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网游小说 > 不是吧君子也防 > 正文 二十八辞旧迎新又一年
    就在厨房洗碗槽边的僧衣青年、不动声色的瞧向某谢氏贵女不小心“遗落”小衣的地方时。
    临安寺,大门口。
    湿漉漉的青石板巷子里,一辆由四匹高头大马拉动的硕大马车静静停泊。
    车厢内,铺着百花地毯,有香薰的丝绸被面,还有一只供暖的火炉。
    一位步摇贵妇人端坐其中,手指轻揉眉心,闭目等待。
    “夫人,小姐回来了!”
    晚晴率先跑出寺门,来到马车前报喜。
    谢雪娥舒出一口气,睁开眼,立马看见一位披着礼服长裙的素颜小女郎轻盈登上马车。
    她脸上的晕红未散,红嘟嘟的粉唇挂着些许笑意,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进入马车坐下后,都忘记与亲姑姑打招呼。
    “十七娘还知道回来?”谢雪娥语气带了点哀怨。
    “啊?”谢令姜回神,恍惚:“哦,小姑辛苦久等了。”
    谢雪娥见侄女傻样,血压顿时有点压不住了。
    她目光不禁落在谢令姜肩头那件熟悉的狐白裘披肩,面色微变:
    “十七娘和他在寺里做了何事?”
    谢令姜即答:“下了碗长寿面吃呀。”
    谢雪娥狐疑问:“只是下面吃?”
    “不然呢?”
    “就没做什么其它事?”
    “哦对了,是有一件。”
    谢雪娥立马问:“什么事!”
    “厨房里冒出一只馋油的老鼠,我换僧衣前,大师兄暖心帮我逮住了它。”
    “十七娘还会怕老鼠?”
    谢令姜想了想,“今夜有一点怕。”
    “然后呢?”
    “然后……”
    马车内,谢令姜前倾,捏住小铁钳,认真拨弄了下火炉里的炭火,蓦而甜甜一笑:
    “然后看它馋油的傻模样,忽然就不怕了,还觉得……很可爱。”
    “……”谢雪娥。
    你最好说的是老鼠。
    ……
    临安寺门口。
    一辆豪华马车缓缓驶去。
    寺僧们恭敬目送两位谢家贵女离开,回返门内。
    约莫一刻钟后,一道修长身影走出寺门,与身后送行的寺僧挥手告别,离开巷子。
    欧阳戎刚走出几步,后方突然传来熟悉的响鼻声。
    “冬梅?”他好奇回头。
    立马看见燕六郎一身蓑衣斗笠,牵着一匹枣红大马自巷中走出。
    “明府,你终于出来了!让我一阵好等。”
    欧阳戎上下打量了下他们:“六郎怎么在这?”
    “还不是等明府您。”
    燕六郎叹气道:
    “刚才本准备走,不打扰明府与谢姑娘的二人世界,结果突然大雨,想起你们好像一把伞不够,我又折返取雨具来找伱们……”
    欧阳戎颔首。
    燕六郎又多嘴,讲了讲他与谢令姜牵手离开后、浔阳楼晚宴上发生之事。
    欧阳戎默默听完,点点头,拍了拍燕六郎肩膀:
    “辛苦六郎了。走吧。”
    “好。”燕六郎眼神好奇:“咦,明府怀里是何物?”
    他看了看欧阳戎有些鼓鼓囊囊的胸膛衣襟,似是塞进了某些衣物布料。
    重新换上烘干常服的欧阳戎一本正经道:
    “是僧衣,穿过的,挺有纪念意义,带回去吧。”
    燕六郎笑说:“原来如此,还以为是谢姑娘给明府的什么定情信物呢。”
    欧阳戎眼皮跳了下,背过身,牵马走人。
    “瞎想什么呢,快回去吧。”
    语气稍微有点心虚。
    ……
    生辰宴过后,欧阳戎连续三日没有见到小师妹。
    她那位小姑看样子是要在江州过元正日,另外还有一些陈郡谢氏的亲戚陆续到来。
    小师妹一时间抽不出功夫来槐叶巷这边。
    欧阳戎倒也理解,没有太多芥蒂。
    想成为长久的恋人,需要学会延迟享受。
    那位亲姑姑好像也盯她盯的有些紧,白日里的时间,全与小师妹在一起,不给他太多可乘之机。
    隐隐有防火防盗防君子的意思。
    欧阳戎无语。
    只是没有小师妹的日子,确实有些孤寂。
    此前一心专注事业的时候,欧阳戎还不觉得,眼下元正假期,无事可干。
    又开了先例,体验到了恋爱的“腐臭味”,他顿时有些食髓知味。
    特别是二十多岁的精壮身体,简直就像一个火炉,饮冰都难灭。
    这导致欧阳戎每日起床出门,都不禁抬头看一眼“饮冰斋”的三字牌匾。
    有些感慨此斋原主人、恩师谢旬赠他此屋的先见之明。
    体内确实有一把火啊。
    笑死,饮冰也难熄灭这浩然正气之火。
    欧阳戎揉了把脸。
    最近深夜辗转反侧之时,他也渐渐明白了小师妹留下那两件蓝粉色的轻薄、窄小、柔软布料的良苦用心了。
    这叫托物寄情。
    不过这样一来,好像需要去日日烘干它们了。
    所幸他屋中有乖巧懂事的叶薇睐,可以代劳……
    但想明白这些后,欧阳戎不禁有些愧疚,早知道他也送小师妹一些礼物了。
    这种相思之苦,小师妹那边,应该也不好过吧……
    不管如何,与小师妹牵手告白后,这些日子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都伴随着“岁除”当夜天际那一道璀璨的烟花炸响,全部留在了旧的一年。
    翌日早起后,开窗,他忽然看见外面银装素裹,雪白一片。
    是雪。
    江州偏南,今冬的第一场大雪终于落下了。
    新年来临,欧阳戎稍微忙碌起来。
    眼下的除夕,在这个时代被称为“岁除”。
    “岁除”之后,便正式迎来次日的“元正”。
    浔阳城内,家家户户聚餐喝花椒酒,既驱寒祛湿,又添加节日的温暖气氛。
    同时,家家户户还要换上新桃符,“辟邪”迎新。
    槐叶巷宅邸也不例外,元正当日,欧阳戎一身新衣,与甄淑媛、叶薇睐、半细等女眷们,一起饮下花椒酒。
    这是一种很辛辣刺鼻的浑浊酒水,隐隐还有苦味“回甘”,欧阳戎勉强抿了几口,叶薇睐却出奇的喜欢喝,有些贪杯,小脸蛋被酒醺的红扑扑,像两只小苹果,白毛少女伏趴在他的怀里,打着可爱酒嗝,唤着檀郎檀郎……
    欧阳戎忍俊不禁。
    作为家中男主人,他带领女眷们来到门外,背对街上的鹅毛大雪,在宅子大门两侧贴上一幅新桃符。
    这也算是欧阳戎在这方世界渡过的第一个有年味的新年。
    唯一可惜的是,少了小师妹的身影。
    嗯,争取明年在神都过新年。
    年初的第一个“旗子”初立。
    欧阳戎笑了笑,转头看向身后的茫茫大雪,心中倏忽间,安定无比。
    他低声轻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甄淑媛、叶薇睐、半细新奇闪亮的目光中,贴桃符的青年笼袖转身,走进大门。
    大周朝在一片祥和与欢乐的气氛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
    天佑二年,一月。
    元正过后,还有四日假期。
    可欧阳戎已经收到通知,返回江州大堂,再度忙碌起来。
    不过他并不孤独,与之一样的还有王冷然、元怀民等人。
    因为众人所忙之事,不是什么朝廷公务,而是皇帝家事。
    女皇陛下赏赐给浔阳王的诸多礼物到了,还有派来慰问浔阳王的宫人使者们。
    其中,有些是例行恩赏,有些是特赐。
    依照当今陛下那好大喜功、喜欢祥瑞的性子,这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自然不吝赏赐,事情极多。
    洛阳那边庆典更加盛大,千里之外的浔阳城算是沾光了。
    其实这些都是历年的皇室惯例,只是今年浔阳城多了一位特殊起复的浔阳王,倒也令江州官员享受了一把“苦恼”。
    对于大部分地方官员而言,皇帝家事比公务民生都要重要。
    欧阳戎作为江州长史,跟随刺史王冷然,一起出城,迎接元正后一茬又一茬赶来的洛阳天使们。
    路上,欧阳戎与王冷然,骑马走在队伍最前方。
    一后一前,毫无交流。
    眼下,二人关系僵硬,仅在江州大堂的同僚们面前,维持最基本不争吵的礼仪。
    互相漠视,当作没看见对方。
    只不过欧阳戎发现,好像是陈郡谢氏那场生辰宴会带来的余波,除了依旧豁达咸鱼的元怀民外,很多同僚看向他的眼神,隐隐变了些。
    甚至欧阳戎隐约发现,他们对他这位弱冠长史,似是比对王冷然还要恭敬拘谨一些。
    欧阳戎无奈,陈郡谢氏作为最顶级的江南士族,几百年来的影响力,早已自上而下深入江南士民官吏们的骨髓。
    谢氏女婿,迎娶五姓女,稀罕啊。
    不过欧阳戎觉得,顶着寒冬腊月的大雪,迎接这些洛阳使者们也不是没有好处。
    他倒是能够正大光明的出入修水坊的浔阳王府了。
    与使者们一起慰问“大病初愈”的浔阳王离闲,而不用大半夜潜行翻墙。
    此前,他从来没有白日逛过这里,甚至连小师妹在府中住处在哪里,都不清楚……
    这两日迎来往送,倒是逐渐熟悉了。
    这一日下午,又有一批宫廷使者携礼赶到,有一些礼部官员随行。
    欧阳戎乘骑冬梅,去往城外驿站迎接。
    少顷,他走在最前方,带临这支洛阳队伍去往浔阳王府。
    行至一半,拐过街角,欧阳戎察觉某道目光落在他身上打量,遽然转头,发现是使者队伍后方,一位山羊胡官员。
    他约莫三四十岁,国字脸,浓眉大眼,一身绿色官服,应当是七品之流。
    被欧阳戎当场发现,山羊胡官员未慌,笑了笑,算打招呼,目光自若移开。
    欧阳戎记了下面貌,也移开视线。
    少顷,众人进入大门敞开的浔阳王府。
    经过街道与门口巡逻的折冲府官兵,欧阳戎目不斜视的带领使者们入内,去往正堂找离闲。
    他轻车熟路。
    王府门口那些折冲府军官士卒们,名义上是保护浔阳王离闲,但是却只受一人调动。
    王冷然。
    欧阳戎作为长史,也使唤不得。
    白日,在大庭广众之下,他见到离闲与离大郎等人,也只能装作不认识,公事公办。
    约莫一个时辰后,使者们离开,欧阳戎送他们出门。
    路过一处长廊时,他余光忽然扫见此前那个山羊胡官员的身影。
    只见他正从离府深处方向走了出来,被一位离府下人带往后门,似要离开。
    看着渐渐远去的背影,欧阳戎微微皱眉。
    当夜,约定的书房议事之日,欧阳戎一身轻装,赶到了浔阳王府。
    书房内,不见小师妹的身影,仅有一份情真意切的书信留下。
    欧阳戎一边拆信、垂目浏览,一边听离闲、韦眉叙说。
    原来元正过后,小师妹被谢雪娥暂时带回金陵乌衣巷,参加一些士族祖训规定的事宜,需要半旬之后才能回返。
    欧阳戎东望金陵,轻叹一声,迅速收敛情绪。
    少顷平静点头,询问起了最近接见使者的事宜。
    离闲老实回复,事无巨细。
    俄顷,发现没什么疑点,欧阳戎转头,主动问起那个山羊胡官员。
    离闲一愣,如实回答:
    “此人名叫郭遇,来自相王府,是八弟的人,从本王起复开始,他每旬前来一次,保持沟通。
    “京城那边发生什么大小事宜,都会及时通知我们。”
    韦眉叹气:“咱们在宫里没有眼线,有时心惊胆颤的,相王府传递的情报,算是咱们了解宫廷动静的最重要渠道了。”
    欧阳戎颔首:“此人身份确定靠谱吗?”
    “是相王府嫡系,曾携八弟的亲笔信前来。”
    欧阳戎追问:“知不知道我与你们的关系?”
    “我们从未透露过檀郎,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八弟他应该知道一点。”
    离闲有些苦笑道:
    “前些日子,八弟来信忽然提起了檀郎,说是当初檀郎弹劾小妹长乐一事,他曾受小人唆使,说了些气话,无心得罪了英才,希望檀郎勿怪。”
    欧阳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相王殿下真是看得起在下啊,亲自屈尊纡贵道歉。”
    他抬头笑说:“是有英才在他府上才对。”
    韦眉小心问:“檀郎生气了?”
    欧阳戎摇头,平静:“只是感慨罢了。”
    离闲讪笑挠头:
    “此前落魄龙城时,八弟与小妹一直多有帮助。
    “檀郎,听闻那日朝会,我能够复位,他们也有出列,替我说话。”
    他朝欧阳戎叹息一声:
    “八弟养尊处优,对外人或有倨傲,但对为兄诚恳关切,我觉得可能不像檀郎猜测的那样恶意……”
    欧阳戎看了眼弟恭兄友的离闲,轻轻点头:
    “但愿如此,凡事留个心眼吧。”
    “好。”
    终于上了一个推荐位,咳咳,厚脸皮的给新书友们推荐下精品仙侠老书《我有一个剑仙娘子》,水大管饱(确定脸),链接在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