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回到洞里。

    因着得了新的棉被,往常赵婆子睡前都习惯要找人唠下嗑的,今儿也没去唠,很快就铺好被盖,准备躺下睡觉。

    能不能睡着另说,但她打定主意要缩在被子里呆着,沉浸感受这棉被的效果。

    赵婆子很快钻入被窝。

    感受着身上暖呼呼的,就跟团在云朵里一样,她的心里那个美啊,嘴上实在忍不住,左一句“舒服”,右一句“暖和”,最后还一定要补上一句“真是方仙儿庇佑”。

    一旁其他人的耳朵实在遭不住了,纷纷发出抗议的声音。

    “我说赵家老太,你要实在憋不住话,就把那棉被拿来给我盖吧!”

    就连她亲弟赵郎中都说:“等回头我家的被子弹好了,我也要像我姐这样嚎一阵子,好好折磨一下你们的耳朵!”

    说了会儿嘴,明儿起来还要弹棉花呢,大伙没再多聊,很快就睡下了。

    一宿过去。

    赵婆子舒舒服服地睁开眼,就看见周围好几双眼睛正盯着自个儿瞧。

    “哎哟,看来这新被子果然暖和得紧,你今个睡得可比平时沉多了,这会儿面色都是润红的!”李婆子打趣道。

    赵婆子笑着坐起身来:“那可不是嘛?等再冷一些,我把衣服往被子上一堆,没准都用不上暖宝宝,夜里也不会觉得太冷。”

    听她这么说,众人心里都开始惦记棉被的事。

    必须快点把棉花弹好、压好,让大家早些盖上暖和的新棉被。

    心里这般想着,大伙吃早饭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今天吃的是最方便的面包,喝了碗豆奶,然后再排着队,打上一套八段锦,锻炼身体。

    等锻炼完,枣儿她们就出门了,去忙枫油合作的事。

    留下的人就热火朝天地弹棉花。

    不动手弹的,也都在四处打下手,比如帮着铲棉,或者拆缝一下被子之类,总之人人都有事做。

    有了昨天的经验,这会儿栓子娘她们手上的动作已经熟练许多。大伙又在旁边支了一张大木板桌,一共就有两张桌子用了。

    先用其中的一张弹棉花,弹好以后,有人过来压棉,弹棉花的人就再去另一张桌上弹。

    人多力量大,这般配合着忙活,一上午弄好了两床被子,在做工上也精进了不少。努力一下,下午应该还能再出来两条,照这样的速度来看,用不了多久,大伙就都能盖上新棉被了。

    这也是每床被子棉量少的缘故,不然要是八斤的大棉被,光弹棉花这一步,两床被子都得耗费整整一个上午,根本来不及压棉和上线。

    这边,山里的人在为棉被而奋斗。

    另一头,枣儿她们已经轻车熟路来到了韦家所在的村庄。

    因为今天要做榨油的木器,得多些人手帮忙,刘二山他们也跟着进村了,一群人齐齐整整。

    刚踏进村里,那些村人一见到她们,全都露出了激动的表情,转身拔腿就跑,估计是喊人去了。

    看到他们这样的反应,枣儿估摸着,韦家阿爷已经把榨枫油的事和村里人通过信了。

    她们很快走到韦家,被韦大伯热情地招进院子里坐下。

    喝了口水,待了还没一会儿,村里的其他人家就陆陆续续到齐了,围着院子门口站了一堆,目光热切地黏着他们。

    不仅是目光,那态度也都热络极了,好几个人都隔空喊话,关怀她们吃饭了没有。

    有位婶子还二话不说,拿了几个烧饼送过来,说是她自个儿烙的,外酥里嫩,吃一口香死个人!

    可惜枣儿她们已经吃过东西了,这会儿啥也吃不下,只能将这些好意推掉,擦了把汗,赶紧进入正题。

    听到要说正事,韦家人赶紧坐到跟前。

    这回没见到韦平安,大伙也没多问,但韦老根还是主动跟她们交待了一下,说是这几天,韦平安他爹保不准就能到家。

    因为不好确定具体的日子,韦平安就也待家里候着了。

    他不在场也没啥影响,枣儿她们这次过来,主要还是为了把那榨油的木器弄好。

    不过,之前韦平安说要帮忙定的文书,已经托人拿过来了,韦老根把东西拿过来,让她们过目,怕她们看不懂,还特意解释了一遍上面的内容。

    大概就是他们上次商量过的,假如日后通过枫油获利的话,双方五五分成。

    枣儿接过来看了看,上面写的东西和韦阿爷说的并无不同。

    如今她已经能识得很多字,看这个文书没有多少障碍。

    只是,她们这群人要说自己都能识字,未免过于古怪,最后还是没有多嘴说穿这事,只点头在文书上按了手印。

    她们表现出的这份信任,让韦家人触动无比,直说绝对不会让她们吃亏。

    弄完文书,韦老根就搓了搓手,笑道:“枣丫头,我给村里说过了榨油的事,大伙听完都很感激,也有干劲,已经把你说的

    木头找全了。你看,咱们啥时候开始打那个木器呢?”

    枣儿说:“大家伙都吃过饭了没?要是准备得差不多,咱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做!”

    大牛见状,顺道跟韦家人提了一嘴枣儿是个手艺顶好的木匠。

    意思就是,等会儿的事情都是由枣儿来牵头,大家别因为她脸嫩,就去质疑她的话。

    村人们闻言都很惊讶。

    没想到枣儿这么年轻的女娃娃,竟然是个好手艺的木匠。

    不过,也没人犯轴去质疑这事,反倒是你一声我一声地夸赞起来,说她一看就是个有大本事的人,大伙肯定会仔细听她说话。

    枣儿波澜不惊,沉稳谢过了周围的夸赞,等四周彻底静下来后,就开始安排正事。

    那榨油的木器,结构不算复杂。

    之前她按照方仙儿的口述,在摸索时稍微费了些功夫,但这东西只要做出来一次,闭着眼睛都能再做第二次了。

    眼前这么多人,只专心做这一件事,速度应该不会太慢。

    枣儿想着,抬头问村里有没有懂木工活的人。

    村人们挠着头,面面相觑。

    木工手艺还真不是哪个村都有人会的,一般混得好的,都搬进城去了。

    大伙平时家里缺什么家伙什,能靠自己解决的,基本都用半吊子的手法做了,只要能用就行。

    不过这半吊子之间,水平也是有分别的。

    村人们很快就推出来几个人,都是活计相对不错的,手指头也比较灵巧。

    见人已经站出来了,枣儿便说,这次她只动口,让这几个人来做活,大牛他们则是帮忙打打下手。

    毕竟,榨油这事儿最后是韦家村来做的,这么多户人家,只做一个木器肯定不够用。

    枣儿教一次,指导着做出来一个,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做,这是最省事利落的法子。

    村人们一听,确实是这个理,没人有异议。

    枣儿就将那榨器的构造掰碎了说。每说一个零件,大伙就做一个,忙活许久,终于全部弄完。

    最后再把各个部件拼到一起,就彻底大功告成了。

    做好的榨器立于人前,普普通通的木头制品,单看起来格外不起眼。

    但一想到它那榨油的功效,日后就是大伙吃饭用的家伙什,村人们只觉得它镀了一层金光,上手去摸它的时候,个个都是小心翼翼的。

    摸完的人,脸上都会露出喜悦的笑容。

    主要的工具做出来了,接着还要补充一些零碎的物件。像是蒸翅果时用的搭层,还有包枫籽用的草巾子等等。

    所有要用到的东西,都在枣儿她们的指点下弄好编好了。

    接下来就是说榨油的具体过程。

    昨日,一知道元宝果还能榨油的事,韦家村的人就很快行动起来,拿出收庄稼的力气,又摘了好些果实回来,只等着榨油用。

    眼下听枣儿一提,立马就有人拎了两袋果子过来,殷勤地放到她跟前。

    枣儿抓起一把看了看,说:“之前你们都没榨过油,第一次可以少榨一些练练手,熟悉以后再加大榨量。”

    村人们乖乖听从她的安排,只先取了一斤的量来试手。将果子洗好后,就放锅里蒸干,用草巾子包成饼。

    包好以后,趁着热乎放进榨器中,找来一个罐子在下面接着,然后赶紧选出村里的大力士上手撞油。

    被选出来的这人,看外表就是个大块头。

    等他捉紧撞柱之后,开始撞油,枣儿她们很快就看出这人的力气要比二山叔大上许多。

    只见他运气使力,发狠撞上一阵,很快就冒出了晶亮的枫油。

    当那深色的油滴流出来的瞬间,韦家村的人都忍不住喊出了声。

    之前枣儿她们留下的那一小筒油,就是这个质地!

    元宝果,真能榨出油来!

    亲眼所见的感受终归是不一样的,所有人都激动得要命。

    那模样,就和枣儿她们初次看见豆油时如出一辙。

    甚至,这些人的表现,远比她们当时激动得多!

    枣儿她们震惊地看到,有人竟然直接跪在地上哭嚎起来,嘴里还直喊祖宗!

    大牛心里实在好奇,就凑到一个情绪相对稳定些的婆子旁边问了一嘴,得了话。

    原来是与韦家村的历史有关。

    韦家村人的祖宗最初来到这里时,周围还没有这么多元宝树呢。

    后来,他们见那些元宝果长得好,紧要关头又能当口粮吃,就多种了一些。

    元宝树长成需要时间,前头几年不会结果,且结果子也是有年限的,大约只结几十年。

    为了能一直吃到果子,有更多生存保障,村里人每年都会种树,而且不会去砍元宝树,宁可麻烦一些,跑到远处捡柴弄木头。

    这么多年,好几代人都是这么辛苦过来的。

    如今,终于换来了回报。

    他们的坚持,最终种出了一片发财树!

    枣儿她们听了这些,也是唏嘘不已。

    感慨间,也没耽误指导村人们再做一个榨器。

    这次做的时候,枣儿几乎没出声,只在旁边帮忙盯着哪里有问题。村人们记性还不错,动手做完第一个后,就把那榨器的结构吃透了,全程没再出任何岔子。

    枣儿见状,彻底放下心。

    她们能教都教完了,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忙活吧。

    接下来的几天,韦家村人就可以全力榨油,榨好以后先存起来。

    韦老根跟枣儿说,让她们过两天,也就是月末时抽空再来一趟,或者下月初。到时韦平安他爹应该就回来了,可以讨论一些经商方面的细节。

    枣儿答应下来。

    又扯了一会儿天,一旁的秋娘忽然想起了弹棉花的事。

    想到那些棉花是托韦平安的福才拿回来的,秋娘就悄声问其他人,要不要给韦家人说说这事。

    这年头,家家户户里不一定有棉花被子,但多少都能攒出两床掺了东西的木棉被来,木棉虽不如棉花敦实,但弹完也会变得更加松软。

    大伙商量了几句,觉得可以分享,就又跟韦老根他们把弹棉花的事情说了。

    弹棉花的工具简单,只要有弓有线的话,就可以试试。

    大牛借了把弓简单演示了一下流程。

    韦家村的人一看,都感动得不知说些什么好。

    平安小子交这些恩人好友,可真是交对了啊!

    怎么就有这么多生活的好点子呢?

    她们还这样大方坦诚,愿意无私地分享!

    听到韦家人这样感慨,枣儿灵机一动,忽然觉得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帮方仙儿小小地加点声望。

    她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咳,其实吧,我们本身也是比较愚笨的,哪能冒出这么多好点子呢?

    “之前我们也说过,像是这榨油的法子,都是我们祖辈信奉的仙人传下来的。平日里也是因为感受到了它的智慧,才能想出一些新鲜的东西。

    “咱都是在地里刨食的人,想来平时的习惯也差不多,逢年过节,或者心里不踏实时,就会去求神拜佛,只是这苦日子,怎么拜也看不到头,对吧?

    ?)

    韦家人认同地点了点头。

    确实,平时谁没求老天保佑过,只是最后该吃的苦一样也没少吃。

    得了他们的准话,枣儿便握紧拳头,眼神坚定道:“如今咱们两边有了亲密的合作,我们也不藏私,若是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和我们一起信奉这尊神仙!它名为方仙儿,绝非一般神佛,不能实现那些做白日梦的心愿,却会庇护所有老实肯干的人。只要大家平日里勤劳一些,在它的加持下,日子肯定都能越过越红火!

    枣儿也不怕把牛吹大了。

    因为她心里坚信,有方仙儿在,她们肯定能把日子过好。

    而韦家村的人与她们建立了合作关系,受到影响,必然也会越过越好!

    眼下这枫油,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