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哥若不收我,我便不起!”
    嘴上是这么说,周鲤伸手一拎,就把这细胳膊细腿乱蹦哒的小皇子给拎起来放到了椅子上。萧承钤这没良心的在一旁甩手看戏,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九殿下,你为何想拜我为师?”周鲤单膝跪地,柔声细语地说。
    “你……救了我,还救了皇祖母,我想变得和你一样厉害。”
    “殿下可曾想过,若我根本不如你想象中的厉害,是否会失望?”
    “我就想跟你学,”萧承珉咬着牙,稚嫩的脸上竟有几分坚定,“皇兄说过,周大哥是大梁最厉害的将军。”
    萧承钤点点头,应和道,“那确实是。”
    周鲤真想回头给他一拳,终究是忍住了,“九殿下,我可以给你一些帮助,但拜师就不必了。殿下在宫里不是有专门的老师吗?若再拜我,实在不妥。九殿下以为如何?”
    萧承珉的表情从惊讶迅速变成欢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几乎要摇起一条小尾巴。“好的,师父!”
    “不、不必如此客气……”
    “那怎么行,一日为师,终……”
    萧承珉还没说完,就被萧承钤一把捂住了嘴,“再乱说话,小心我告你太傅。”
    从那以后,周鲤便每人进宫指导萧承珉的武术,萧承钤心里大概早就打好算盘,几乎每次去都要被他打扰一番。有时折腾到半夜,只能干脆留宿东宫。直到前往漠北的大军启程。
    萧承珉还是一直喊他师父,说了几回不听也就随他去了。这个便宜徒弟对他倒是真的死心塌地,很多年后周鲤才知道,自己连尸骨都是萧承珉收殓的。
    萧承珉始终记得,那日目送周鲤出城后,他偷偷问萧承钤。
    “皇兄,你是不是讨厌珉儿了?”
    “什么?”
    “你最近老是训我,吃饭的时候,鸡腿也不给我夹了,只给师父。”萧承珉瘪着嘴,泪眼汪汪。
    萧承钤大致反思了一下,好像的确严厉了些,但又没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珉儿,你还小,你要记着,以后有了心上人,什么好吃的都得先给人家。”
    萧承珉抹抹眼泪,“为什么呀?”
    “因为如果他生气跑了,就没有人陪你一辈子了。”
    “那师父会陪皇兄一辈子吗?”
    “当然。”
    萧承钤不假思索地说。
    【作者有话说】:小心眼但是特别好哄的老攻一枚呀~
    第12章 悔教夫婿觅封侯
    周鲤重回漠北的那一年,徐玦金榜题名,被太安帝御笔勾作探花,很快便做了工部侍郎,开启了他风生水起的仕途生涯。
    不久后,漠北传来捷报,朝中还来不及高兴,便听闻军中一部将放任手下掠杀了一蛮民村落,周鲤大动肝火,当着四万大军的面,铡掉了犯事者的脑袋。
    本来不算什么稀罕事,偏偏那部将就是前吏部尚书赵大人的孙子。平白无故丢了个活生生的大孙子,赵家自然是不得,年近古稀的老人家跪在太安帝面前声泪俱下,嚷着要把周鲤召回来讨个说法。
    皇帝舅舅心里拎得清,面上却不好偏袒,还真发了诏书,周鲤当时正忙着把匈奴人一鼓作气驱过麒麟山,双方打的火热,哪顾得上这巴掌大的事情,只遣人递了封折子回去,光明正大地来了个抗旨不遵。
    这就有些拂了他好舅舅的面子,朝中的闲言碎语一下子传到民间巷陌,全天下都知道了周鲤将军罔顾君上的名声。
    过了两个多月,战事终于告一段落,周鲤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大军还没全部回营,他人已经到了京城。
    徐玦匆匆跑来寻他的时候,他刚刚才被萧文瑜好一顿臭骂。
    徐玦来不及笑话他,把朝中的情势给他说了一通,朝中大臣攻击他的不少,但也不乏为他说话的,除了太子一党,还有周密的不少故交。这事情虽然他在理,但死者终究为大,赵家是京城百年的名门望族,祖上有开国之功绩,总不好撕破脸。
    周鲤想的就没那么复杂,他只认自己的错处,军令如山,岂可儿戏。
    周鲤夜里进宫,去见了太安帝,皇帝舅舅还把赵家老头也召进宫。萧承钤亦在旁边,一番和解,给了周鲤二十大板,又降了官职,赵家老头才肯作罢。周鲤则被萧承钤拎回东宫上药。
    周鲤当时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万万没想到,朝堂上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此事本只是一个借口,萧承钤与五皇子的人借机相互发难,明争暗斗。中立者则作壁上观。
    而另一边,纵使萧承钤愿意护着周鲤,不见得他身边的人也情愿,还因此得罪了太傅,太傅大人一出气,底下的人纷纷表态,竟几乎陷萧承钤于孤立无援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