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逢君 > 第 54 章 他在怕什么
    不给徐云栖拒绝的机会,荀允和抬手拽住女儿的手腕,牵着她往内阁走,大庭广众之下,徐云栖不可能与他争执,遂跟了过去。

    内阁在午门之东,往北毗邻奉天殿,往南出午门接六部衙门等官署区,一进去,里面熙熙攘攘,有各色品阶的官员在此忙碌,更有不少内侍穿梭其间,人人手捧文书神色匆匆,好不忙碌。

    在一声一递的“荀阁老”中,父女二人沿着厅堂往衙内去,直至三进院子最深处荀允和的值房,与此同时,韩林与银杏也被一名内侍引着在倒座房歇响用膳。

    荀允和先将徐云栖引进去,便亲自掩上门,徐云栖立在桌案前,已闻得屋子里飘着丝丝缕缕的菜香,荀允和回过眸见她站着不动,先上前用手帕净了净手,又亲自揭开罩盖,七八样精美的佳肴摆在桌案。

    鼓凳已放好,只留了她一人的位置。

    荀允和打湿了手帕递过来,“囡囡,先填饱肚子。”

    徐云栖余光落在他手腕,他手掌很是宽大,手指纤长,指腹微微粗粝,其中一处还看得出昨日给他扎针的针眼,徐云栖沉默片刻,接过来净了手便坐下用膳。

    菜香清冽,温度适宜,该是刚出锅不久,说明他已精确掌握了她行踪,便及时备好午膳。

    徐云栖默不作声吃着。

    荀允和见她如此,满意地笑了笑,慢慢来到她对面的圈椅坐下,咳嗽并未好全,又怕叨扰女儿用膳,一直忍着。

    荀允和注意力都在她的筷子,他试图窥出徐云栖的喜好,可惜徐云栖这人从不挑食,桌上的菜她雨露均沾,一盏茶功夫,徐云栖填饱肚子,而这时,荀允和已及时递了一杯茶过来。

    刚用完膳,还不宜饮茶,茶杯滚烫,徐云栖握着没动,那一丝炙热顺着肌肤透过来,一点点往上攀爬,徐云栖垂着眼淡声开口,“谢谢您。”

    荀允和知道女儿没有心思跟他攀谈,便选择开门见山,

    “爹爹今日见了徐科。”

    徐云栖一愣,这才看向他,迟钝了下问道,“然后呢?”

    荀允和道,“我赠了一庄子给他,算是还了他予你落脚之恩,从此你与徐家再无瓜葛。”荀允和小心打量女儿神色,担心她怪他自作主张。

    徐云栖听到这句话,眉目慢慢垂下来,浓密的鸦羽将她双眸掩得严严实实,荀允和窥不出她的心境。

    徐云栖双手交握在茶盏,再次点头,“谢谢您。”语气比方才要轻一些。

    她从来没有告诉任何人,她并不想去徐家,小的时候不想,长大后也不想,她无比庆幸当初母亲将她留在乡下,跟着外祖父才是她这辈子最自由最快乐的时候,她喜欢云游四海,遍览河山。

    如果不是为了寻外祖父,她大概不会入京。

    不过徐科与她无任何血缘,对她也算仁至义尽,她始终心存感激,感激徐科给了母亲安稳的日子,让她和外祖父无后顾之忧。

    荀允和见她没有抵触,心里松了一口气,

    “还有一件事”荀允和说这话时,双手搭在膝盖上握了握,明显十分紧张,也斟酌了许久,

    “抱歉,囡囡,我实在无法容忍你的名字记在徐家家谱,故而我让徐科将你除名,宗人府的户籍簿上我也打算改过来,你看如何?”

    徐云栖出嫁后,名籍已归宗人府管,档案记载依旧是徐科之女,荀允和岂能坐视不改,哪怕云栖不肯记在他名下,也不能记徐科。

    徐云栖闻言发出一声无奈的轻叹,荀允和听得这声轻叹,神情不自觉绷紧,就在他以为女儿可能生气动怒甚至责问他时,徐云栖慢慢抬起眼,眼底甚至有一丝若有如无的笑意。

    “如果这么做,能让您高兴一些,且释怀一些,并不再与他们夫妇纠葛的话,我这边没有异议。”

    我这边没有异议。

    荀允和看着对面云淡风轻的女儿,心里绷着那根筋就这么轰然一断,

    他当然不会认为徐云栖这是原谅他或者接受她,她只是不在乎而已。

    细细密密的酸楚跟藤蔓一般缠绕在心间,越箍越紧,难过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宁可她骂他一顿,怨他识人不明,恨他离弃了她,而不是像眼前这样,于她无关紧要。

    茶盏已没那么烫,徐云栖轻轻抿了一口,“如果您没有别的事,我要走了”

    她搁下茶盏起身,转身准备迈步。

    荀允和突然快步绕过来,拦在她跟前,父女俩差点撞在一处,徐云栖往后退了一步,抬目望着他,荀允和整个人像是随时可能崩掉的弦,双目凌厉而深邃,

    “云栖,你以前不是这样的。”高兴了会笑,委屈了会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欲无求。

    徐云栖一眼看穿他的心思,

    “我知道您在想什么,您恨不得我骂你怨你,那我告诉你,我已经怨过了,在我四岁那年,五岁那年,或者到七八岁还不懂事的时候,我怨过了.”

    “人总要慢慢长大的对不对?”

    就是这样一句话,像刀锋一般将他抵在墙角,让他成为无计可施的困兽,荀允和双手覆额,险些老泪纵横。

    看着他痛苦得无以复加,徐云栖叹了一声,轻轻安慰,“我早就走出来了,现在,您也要慢慢走出来。”

    荀允和猛吸了一口气,缓缓平复,忍不住问她,“十五年里,你可曾想起过爹爹?”

    徐云栖对上他猩红的双目,舌尖在齿关抵了抵,平静回,“您走得太早了,我什么都记不清了。”

    荀允和苦笑一声,云栖说得对,再沉迷于过去没有任何意义,他要关心的是女儿未来,

    眼看她头顶太医梁帽被他撞歪了,他定了定神,抬手替她扶正,露出酸涩的笑,“云栖,爹爹从来都惦记着你,过去是,往后也是。”

    说完,荀允和亲自将门推开,像个送孩子出门的父亲,温声道,“好了,我们云栖可以去忙了。”

    语气带着朝阳般的温煦甚至宠溺。

    徐云栖愣了愣神,随后缓步踏出门槛。

    离开内阁,回了太医院,已是申时初,此时的太阳斜斜从庭外射进来一束光,一人背着一个行囊,停驻在正厅,自有小吏赶忙上前接过他的包袱,另一人撑起一件象征四品太医院院使的官服过来,替他穿戴,等到那人慢慢系好衣领,转过身来时,徐云栖看清了他的脸。

    这是一张平平无奇的面容,中等个子,年纪该在五十上下,背脊微曲,并不那么挺直,最叫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眉宇间藏着一抹阴郁。

    韩林瞧见他,立即露出恭敬的神色,赶忙迎上去,

    “师傅,您回来了。”

    范如季淡淡点头,目光落在徐云栖身上,见她面生,微微露出一丝疑惑。

    这时,贺太医领着人迎了出来,见徐云栖和范如季立在门口,赶忙引荐,

    “范太医,这位便是此前与您提过的徐娘子,她针灸甚是出众,昨日您不在京中,便是她替陛下针灸,治好了陛下头疾。”随后把皇帝许徐云栖坐诊太医院的事告诉了范如季。

    “陛下还拿她跟当年的柳太医做比呢,言下之意是希望咱们太医院借着荀大夫的光,多培养几名针灸国手出来!”

    范如季听了这话,瞳仁猛地一缩,眉头也跟着狠狠皱了一下,再次看向徐云栖时,眼神就变得不一样了。

    “陛下让一女子入官署区坐诊?”

    “唔,这”贺太医没料到范太医当着徐云栖的面说这样的话,几乎是丝毫不给面子。

    场面顿时很尴尬。

    范如季冷冷看了一眼徐云栖,轻轻拂袖进了衙内。

    韩林和贺太医相视一眼,无奈摇头,又纷纷与徐云栖解释,

    “范太医此人性子是有些桀骜,不过心肠是极好的,你别放在心上。”

    贺太医嘱咐韩林安抚徐云栖,赶忙跟去范如季的值房,可惜没多久,里面传来剧烈的争吵声,韩林脸色一变,立即跟过去劝解。

    徐云栖独独立在正厅,凝望内衙的方向,

    这个范如季很不对劲。

    也好,总算是找到了突破口。

    徐云栖神色丝毫不为所动,径直回了自己的值房。

    范如季的值房内,争吵声始终不息。

    “我怕他?郡王又如何,首辅又如何,规矩就是规矩,我这就去寻陛下陈情!”

    贺太医就差没跪下来,不仅如此,其余几位太医也纷纷堵在门口,

    “您老这是怎么了?那荀大夫人品出众,手艺卓绝,她能来太医院,简直是咱们太医院的福气,您是不知道,她方才连齐王都镇住了,这会儿那齐王正绞尽脑汁怎么豁下面子求她去看诊呢!”

    “您原先也不是固执之人,今日怎么谈起男女之防来,您家里没有女人嘛,您不是女人生的!”

    一位素来与范太医不合的老太医劈头盖脸对着他就是一顿骂。

    可怜贺太医左劝右哄,忙不过来。

    这一场争执至晚方休,好在众人还是把范太医给劝住了,没让他去奉天殿闹事。

    傍晚时分,徐云栖按时按点出衙,银杏问她,“咱们要不要去隔壁户部等等姑爷?”

    徐云栖摇头,“算了,他忙着呢,咱们去只会耽搁他的公务。”

    出了正阳门,果然见黄维追过来告诉她,说是陛下急事召见裴沐珩,让徐云栖先回府。

    徐云栖今日不曾午休,回到王府早早用了晚膳,消食过后便歇着去了,这一觉睡得便熟,至半夜,不知被什么动静吵醒,睁开眼时,屋子里点了一盏琉璃灯,灯芒顺着红纱帘帐浅浅流转在她面颊,衬得那张温软的脸如同软玉般令人垂涎。

    裴沐珩高大的身影覆了上来。

    徐云栖还没有反应过来,大掌拖在她腰身,将她抱起来,徐云栖被迫搂住他双肩,方觉他肌肤滚烫惊人,

    徐云栖脸登时一热,

    “快中秋了,天气凉,你怎么穿得这么单薄。”

    裴沐珩身上只罩了件薄衫,隔着衣料还能察觉一股热腾腾的潮气冒出来。

    他手掌抚着她纤细的脊梁,清了清暗哑的嗓,“我要出京一趟。”

    指腹覆着一层厚茧,每到之处,便窜起一层酥麻的痒意,徐云栖双肩微颤,轻声问,“去哪里?”

    裴沐珩答道,“潭州一带有蛮民闹事,反对盐政推行,陛下让我亲自去料理。”

    大约是有层离别的情绪在,裴沐珩总舍不得罢手,不仅如此,薄唇轻轻黏着她饱满的菱嘴慢慢蚕食,比起上回不同,这一回她没有抗拒,一双漂亮的眸子跟黑曜石般浅浅落在他胸前,不动也不闹,那模样过于乖巧,惹得裴沐珩心口热流翻滚。

    鼻尖交错,蹭出一层痒意,连着呼吸也沉了几分,他吮吸着她的柔软,处处密不可分。

    他像是胸有成竹的猎人,循序渐进,一时之间,原本灼热的帘帐内安静地异常,她绷直了腰身不敢动,他也不必她动,只时轻时重啄着她的唇,过去他不喜这等肌肤相亲,如今却觉得那红艳艳的唇瓣仿佛是香甜的花瓣,有无尽的芬芳,伴随着潮湿的呼吸交缠,他渐渐将她放下去。

    等到次日醒来,徐云栖已不见裴沐珩踪影,只陈嬷嬷进来服侍时告诉她,裴沐珩一早出了远门,徐云栖倒也没太放在心上,想起太医院的范如季,她整饬心情严阵以待。

    起先几日,范如季几乎看都不看她一眼,不仅如此,但凡有人传诊,他也不安排徐云栖。

    太医院众人看得出来,范如季这是在排挤徐云栖,意图将她逼走。

    韩林可犯愁了,趁着午时范如季不在,便悄悄寻到徐云栖,

    “郡王不在,您不如去寻荀大人,请他出面调停。”

    徐云栖摇头,“我心里有数,你别担心,水滴石穿,我总能磨得范太医松口。”

    她倒是要看看范如季打算拿她如何。

    眨眼到了中秋,熙王领着阖府在皇宫用了午宴,夜里各自回府吃家宴,裴沐珩这一走,王府的中秋家宴便显得冷清,熙王妃担心儿子,徐云栖有心事,裴沐珊最近被母亲逼着绣嫁妆,也极少出门,一家人草草吃了顿晚膳,便各自回房歇着。

    哪知到了半夜,徐云栖被陈嬷嬷摇醒,

    “少奶奶,快醒醒,出事了。”

    徐云栖迷迷糊糊睁眼,“什么事?”

    陈嬷嬷匆匆点了一盏琉璃灯,先取来她的外衫,一面给她穿,一面道,

    “宫里来人了,今日陛下留着几位老王爷在奉天殿用晚膳,老齐王殿下吃多了甜食,如今人昏厥在奉天殿,陛下有旨,请您赶快入宫!”

    徐云栖心神一凝,

    机会来了。

    陛下既然传召她,也定传召了范如季。

    不多时,徐云栖带着银杏穿戴整洁,出了清晖园。

    熙王亲自等在大厅,见她面上倦色未褪,纤细的身子裹着一件银色披风,显得十分单薄,心生愧疚,

    “好孩子,难为你了,情况紧急,那老齐王府的世子亲自来接,你看在陛下的面子上,切莫与齐王计较,先把人救过来。”

    徐云栖屈膝道是。

    熙王送她出门,等着她登上宫车方回屋。

    夜深,月银如纱浩瀚地铺满整个苍穹,街道几无人烟,只有少许府邸宴席未靡,待入了东华门,又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整座皇宫灯火通明,侍卫来回穿梭,远远听到鼎沸的人声,该是来自奉天殿的方向。

    大约是怕徐云栖走得慢,皇帝准侍卫抬了个轿撵来,急急忙忙载着徐云栖往奉天殿去,可怜银杏没这个待遇,小丫头跟着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徐云栖怕她累坏了,接过了她的医箱,直到奉天殿脚下,侍卫方才将徐云栖放下来,

    那为首的羽林卫中郎将擦着汗,接过徐云栖手中的医箱,领着主仆二人往上走,

    “除了陛下,从无人抬轿入奉天殿,郡王妃是第一人。”

    徐云栖失笑,“陛下宽宏,我愧不敢当。”

    奉天殿内灯火煌煌,人头攒动,嗡声不断,徐云栖进去时,便见皇帝垂首坐在龙椅上,在他脚下不远处,用屏风围出一隅之地,旁边挤着几位太医,可见那老齐王被安置在屏风内,除此之外,殿内聚了不少皇亲与大臣,其中便有荀允和。

    瞧见女儿风尘仆仆跨入大殿,荀允和连忙迎过来,

    “云栖。”

    徐云栖看了他一眼,稍稍颔首,便上前朝皇帝请安,皇帝显然被齐王的事吓得不轻,扶着额神色极是疲惫,只朝屏风处指了指,示意她过去,徐云栖急忙带着银杏绕进屏风。

    屏风内点了数盏宫灯,巴掌大的地儿被照得透亮,只见老齐王直挺挺躺在软塌上,看神情已是奄奄一息,范如季正蹲在塌前给他把脉,贺太医瞧见她,赶忙把位置让出来,“荀大夫,快些来看看。”

    徐云栖走过去,范如季不曾回头看她一眼,徐云栖坐在他身侧,轻声道,

    “范太医,把脉如何?”

    范太医眉头蹙得老紧,“血栓血堵,情况危急。”

    老齐王脸色已覆着一层青气,显然是危在旦夕,她立即道,“您让开,我来施针。”

    范如季一听这话,猛地看她一眼,眼底深处裹着浓浓的锐气,细辨还藏着一丝惶恐。

    不等范如季反应,外头已传来皇帝冷沉的嗓音,

    “范卿,让她诊治。”

    范如季咽了好几下嗓,警惕地盯着徐云栖,迟迟没动,这下贺太医和韩林顾不上了,一左一右将他架开,徐云栖二话不说上前,吩咐银杏做准备,主仆二人开始施针救人。

    这边贺太医怕范太医挤兑徐云栖,赶忙拽着他胳膊低声劝解,

    “您老可别犯糊涂,老齐王的病一直是您治的,若今日在奉天殿出了事,您也难辞其咎。”

    范如季倒是比他想象中要冷静,低声回,“老齐王的病我早就禀明陛下,陛下心知肚明,怨不上我。”

    贺太医噎了下,“今日中秋,让人死在这里,陛下必定震怒。”

    范如季压根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只一双龟裂的眸死死盯着徐云栖,只见那双纤细的玉手,从容地捻起一根长针,对准老齐王胸口的方向扎去,

    一根,两根,三根.

    乾在上,代表天,坤在下,代表地,巽针下,柔如春风,随风而顺,震针出,淤血排出,雷火交叠,起死回生。

    十三针!

    她怎么会十三针!

    范如季整个人如遭雷击,脸上的血色褪得干干净净,他甚至连颤抖都忘了,掌心的汗一层层往外冒。

    三十年了,十三针竟然重现江湖。

    也不知僵了多久,只觉徐云栖那双手跟无影针似的在他眼前晃来晃去,跟记忆深处的画面深深交叠。

    骤然间,老齐王突然抽搐了一下,紧接着大口大口淤血往外吐,吓了在场太医们一跳,贺太医赶忙扑过去,按住他的胳膊,惶恐地看着徐云栖,

    “怎么回事?”

    徐云栖神色镇定解释,“这是在排淤血!”

    这时,外头的皇帝并荀允和等人纷纷涌过来,一时屏风内被围得水泄不通。

    可惜不等皇帝垂问,范如季突然将她扎在老齐王胸口的五针给抽离,并迅速将之折断箍在掌心,指着她怒道,

    “放肆,你是想害老王爷的命吗?”

    徐云栖吃惊地盯着他,眼底交织着几分狐疑,她慢慢站起来,“他体内淤血堵塞,必须先排清”

    不等她说完,范如季扭头与皇帝道,“陛下,不是这样的,依照臣方才的法子便可挽救老王爷的命,臣方才已喂了虎狼之药下去,若荀大夫再施针,恐气血乱窜,令老齐王窒息而死”

    一个是太医院最负盛名的院使,是跟随多年的心腹,一个是出手果断针灸出神入化的孙媳妇,皇帝一时不知该信谁。

    徐云栖看向范如季掌心,只见他将银针深深嵌入肉里,血顺着掌纹往下滴落。

    毁了她的针,不想她施展十三针,他在怕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抱歉,晚了,三百个红包么么哒

    不给徐云栖拒绝的机会,荀允和抬手拽住女儿的手腕,牵着她往内阁走,大庭广众之下,徐云栖不可能与他争执,遂跟了过去。

    内阁在午门之东,往北毗邻奉天殿,往南出午门接六部衙门等官署区,一进去,里面熙熙攘攘,有各色品阶的官员在此忙碌,更有不少内侍穿梭其间,人人手捧文书神色匆匆,好不忙碌。

    在一声一递的“荀阁老”中,父女二人沿着厅堂往衙内去,直至三进院子最深处荀允和的值房,与此同时,韩林与银杏也被一名内侍引着在倒座房歇响用膳。

    荀允和先将徐云栖引进去,便亲自掩上门,徐云栖立在桌案前,已闻得屋子里飘着丝丝缕缕的菜香,荀允和回过眸见她站着不动,先上前用手帕净了净手,又亲自揭开罩盖,七八样精美的佳肴摆在桌案。

    鼓凳已放好,只留了她一人的位置。

    荀允和打湿了手帕递过来,“囡囡,先填饱肚子。”

    徐云栖余光落在他手腕,他手掌很是宽大,手指纤长,指腹微微粗粝,其中一处还看得出昨日给他扎针的针眼,徐云栖沉默片刻,接过来净了手便坐下用膳。

    菜香清冽,温度适宜,该是刚出锅不久,说明他已精确掌握了她行踪,便及时备好午膳。

    徐云栖默不作声吃着。

    荀允和见她如此,满意地笑了笑,慢慢来到她对面的圈椅坐下,咳嗽并未好全,又怕叨扰女儿用膳,一直忍着。

    荀允和注意力都在她的筷子,他试图窥出徐云栖的喜好,可惜徐云栖这人从不挑食,桌上的菜她雨露均沾,一盏茶功夫,徐云栖填饱肚子,而这时,荀允和已及时递了一杯茶过来。

    刚用完膳,还不宜饮茶,茶杯滚烫,徐云栖握着没动,那一丝炙热顺着肌肤透过来,一点点往上攀爬,徐云栖垂着眼淡声开口,“谢谢您。”

    荀允和知道女儿没有心思跟他攀谈,便选择开门见山,

    “爹爹今日见了徐科。”

    徐云栖一愣,这才看向他,迟钝了下问道,“然后呢?”

    荀允和道,“我赠了一庄子给他,算是还了他予你落脚之恩,从此你与徐家再无瓜葛。”荀允和小心打量女儿神色,担心她怪他自作主张。

    徐云栖听到这句话,眉目慢慢垂下来,浓密的鸦羽将她双眸掩得严严实实,荀允和窥不出她的心境。

    徐云栖双手交握在茶盏,再次点头,“谢谢您。”语气比方才要轻一些。

    她从来没有告诉任何人,她并不想去徐家,小的时候不想,长大后也不想,她无比庆幸当初母亲将她留在乡下,跟着外祖父才是她这辈子最自由最快乐的时候,她喜欢云游四海,遍览河山。

    如果不是为了寻外祖父,她大概不会入京。

    不过徐科与她无任何血缘,对她也算仁至义尽,她始终心存感激,感激徐科给了母亲安稳的日子,让她和外祖父无后顾之忧。

    荀允和见她没有抵触,心里松了一口气,

    “还有一件事”荀允和说这话时,双手搭在膝盖上握了握,明显十分紧张,也斟酌了许久,

    “抱歉,囡囡,我实在无法容忍你的名字记在徐家家谱,故而我让徐科将你除名,宗人府的户籍簿上我也打算改过来,你看如何?”

    徐云栖出嫁后,名籍已归宗人府管,档案记载依旧是徐科之女,荀允和岂能坐视不改,哪怕云栖不肯记在他名下,也不能记徐科。

    徐云栖闻言发出一声无奈的轻叹,荀允和听得这声轻叹,神情不自觉绷紧,就在他以为女儿可能生气动怒甚至责问他时,徐云栖慢慢抬起眼,眼底甚至有一丝若有如无的笑意。

    “如果这么做,能让您高兴一些,且释怀一些,并不再与他们夫妇纠葛的话,我这边没有异议。”

    我这边没有异议。

    荀允和看着对面云淡风轻的女儿,心里绷着那根筋就这么轰然一断,

    他当然不会认为徐云栖这是原谅他或者接受她,她只是不在乎而已。

    细细密密的酸楚跟藤蔓一般缠绕在心间,越箍越紧,难过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宁可她骂他一顿,怨他识人不明,恨他离弃了她,而不是像眼前这样,于她无关紧要。

    茶盏已没那么烫,徐云栖轻轻抿了一口,“如果您没有别的事,我要走了”

    她搁下茶盏起身,转身准备迈步。

    荀允和突然快步绕过来,拦在她跟前,父女俩差点撞在一处,徐云栖往后退了一步,抬目望着他,荀允和整个人像是随时可能崩掉的弦,双目凌厉而深邃,

    “云栖,你以前不是这样的。”高兴了会笑,委屈了会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欲无求。

    徐云栖一眼看穿他的心思,

    “我知道您在想什么,您恨不得我骂你怨你,那我告诉你,我已经怨过了,在我四岁那年,五岁那年,或者到七八岁还不懂事的时候,我怨过了.”

    “人总要慢慢长大的对不对?”

    就是这样一句话,像刀锋一般将他抵在墙角,让他成为无计可施的困兽,荀允和双手覆额,险些老泪纵横。

    看着他痛苦得无以复加,徐云栖叹了一声,轻轻安慰,“我早就走出来了,现在,您也要慢慢走出来。”

    荀允和猛吸了一口气,缓缓平复,忍不住问她,“十五年里,你可曾想起过爹爹?”

    徐云栖对上他猩红的双目,舌尖在齿关抵了抵,平静回,“您走得太早了,我什么都记不清了。”

    荀允和苦笑一声,云栖说得对,再沉迷于过去没有任何意义,他要关心的是女儿未来,

    眼看她头顶太医梁帽被他撞歪了,他定了定神,抬手替她扶正,露出酸涩的笑,“云栖,爹爹从来都惦记着你,过去是,往后也是。”

    说完,荀允和亲自将门推开,像个送孩子出门的父亲,温声道,“好了,我们云栖可以去忙了。”

    语气带着朝阳般的温煦甚至宠溺。

    徐云栖愣了愣神,随后缓步踏出门槛。

    离开内阁,回了太医院,已是申时初,此时的太阳斜斜从庭外射进来一束光,一人背着一个行囊,停驻在正厅,自有小吏赶忙上前接过他的包袱,另一人撑起一件象征四品太医院院使的官服过来,替他穿戴,等到那人慢慢系好衣领,转过身来时,徐云栖看清了他的脸。

    这是一张平平无奇的面容,中等个子,年纪该在五十上下,背脊微曲,并不那么挺直,最叫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眉宇间藏着一抹阴郁。

    韩林瞧见他,立即露出恭敬的神色,赶忙迎上去,

    “师傅,您回来了。”

    范如季淡淡点头,目光落在徐云栖身上,见她面生,微微露出一丝疑惑。

    这时,贺太医领着人迎了出来,见徐云栖和范如季立在门口,赶忙引荐,

    “范太医,这位便是此前与您提过的徐娘子,她针灸甚是出众,昨日您不在京中,便是她替陛下针灸,治好了陛下头疾。”随后把皇帝许徐云栖坐诊太医院的事告诉了范如季。

    “陛下还拿她跟当年的柳太医做比呢,言下之意是希望咱们太医院借着荀大夫的光,多培养几名针灸国手出来!”

    范如季听了这话,瞳仁猛地一缩,眉头也跟着狠狠皱了一下,再次看向徐云栖时,眼神就变得不一样了。

    “陛下让一女子入官署区坐诊?”

    “唔,这”贺太医没料到范太医当着徐云栖的面说这样的话,几乎是丝毫不给面子。

    场面顿时很尴尬。

    范如季冷冷看了一眼徐云栖,轻轻拂袖进了衙内。

    韩林和贺太医相视一眼,无奈摇头,又纷纷与徐云栖解释,

    “范太医此人性子是有些桀骜,不过心肠是极好的,你别放在心上。”

    贺太医嘱咐韩林安抚徐云栖,赶忙跟去范如季的值房,可惜没多久,里面传来剧烈的争吵声,韩林脸色一变,立即跟过去劝解。

    徐云栖独独立在正厅,凝望内衙的方向,

    这个范如季很不对劲。

    也好,总算是找到了突破口。

    徐云栖神色丝毫不为所动,径直回了自己的值房。

    范如季的值房内,争吵声始终不息。

    “我怕他?郡王又如何,首辅又如何,规矩就是规矩,我这就去寻陛下陈情!”

    贺太医就差没跪下来,不仅如此,其余几位太医也纷纷堵在门口,

    “您老这是怎么了?那荀大夫人品出众,手艺卓绝,她能来太医院,简直是咱们太医院的福气,您是不知道,她方才连齐王都镇住了,这会儿那齐王正绞尽脑汁怎么豁下面子求她去看诊呢!”

    “您原先也不是固执之人,今日怎么谈起男女之防来,您家里没有女人嘛,您不是女人生的!”

    一位素来与范太医不合的老太医劈头盖脸对着他就是一顿骂。

    可怜贺太医左劝右哄,忙不过来。

    这一场争执至晚方休,好在众人还是把范太医给劝住了,没让他去奉天殿闹事。

    傍晚时分,徐云栖按时按点出衙,银杏问她,“咱们要不要去隔壁户部等等姑爷?”

    徐云栖摇头,“算了,他忙着呢,咱们去只会耽搁他的公务。”

    出了正阳门,果然见黄维追过来告诉她,说是陛下急事召见裴沐珩,让徐云栖先回府。

    徐云栖今日不曾午休,回到王府早早用了晚膳,消食过后便歇着去了,这一觉睡得便熟,至半夜,不知被什么动静吵醒,睁开眼时,屋子里点了一盏琉璃灯,灯芒顺着红纱帘帐浅浅流转在她面颊,衬得那张温软的脸如同软玉般令人垂涎。

    裴沐珩高大的身影覆了上来。

    徐云栖还没有反应过来,大掌拖在她腰身,将她抱起来,徐云栖被迫搂住他双肩,方觉他肌肤滚烫惊人,

    徐云栖脸登时一热,

    “快中秋了,天气凉,你怎么穿得这么单薄。”

    裴沐珩身上只罩了件薄衫,隔着衣料还能察觉一股热腾腾的潮气冒出来。

    他手掌抚着她纤细的脊梁,清了清暗哑的嗓,“我要出京一趟。”

    指腹覆着一层厚茧,每到之处,便窜起一层酥麻的痒意,徐云栖双肩微颤,轻声问,“去哪里?”

    裴沐珩答道,“潭州一带有蛮民闹事,反对盐政推行,陛下让我亲自去料理。”

    大约是有层离别的情绪在,裴沐珩总舍不得罢手,不仅如此,薄唇轻轻黏着她饱满的菱嘴慢慢蚕食,比起上回不同,这一回她没有抗拒,一双漂亮的眸子跟黑曜石般浅浅落在他胸前,不动也不闹,那模样过于乖巧,惹得裴沐珩心口热流翻滚。

    鼻尖交错,蹭出一层痒意,连着呼吸也沉了几分,他吮吸着她的柔软,处处密不可分。

    他像是胸有成竹的猎人,循序渐进,一时之间,原本灼热的帘帐内安静地异常,她绷直了腰身不敢动,他也不必她动,只时轻时重啄着她的唇,过去他不喜这等肌肤相亲,如今却觉得那红艳艳的唇瓣仿佛是香甜的花瓣,有无尽的芬芳,伴随着潮湿的呼吸交缠,他渐渐将她放下去。

    等到次日醒来,徐云栖已不见裴沐珩踪影,只陈嬷嬷进来服侍时告诉她,裴沐珩一早出了远门,徐云栖倒也没太放在心上,想起太医院的范如季,她整饬心情严阵以待。

    起先几日,范如季几乎看都不看她一眼,不仅如此,但凡有人传诊,他也不安排徐云栖。

    太医院众人看得出来,范如季这是在排挤徐云栖,意图将她逼走。

    韩林可犯愁了,趁着午时范如季不在,便悄悄寻到徐云栖,

    “郡王不在,您不如去寻荀大人,请他出面调停。”

    徐云栖摇头,“我心里有数,你别担心,水滴石穿,我总能磨得范太医松口。”

    她倒是要看看范如季打算拿她如何。

    眨眼到了中秋,熙王领着阖府在皇宫用了午宴,夜里各自回府吃家宴,裴沐珩这一走,王府的中秋家宴便显得冷清,熙王妃担心儿子,徐云栖有心事,裴沐珊最近被母亲逼着绣嫁妆,也极少出门,一家人草草吃了顿晚膳,便各自回房歇着。

    哪知到了半夜,徐云栖被陈嬷嬷摇醒,

    “少奶奶,快醒醒,出事了。”

    徐云栖迷迷糊糊睁眼,“什么事?”

    陈嬷嬷匆匆点了一盏琉璃灯,先取来她的外衫,一面给她穿,一面道,

    “宫里来人了,今日陛下留着几位老王爷在奉天殿用晚膳,老齐王殿下吃多了甜食,如今人昏厥在奉天殿,陛下有旨,请您赶快入宫!”

    徐云栖心神一凝,

    机会来了。

    陛下既然传召她,也定传召了范如季。

    不多时,徐云栖带着银杏穿戴整洁,出了清晖园。

    熙王亲自等在大厅,见她面上倦色未褪,纤细的身子裹着一件银色披风,显得十分单薄,心生愧疚,

    “好孩子,难为你了,情况紧急,那老齐王府的世子亲自来接,你看在陛下的面子上,切莫与齐王计较,先把人救过来。”

    徐云栖屈膝道是。

    熙王送她出门,等着她登上宫车方回屋。

    夜深,月银如纱浩瀚地铺满整个苍穹,街道几无人烟,只有少许府邸宴席未靡,待入了东华门,又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整座皇宫灯火通明,侍卫来回穿梭,远远听到鼎沸的人声,该是来自奉天殿的方向。

    大约是怕徐云栖走得慢,皇帝准侍卫抬了个轿撵来,急急忙忙载着徐云栖往奉天殿去,可怜银杏没这个待遇,小丫头跟着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徐云栖怕她累坏了,接过了她的医箱,直到奉天殿脚下,侍卫方才将徐云栖放下来,

    那为首的羽林卫中郎将擦着汗,接过徐云栖手中的医箱,领着主仆二人往上走,

    “除了陛下,从无人抬轿入奉天殿,郡王妃是第一人。”

    徐云栖失笑,“陛下宽宏,我愧不敢当。”

    奉天殿内灯火煌煌,人头攒动,嗡声不断,徐云栖进去时,便见皇帝垂首坐在龙椅上,在他脚下不远处,用屏风围出一隅之地,旁边挤着几位太医,可见那老齐王被安置在屏风内,除此之外,殿内聚了不少皇亲与大臣,其中便有荀允和。

    瞧见女儿风尘仆仆跨入大殿,荀允和连忙迎过来,

    “云栖。”

    徐云栖看了他一眼,稍稍颔首,便上前朝皇帝请安,皇帝显然被齐王的事吓得不轻,扶着额神色极是疲惫,只朝屏风处指了指,示意她过去,徐云栖急忙带着银杏绕进屏风。

    屏风内点了数盏宫灯,巴掌大的地儿被照得透亮,只见老齐王直挺挺躺在软塌上,看神情已是奄奄一息,范如季正蹲在塌前给他把脉,贺太医瞧见她,赶忙把位置让出来,“荀大夫,快些来看看。”

    徐云栖走过去,范如季不曾回头看她一眼,徐云栖坐在他身侧,轻声道,

    “范太医,把脉如何?”

    范太医眉头蹙得老紧,“血栓血堵,情况危急。”

    老齐王脸色已覆着一层青气,显然是危在旦夕,她立即道,“您让开,我来施针。”

    范如季一听这话,猛地看她一眼,眼底深处裹着浓浓的锐气,细辨还藏着一丝惶恐。

    不等范如季反应,外头已传来皇帝冷沉的嗓音,

    “范卿,让她诊治。”

    范如季咽了好几下嗓,警惕地盯着徐云栖,迟迟没动,这下贺太医和韩林顾不上了,一左一右将他架开,徐云栖二话不说上前,吩咐银杏做准备,主仆二人开始施针救人。

    这边贺太医怕范太医挤兑徐云栖,赶忙拽着他胳膊低声劝解,

    “您老可别犯糊涂,老齐王的病一直是您治的,若今日在奉天殿出了事,您也难辞其咎。”

    范如季倒是比他想象中要冷静,低声回,“老齐王的病我早就禀明陛下,陛下心知肚明,怨不上我。”

    贺太医噎了下,“今日中秋,让人死在这里,陛下必定震怒。”

    范如季压根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只一双龟裂的眸死死盯着徐云栖,只见那双纤细的玉手,从容地捻起一根长针,对准老齐王胸口的方向扎去,

    一根,两根,三根.

    乾在上,代表天,坤在下,代表地,巽针下,柔如春风,随风而顺,震针出,淤血排出,雷火交叠,起死回生。

    十三针!

    她怎么会十三针!

    范如季整个人如遭雷击,脸上的血色褪得干干净净,他甚至连颤抖都忘了,掌心的汗一层层往外冒。

    三十年了,十三针竟然重现江湖。

    也不知僵了多久,只觉徐云栖那双手跟无影针似的在他眼前晃来晃去,跟记忆深处的画面深深交叠。

    骤然间,老齐王突然抽搐了一下,紧接着大口大口淤血往外吐,吓了在场太医们一跳,贺太医赶忙扑过去,按住他的胳膊,惶恐地看着徐云栖,

    “怎么回事?”

    徐云栖神色镇定解释,“这是在排淤血!”

    这时,外头的皇帝并荀允和等人纷纷涌过来,一时屏风内被围得水泄不通。

    可惜不等皇帝垂问,范如季突然将她扎在老齐王胸口的五针给抽离,并迅速将之折断箍在掌心,指着她怒道,

    “放肆,你是想害老王爷的命吗?”

    徐云栖吃惊地盯着他,眼底交织着几分狐疑,她慢慢站起来,“他体内淤血堵塞,必须先排清”

    不等她说完,范如季扭头与皇帝道,“陛下,不是这样的,依照臣方才的法子便可挽救老王爷的命,臣方才已喂了虎狼之药下去,若荀大夫再施针,恐气血乱窜,令老齐王窒息而死”

    一个是太医院最负盛名的院使,是跟随多年的心腹,一个是出手果断针灸出神入化的孙媳妇,皇帝一时不知该信谁。

    徐云栖看向范如季掌心,只见他将银针深深嵌入肉里,血顺着掌纹往下滴落。

    毁了她的针,不想她施展十三针,他在怕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抱歉,晚了,三百个红包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