文学得很不错,可以直接与大清的人交流。

    康熙虽然不太喜欢传教士,宗教在欧罗巴的统治地位,让康熙也生出了警戒之心。

    这些搞宗教的人,在欧罗巴能蛊惑那么多人,现在是要把手伸到大清来了么?

    不过听说那些传教士精通天文和算术,康熙又有些心动了。

    康熙十分喜爱天文历法和算术,天文历法上供养了许多相关人员不说,算术上他也是兴趣浓厚,即便是政务繁忙,他也是会坚持跟着传教士们学数学的。

    怀着复杂的心情,大清迎来了远道而来的法兰西传教士。

    一有这样的新鲜事儿,太子就忍不住跟兄弟姐妹们分享了。

    “我是觉着奇怪,太子哥哥说,几人都是在法兰西了很多书的,这样的人,他们国王不自己留着,还愿意往咱们大清送?”

    人才走到哪里都是宝贵的,即便是这些小家伙们还小,但这个道理也不难懂。

    “应当是有什么特别的目的的。”

    “我也觉得,皇阿玛应当会谨慎处理那几个人吧?”

    “皇阿玛供养过传教士,他们大多还好,更何况才五个人,能做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南音给崽崽们端来点心和茶水,道:“不要小看五个人,若是这五个人身怀绝技,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可能是一支军队都难以比得上的。”

    南音对传教士的印象不是很好,主要是说起清朝的传教士,就容易想起那些在清末时各国联军入侵中国,传教士们帮着欺压中国百姓,一起偷盗抢掠的事。

    其中最典型的不就是敦煌的莫高窟么?

    莫高窟的壁画,给了南音多大的震撼,背后坎坷凄惨的历史,就让南音有多心痛,有多憎恨那些强盗。

    听见南音这么说,小家伙们就好奇道:“姑姑,他们能在咱们大清做什么?”

    南音严肃道:“能做的有很多,他们都是传教士,所以在他们心中,最重要的并非是国王,而是他们的宗教,他们的信仰,所以他们会传播他们的信仰。”

    “这个……”

    小家伙们有些不能理解,信教的事儿,不是什么很大的事儿吧?来大清的传教士不少,就是那个南怀仁传教士,皇阿玛还给他修了个教堂住呢!

    南音见崽崽们迷茫的样子,无奈道:“你们不懂,相对于人身控制,思想控制才是更可怕的。”

    除此之外,南音还想到了现代时,那些总在中国境内活动的小日子间*谍,非常喜欢跑到各种偏远地区搞测绘、搞研究。南音不大懂这些事背后的曲折,但她知道,这些都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那些传教士的专业能力,固然比不上现代小日子的专家,但他们也代表了当下欧罗巴科技水平的顶端,他们能做出什么事儿来,南音也没有办法确定。

    太子谨慎地问道:“那……姑姑的意思是……不希望那些人来咱们大清?”

    南音摇头:“当然不是。他们会给大清带来十分前沿的知识和仪器设备,带来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和想法,能帮助我们没去过欧罗巴的人,了解欧罗巴的情况。”

    “所以姑姑的意思是,可以让他们来,但要注意防备?”

    南音点头:“没错。”

    东西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关起门来过日子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客人上门,在客厅招待就可以了,没必要把厨房厕所卧室书房都敞开给人家看,甚至还让人家进去待着。

    这些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南音也说不好,从历史上看,他们确实促进了中法交流,也让康熙见识到了这个时代,最为前沿的知识。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只是身处大清这个时代,想到百多年后,欧洲列强对这片土地的施虐,对这里百姓的欺辱,南音很难放下防备心理。

    太子见南音神色十分凝重,便道:“姑姑放心,姑姑的意思,我会转达给皇阿玛的。他们来咱们大清还需要一段时间,路上还需要经停多处,估计没个一年半载的到不了咱们这儿。在这个时间里,咱们可以好好想想,怎么应对那些传教士。”

    听到太子这样说,南音蓦地心头一松,康熙是个成熟的皇帝,而太子在他的影响之下,也越发地有进步了,有他们在,自己担心和忧虑的事情,应该会被考虑到的。就算没考虑到,南音已经说了一些观点了,想必对康熙和太子都会有一些影响的。

    南音脸色缓和了许多,道:“谢谢太子殿下,有殿下的话,我就安心了一些了。”

    胤褆也附和道:“我也会提醒皇阿玛的,姑姑不必忧虑这些事儿。”

    有了崽崽们的安慰,南音确实感觉没那么担心了,放下了那些贷款来的焦虑。

    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便是康熙态度不如设想中那样谨慎,还有这些崽崽们。

    问过系统,得知那些传教士还要过两年才抵达大清后,南音更觉得安心了,两年后,太子和胤褆更年长了,到时候在康熙面前也更有话语权。

    放下了还远在万里之外的传教士们,南音的注意力重新放在了孩子们身上。

    科学这门课程,已经成了所有孩子最喜爱的了,连年长的胤褆和太子,都听得津津有味,这些东西上书房教的少,上书房主要教他们学四书五经和一些文章,另外骑射的课也抓得颇紧。

    对于这兄弟两,科学课简直是给他们放松来了。

    有时候书,看到了书上讲的和姑姑讲的东西一样,便觉得姑姑真是博学,那么偏门的知识都知道。

    若是遇上与姑姑说法不同的,刚开始还会用实验验证一下,后来都无需验证了,以姑姑讲的为准就是了。

    这一年,小家伙们的学习任务可不轻,但因为学得开心,所以没人觉得辛苦或者劳累,只觉得这一年十分充实。

    到了十月,南音就开始准备着年底考较的事儿了。

    除了汉文,算术和科学课都要进行考较,以检验孩子们这一年的学习成果,也好跟康熙交差。

    考较的卷子,南音都是要提交给康熙进行审阅的。

    康熙看到有些问题自己解答不了,还问南音要答案。

    这个时候,康熙也不得不承认,自家老四倒是没觉察错,南音懂得东西又多又杂,覆盖面极广,奇怪的是,书人最核心的四书五经,她反而并不熟稔。

    康熙发现想不明白后,就没想了,反而问南音道:“你觉着,你出的这些考题,阿哥和格格们,都能做得出来吗?”

    南音恭敬应道:“回圣上,考较的目的,不在于考倒小主子们,也不在于让她们都过关,能过个好年。而在于摸清他们的知识掌握水平,查漏补缺,再找机会将他们遗漏或者掌握并不牢固的知识给弥补起来。”

    当年开福利院的时候,南音也常因一些孩子的试卷分数着急上火,等她回过味来了,找到了考试的意义所在,她才修正了心态。

    果然,在她自己改变心态,引导着孩子们理解考试、适应考试、利用考试后,孩子们大多都能提升成绩,分数自然就好看了起来。

    康熙觉得南音说的话,颇为有道理,道:“是我问错了,若以这个目的来看你出的考卷,确实是不错的考卷。”

    “多谢圣上夸赞。”南音不卑不亢道。

    过了一会儿,康熙又道:“我想让你出一份能考察全京城在书的孩子的考卷,你能出得出来吗?”

    南音没直接回答,而是道:“不知道圣上想要奴婢出的考卷,是什么样的?奴婢对千字文和声律启蒙这些算熟悉,四书五经也能通,但要论更深的理解,奴婢就不在行了。圣上若是想考较这方面的才能,奴婢恐怕无能为力。”

    康熙摇头道:“我想让你出的,是算术的考卷。”

    康熙当然知道南音不怎么四书五经了,所以南音教小格格们诗词歌赋,一些文章,选的大多不是四书五经中的,而是唐宋名家的文章居多,也实属正常。

    当时听说南音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来教格格们《诗经》中的《氓》,后面还教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之类的,康熙嘴角都抽搐了几下。

    但南音的良苦用心,康熙还是理解的。

    格格们的路子,和阿哥们不一样,格格们会遭遇的人生难题,也和阿哥们不一样,所以南音教给格格们的道理,确实是更适合她们的人生箴言。

    南音又详细问了一下康熙的内容要求,等到走出乾清宫的时候,她恍然明白,康熙这是让自己出北京统考卷了啊!

    妈耶,这个事儿放在现代社会,只有北京市教育局才有这个权力吧?没想到自己现在就是北京市教育局。

    这可不得抓住机会祸祸……啊,不对,是抓住机会,给京城的这些大清未来花朵们,一些“爱的教育”?

    南音露出反派的笑容,可算是撞到她的手里了。

    南音跟着了解了一些京城教育的情况后,才开始准备考卷。

    不得不说,京城不愧是都城,这教育水平永远是眼下最拔尖的。

    满人也不想卷,也不想鸡娃,可汉人在卷啊,在鸡娃啊!所以满人不得不跟着卷,不得不跟着鸡娃。

    南音之前本以为,学堂里只教识字和四书五经之类的,毕竟电视里是这么演得,里也是这么写的,那些书人就抱着四书五经和一些大儒的文章生啃,不曾学过别的。

    了解之后才知道,其实算术这么课程,许多学堂也是有开设的,只是在刚入学的时候,并不会教很多,顶多教会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待孩子长大了一些,才开始教授更难一些的算术知识。而被小阿哥们吐槽过的珠算,也是在这个阶段才学的。

    南音了解过后,感叹古代和现代的教育体系截然不同,但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挺辛苦的事儿就是了。

    在大雪拥盖京城的时候,南音大多精力都放在了出卷上。

    等到十一月,南音把一份囊括了鸡兔同笼、两辆马车相对行进、进水口和出水口同时排水等“经典例题”的考卷,交给了康熙。

    “圣上,奴婢有一个不情之请。”南音很努力地压下了自己有些心虚,又有些幸灾乐祸的心情。

    康熙一边浏览着考卷,一边问:“哦?说罢!”

    “这份考卷发放下去的时候,请圣上不要公开奴婢是出卷人之事,可以么?只说是宫里出的考卷。”

    康熙看了看考卷,特别是最后几道题,露出了了然的神色。

    这考卷拿出去,肯定会难倒不少人,到时候出卷的肯定会被骂翻天。

    南音也知道自己这卷子出得有些“罪大恶极”,但她完全忍不住,就是要伸出自己的魔爪,就是想让京城那些书的孩子们,见识一下世间的险恶。

    康熙似笑非笑道:“这点小要求,我还是可以满足你的,只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南音:……

    这考卷虽然是自己出的,但是康熙分派的任务啊!如果没有康熙发话,自己才不会出这样的魔鬼考卷呢,所以这骂名,康熙至少得分担一半!

    交完考卷,南音当自己功成身退了。

    十二月,宫里的小阿哥小格格们在进行年末考较,早已经习惯了南音出题风格的她们,倒是没什么感想,只觉得这题有些刁钻。

    但宫外的孩子,因为南音的“恐怖考卷”,迎来了属于他们的黑色腊月。

    作者有话要说

    南音:诶嘿!给你们一个完整的童年!

    可能教育局长都没有南音这么“坏”。大魔王成长中……京城统考由南音来守护了!

    感谢在2024-02-0220:56:03~2024-02-0320:57: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火羽白日生22瓶;Reynlds15瓶;山道年11瓶;阿满、愚昧10瓶;夏末秋凉5瓶;紫苏训神坑4瓶;墨2瓶;64449273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还只展示了一个三棱镜,就让崽崽们那么激动和兴奋,南音心里就觉得稳了。

    科学课和汉文、算术等课程不太一样,有许多实践类的教学方式,没有那么枯燥乏味,小家伙们激动也是正常的。

    于是,待小家伙们激动过后,南音才道:“小主子们的问题,就由我来给大家一个一个解答吧。”

    “刚刚姑姑给大家解释了,这个是三棱镜对不对?光透过这个三棱镜,就会这样散射出去。为什么光是七彩的,当然是因为,咱们平时看到的阳光,不是它本来的样子,七彩的,才是它本色。”

    小家伙们两眼亮晶晶地,全神贯注地听着南音给他们讲述这些新鲜的知识。

    “姑姑,难道咱们看到的虹,也是这个缘故吗?”和馨反应极快地发问道。

    上次去木兰围场的时候,路上遇到了虹,让大家印象深刻,特别是和馨这个第一个发现天上出现了虹的姑娘。

    南音笑着点了点头:“是呀,其实原理是一样的。咱们看到的七彩虹,其实是阳光的颜色,所以只有白日里下了雨以后,出现了太阳,虹才会出现,夜晚是不会出现虹的。”

    许多小家伙露出恍然大明白的神色,原来是这样!

    胤禛好奇地问:“姑姑,那……那是什么东西像三棱镜一样,折射出了阳光的颜色呢?”

    其他孩子也好奇起来:是哦,难道天上挂了很多三棱镜不成?

    南音引导他们思考道:“大家想想,虹一般是出现在什么时候?”

    “下雨过后!”有小家伙抢答道。

    “有时候下雨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吧?不过得在平整一些的地方。”

    “是啊,和雨有关!”

    “雨?雨怎么弄出虹啊?”

    ……

    小家伙们投入思考以后,小脑瓜里转的飞快的,你一句我一句地,慢慢地也讨论出了接近答案的结论。

    “大家想得很接近真相了。就是天上的小水珠,就像一个个三棱镜一样,成千万个小水珠,折射出来的阳光,就形成了虹。”

    胤祉思考了一番后,问:“姑姑,是不是不平整的、透明的东西,都可以折射出虹的颜色?”

    南音有些惊喜,胤祉这小脑瓜子转得是真的快啊!

    “这个结论,姑姑也不敢直接下,但想要折射出七彩光,你说的两个条件是需要满足的。”

    平整的玻璃折射不出七彩光,但三棱镜可以,一点点水折射出的七彩光,肉眼看不到,但无数的小水珠可以……

    南音拍了拍胤祉的肩膀,感叹着孩子长大了,摸头不太合适了,还有些遗憾呢。

    在这个过程中,静宜说的话很少,等其他崽崽提问过后,她才问道:“姑姑,水珠从天上掉下来就是雨,但为什么折射出虹的水珠不会掉下来呢?”

    这个倒是问到了课堂范围以外去了。

    不过南音也还有耐心,反而问道:“其实你们可以猜猜看,天上的云朵是什么做的?”

    “是雨做的吗?”

    “是棉花做的!”

    “像棉花糖!”

    ……

    或许是因为云太常见了,许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云实际上是什么?

    胤褆摇摇头道:“这个十分简单啊!云雾云雾,云和雾应当是一起的吧?只是一个飘在天上,一个落在地上。”

    受到了他的启发,崽崽们都反应过来了,是啊,云雾其实是同一个东西,都是水做的!

    科学这个课程上起来,比南音想象中的要轻松一些,主要是小家伙们都很积极思考,一起上课的都是兄弟姐妹和堂姐妹,十分熟悉,所以没有那种羞涩和不好意思的感觉,所以非常有氛围感,能带动大家一起思考和互动,这个课也就更有意思了。

    说到云是飘在天上的,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有些水珠会漂浮在空中,而不是像一样落下来,因为水珠不够重啊。

    南音顺道引申了一下,水的固液气三种状态,让小家伙们将常识性的知识联系了起来,心中也就形成了更为系统和直观的知识体系了。

    这些知识大多是身边常见的现象,南音只需略加引导和点拨,小家伙们就能很快反应过来了,难怪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教起来不费力。

    这样一节课下来,南音只展示了一个三棱镜,讲了一些关于水的形态的知识,让孩子们对光的折射、反射之类的,有了一些概念,时间就过去了。

    等到南音宣布第一堂课上完的时候,小家伙们果然都意犹未尽,问道:“姑姑,咱们下一次什么时候上课?”

    “下一堂课讲什么有趣的东西?”

    “我还想听这个光的知识,没想到平平常常的光,还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

    “姑姑,我看到另外的玻璃块了,下次还给我们讲这些玻璃块吗?”

    ……

    南音也不吊这些崽崽的胃口,大大方方道:“下节课在三天后,等到下次上课的时候,姑姑要提问这节课学到的一些东西哦,大家不能回头就忘了今天学的东西!”

    “当然不会!”

    “我忘不掉!这个课太有意思了!”

    “我也好喜欢这个课!”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有好奇心和探索欲,都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

    “那就好,下节课咱们会提问这节课所学的东西,然后姑姑给大家讲讲这个凸透镜和凹透镜,让大家再见识一下光线的戏法!”

    听到南音的话,小家伙们都激动极了:

    “好!好!好!”

    “真想明天就上下一堂课!”

    “那不行,只有学四书五经和算术的课,才每天都有,这种有趣的课,很难每天都有吧?”

    “哎呀,就是啊!”

    “为什么不能天天上这个课呢?”

    ……

    小阿哥小格格们对科学课的热情高涨,让南音觉得这课算是旗开得胜了。

    除了这个科学课,南音还在格格学堂教授汉文,但另一堂算术课,也是南音在教的。

    这宫里,南音的数学水平可能是最高的,康熙虽然一直保持着对数学的兴趣,终生都在学习数学,但他达到能解微积分的水平,也是在进入晚年的时候了。

    这一年,南音给小阿哥小格格们安排的算术课程,以几何为主。

    几何这个部分,十分考验空间想象力,南音不得不又改变一下教学方法了。

    南音不仅将平面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直接用纸做出来进行分解演示,也将立体的正方体、长方体等做出来,进行了演示。

    这样做虽然辛苦不少,但效果确实不错,这一年教授几何的时候,小家伙们就是学得快一些,掌握得牢固一些。

    等今年学完这些平面几何和简单的立体几何,南音考虑着,来年应该要开始学习解方程了。

    待到七八月的时候,康熙接到了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的国书,说是派遣了六名传教士来大清,他们身份虽然是传教士,但他们精通天文和算术,而且他们的汉文学得很不错,可以直接与大清的人交流。

    康熙虽然不太喜欢传教士,宗教在欧罗巴的统治地位,让康熙也生出了警戒之心。

    这些搞宗教的人,在欧罗巴能蛊惑那么多人,现在是要把手伸到大清来了么?

    不过听说那些传教士精通天文和算术,康熙又有些心动了。

    康熙十分喜爱天文历法和算术,天文历法上供养了许多相关人员不说,算术上他也是兴趣浓厚,即便是政务繁忙,他也是会坚持跟着传教士们学数学的。

    怀着复杂的心情,大清迎来了远道而来的法兰西传教士。

    一有这样的新鲜事儿,太子就忍不住跟兄弟姐妹们分享了。

    “我是觉着奇怪,太子哥哥说,几人都是在法兰西了很多书的,这样的人,他们国王不自己留着,还愿意往咱们大清送?”

    人才走到哪里都是宝贵的,即便是这些小家伙们还小,但这个道理也不难懂。

    “应当是有什么特别的目的的。”

    “我也觉得,皇阿玛应当会谨慎处理那几个人吧?”

    “皇阿玛供养过传教士,他们大多还好,更何况才五个人,能做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南音给崽崽们端来点心和茶水,道:“不要小看五个人,若是这五个人身怀绝技,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可能是一支军队都难以比得上的。”

    南音对传教士的印象不是很好,主要是说起清朝的传教士,就容易想起那些在清末时各国联军入侵中国,传教士们帮着欺压中国百姓,一起偷盗抢掠的事。

    其中最典型的不就是敦煌的莫高窟么?

    莫高窟的壁画,给了南音多大的震撼,背后坎坷凄惨的历史,就让南音有多心痛,有多憎恨那些强盗。

    听见南音这么说,小家伙们就好奇道:“姑姑,他们能在咱们大清做什么?”

    南音严肃道:“能做的有很多,他们都是传教士,所以在他们心中,最重要的并非是国王,而是他们的宗教,他们的信仰,所以他们会传播他们的信仰。”

    “这个……”

    小家伙们有些不能理解,信教的事儿,不是什么很大的事儿吧?来大清的传教士不少,就是那个南怀仁传教士,皇阿玛还给他修了个教堂住呢!

    南音见崽崽们迷茫的样子,无奈道:“你们不懂,相对于人身控制,思想控制才是更可怕的。”

    除此之外,南音还想到了现代时,那些总在中国境内活动的小日子间*谍,非常喜欢跑到各种偏远地区搞测绘、搞研究。南音不大懂这些事背后的曲折,但她知道,这些都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那些传教士的专业能力,固然比不上现代小日子的专家,但他们也代表了当下欧罗巴科技水平的顶端,他们能做出什么事儿来,南音也没有办法确定。

    太子谨慎地问道:“那……姑姑的意思是……不希望那些人来咱们大清?”

    南音摇头:“当然不是。他们会给大清带来十分前沿的知识和仪器设备,带来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和想法,能帮助我们没去过欧罗巴的人,了解欧罗巴的情况。”

    “所以姑姑的意思是,可以让他们来,但要注意防备?”

    南音点头:“没错。”

    东西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关起门来过日子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客人上门,在客厅招待就可以了,没必要把厨房厕所卧室书房都敞开给人家看,甚至还让人家进去待着。

    这些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南音也说不好,从历史上看,他们确实促进了中法交流,也让康熙见识到了这个时代,最为前沿的知识。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只是身处大清这个时代,想到百多年后,欧洲列强对这片土地的施虐,对这里百姓的欺辱,南音很难放下防备心理。

    太子见南音神色十分凝重,便道:“姑姑放心,姑姑的意思,我会转达给皇阿玛的。他们来咱们大清还需要一段时间,路上还需要经停多处,估计没个一年半载的到不了咱们这儿。在这个时间里,咱们可以好好想想,怎么应对那些传教士。”

    听到太子这样说,南音蓦地心头一松,康熙是个成熟的皇帝,而太子在他的影响之下,也越发地有进步了,有他们在,自己担心和忧虑的事情,应该会被考虑到的。就算没考虑到,南音已经说了一些观点了,想必对康熙和太子都会有一些影响的。

    南音脸色缓和了许多,道:“谢谢太子殿下,有殿下的话,我就安心了一些了。”

    胤褆也附和道:“我也会提醒皇阿玛的,姑姑不必忧虑这些事儿。”

    有了崽崽们的安慰,南音确实感觉没那么担心了,放下了那些贷款来的焦虑。

    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便是康熙态度不如设想中那样谨慎,还有这些崽崽们。

    问过系统,得知那些传教士还要过两年才抵达大清后,南音更觉得安心了,两年后,太子和胤褆更年长了,到时候在康熙面前也更有话语权。

    放下了还远在万里之外的传教士们,南音的注意力重新放在了孩子们身上。

    科学这门课程,已经成了所有孩子最喜爱的了,连年长的胤褆和太子,都听得津津有味,这些东西上书房教的少,上书房主要教他们学四书五经和一些文章,另外骑射的课也抓得颇紧。

    对于这兄弟两,科学课简直是给他们放松来了。

    有时候书,看到了书上讲的和姑姑讲的东西一样,便觉得姑姑真是博学,那么偏门的知识都知道。

    若是遇上与姑姑说法不同的,刚开始还会用实验验证一下,后来都无需验证了,以姑姑讲的为准就是了。

    这一年,小家伙们的学习任务可不轻,但因为学得开心,所以没人觉得辛苦或者劳累,只觉得这一年十分充实。

    到了十月,南音就开始准备着年底考较的事儿了。

    除了汉文,算术和科学课都要进行考较,以检验孩子们这一年的学习成果,也好跟康熙交差。

    考较的卷子,南音都是要提交给康熙进行审阅的。

    康熙看到有些问题自己解答不了,还问南音要答案。

    这个时候,康熙也不得不承认,自家老四倒是没觉察错,南音懂得东西又多又杂,覆盖面极广,奇怪的是,书人最核心的四书五经,她反而并不熟稔。

    康熙发现想不明白后,就没想了,反而问南音道:“你觉着,你出的这些考题,阿哥和格格们,都能做得出来吗?”

    南音恭敬应道:“回圣上,考较的目的,不在于考倒小主子们,也不在于让她们都过关,能过个好年。而在于摸清他们的知识掌握水平,查漏补缺,再找机会将他们遗漏或者掌握并不牢固的知识给弥补起来。”

    当年开福利院的时候,南音也常因一些孩子的试卷分数着急上火,等她回过味来了,找到了考试的意义所在,她才修正了心态。

    果然,在她自己改变心态,引导着孩子们理解考试、适应考试、利用考试后,孩子们大多都能提升成绩,分数自然就好看了起来。

    康熙觉得南音说的话,颇为有道理,道:“是我问错了,若以这个目的来看你出的考卷,确实是不错的考卷。”

    “多谢圣上夸赞。”南音不卑不亢道。

    过了一会儿,康熙又道:“我想让你出一份能考察全京城在书的孩子的考卷,你能出得出来吗?”

    南音没直接回答,而是道:“不知道圣上想要奴婢出的考卷,是什么样的?奴婢对千字文和声律启蒙这些算熟悉,四书五经也能通,但要论更深的理解,奴婢就不在行了。圣上若是想考较这方面的才能,奴婢恐怕无能为力。”

    康熙摇头道:“我想让你出的,是算术的考卷。”

    康熙当然知道南音不怎么四书五经了,所以南音教小格格们诗词歌赋,一些文章,选的大多不是四书五经中的,而是唐宋名家的文章居多,也实属正常。

    当时听说南音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来教格格们《诗经》中的《氓》,后面还教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之类的,康熙嘴角都抽搐了几下。

    但南音的良苦用心,康熙还是理解的。

    格格们的路子,和阿哥们不一样,格格们会遭遇的人生难题,也和阿哥们不一样,所以南音教给格格们的道理,确实是更适合她们的人生箴言。

    南音又详细问了一下康熙的内容要求,等到走出乾清宫的时候,她恍然明白,康熙这是让自己出北京统考卷了啊!

    妈耶,这个事儿放在现代社会,只有北京市教育局才有这个权力吧?没想到自己现在就是北京市教育局。

    这可不得抓住机会祸祸……啊,不对,是抓住机会,给京城的这些大清未来花朵们,一些“爱的教育”?

    南音露出反派的笑容,可算是撞到她的手里了。

    南音跟着了解了一些京城教育的情况后,才开始准备考卷。

    不得不说,京城不愧是都城,这教育水平永远是眼下最拔尖的。

    满人也不想卷,也不想鸡娃,可汉人在卷啊,在鸡娃啊!所以满人不得不跟着卷,不得不跟着鸡娃。

    南音之前本以为,学堂里只教识字和四书五经之类的,毕竟电视里是这么演得,里也是这么写的,那些书人就抱着四书五经和一些大儒的文章生啃,不曾学过别的。

    了解之后才知道,其实算术这么课程,许多学堂也是有开设的,只是在刚入学的时候,并不会教很多,顶多教会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待孩子长大了一些,才开始教授更难一些的算术知识。而被小阿哥们吐槽过的珠算,也是在这个阶段才学的。

    南音了解过后,感叹古代和现代的教育体系截然不同,但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挺辛苦的事儿就是了。

    在大雪拥盖京城的时候,南音大多精力都放在了出卷上。

    等到十一月,南音把一份囊括了鸡兔同笼、两辆马车相对行进、进水口和出水口同时排水等“经典例题”的考卷,交给了康熙。

    “圣上,奴婢有一个不情之请。”南音很努力地压下了自己有些心虚,又有些幸灾乐祸的心情。

    康熙一边浏览着考卷,一边问:“哦?说罢!”

    “这份考卷发放下去的时候,请圣上不要公开奴婢是出卷人之事,可以么?只说是宫里出的考卷。”

    康熙看了看考卷,特别是最后几道题,露出了了然的神色。

    这考卷拿出去,肯定会难倒不少人,到时候出卷的肯定会被骂翻天。

    南音也知道自己这卷子出得有些“罪大恶极”,但她完全忍不住,就是要伸出自己的魔爪,就是想让京城那些书的孩子们,见识一下世间的险恶。

    康熙似笑非笑道:“这点小要求,我还是可以满足你的,只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南音:……

    这考卷虽然是自己出的,但是康熙分派的任务啊!如果没有康熙发话,自己才不会出这样的魔鬼考卷呢,所以这骂名,康熙至少得分担一半!

    交完考卷,南音当自己功成身退了。

    十二月,宫里的小阿哥小格格们在进行年末考较,早已经习惯了南音出题风格的她们,倒是没什么感想,只觉得这题有些刁钻。

    但宫外的孩子,因为南音的“恐怖考卷”,迎来了属于他们的黑色腊月。

    作者有话要说

    南音:诶嘿!给你们一个完整的童年!

    可能教育局长都没有南音这么“坏”。大魔王成长中……京城统考由南音来守护了!

    感谢在2024-02-0220:56:03~2024-02-0320:57: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火羽白日生22瓶;Reynlds15瓶;山道年11瓶;阿满、愚昧10瓶;夏末秋凉5瓶;紫苏训神坑4瓶;墨2瓶;64449273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