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 > 第 112 章
    第 112 章

    就和发展兴和县与眠崇县是一个道理,想让对方接纳他们,还得靠实实在在的产业,给大伙创造一个稳定生存的条件。等衣食有了保障,再用文化凝聚人心。

    之前,铁柱从书本上学过许多外族的知识。

    回纥那边,除了长着橡胶[cao],气候意外地适合种植瓜果。据说早些时候还有种棉花的,不过在前朝战争之后,那里的消息就少了许多,也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至于鞑靼,养了许多牛羊马匹,方仙儿那有许多利用羊毛羊[nai]的方法,到时定能派上用场。

    不过,那都是长远的计划,暂时不用考虑。

    这趟出行,最重要的还是先寻找橡胶[cao]。另外就是要摸清边防的情况,打听到两族目前的状态,寻找可以合作的对象,敲定需要清理的蛀虫……总之任务很重,谋求发展也得在情况稳定之后再说。

    铁柱这趟出商不同寻常,枣儿拨了一支几十人的[jing]锐护卫小队给他。

    这支小队装备[jing]良,又保持了她们一贯低调的作派。乍看毫不显山露水,但若是发生冲突,威力如同利刃出鞘。

    很适合陪伴出行,很有安全感。

    说到安全感。

    二山叔那边研制火铳的进度不是很理想,最近打算进修完理化课程后再接再厉。

    不过,造手.弩的技术是越来越[jing]良了。

    如今手.弩威力与轻巧程度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带在身上心里踏实极了,核心团队几乎是人手一把,短期内也很够用。

    铁柱这次要带走[jing]锐队伍,并不会影响到县城的防御力。

    在接手眠崇后,县城的兵力也将得到补充,最近第二批军队选拔已在火热进行中。

    另外,全民强身健体的计划,也在眠崇顺利开展。而兴和县这边,大伙早就将八段锦练得有模有样,最近还新增了太极拳的锻炼项目,整座城市的身体素质都很可观,就是老弱病残都比别处有劲。

    铁柱那边正式出发。

    前段时间城中派去采购粮菜种子的人也顺利归来。

    除了麦种、稻种和棉种以外,他们还带回了几样菜种,分别被方仙儿叫作白菜、冬瓜和甜菜。

    甜菜在其它地方被叫忝菜。滋味是甜中带苦的,药用居多,大伙以前并不将它放在心上。

    但方仙儿却说,这种菜非常有价值,可以制出上好的糖。

    众人一听,立刻开始重视甜菜,转头又派人出去收了一些种子。顺道再把零食往外卖卖。

    甜菜制糖,这又是一项可以长期发展的产业。

    这事总不能等甜菜成[shu]了才动作,器具和技术都要提前筹备起来。专门的小组很快成立。

    这样忙活了一阵,就到了[chun]耕的时候。

    水井已经加急打好了大半,灌溉用的水车与水渠还没弄完,仍在努力赶工,目前只修了几处最要紧的地方。

    但[chun]耕的脚步不能停,农具很快被分配到村民们

    手中。

    每个村子还有两头耕牛的配额(),每家可以轮流租借使用。人牛齐上阵?()_[((),费了不少劲,终于把地深耕一遍。

    翻完的地会有专门的人去检查。大伙翻得都很用心,检验下来没有不合格的。

    之前囤积的那些肥料也终于派上了用场,被施到土地中,与土壤融为一体。

    准备工作基本结束,接着就要指导村民把棉花与粮食种下去。

    为此,李婆子等几位老把式都被请出山,保持这事。

    说来他们这片土地还是第一次种棉,幸好有方仙儿在后面撑腰,之前又有了科学种地的经验,才让人没那么忐忑。

    先对棉种进行粒选,筛去劣种。

    不少村人听到这个步骤都很心疼。

    “这,这筛掉的种子虽然小了些,但也能种呀!”一位村人忍不住道。

    李婆子摇头说:“这是杂[se]的籽,还是不要种了。”发芽率低,而且影响棉种的纯度。

    等选完种粒,就要晒种。晒好后就是老样子,得用[cao]木灰之类的配剂拌在种子里杀菌。

    接着,就到了一个令村民们大开眼界的步骤——合理密植。

    只见李婆子她们拿了卷线尺做示范,撅着腚蹲在田里测量下种的位置,每行每列种子间都要保持特定的距离,量完就是整整齐齐的一片。

    有村民忍不住感慨道:“难怪过来种地会给那么多补贴呢,这活干得还真是细啊!我长这么大,头一次见到这样的种地法子,和那些做活的工匠也没两样了!”

    大部分村民都认为,方君的人这么做,必然是有她们的道理。

    还有小部分却不是很能理解这样的做法,总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不过,能被选来种地的人全都带着脑子,没谁会犯蠢出声质疑。

    如今只是悄悄在心里囤了个问号,就等着看到时收获能得多少东西,一切凭事实说话。

    一群人[jing]心伺候着,把棉种和粮种慢慢下进地里,每一步都有规定的标准,偶尔还要做些计算。

    难怪说,当初种地要优先招募会点学问的人呢!

    这年头,肚里没点货,种地都要种不明白了。

    一开始,村民们都不习惯这样的做法。

    后来渐渐把活做上手了,再听那些严肃的分析与注意事项,想法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以前,无论是谁说起农人,脑中现出的都是窝在土里刨食的泥腿子。

    可照现在这样,谁见了还敢说种地是泥腿子的活?

    做农活也是一项有讲究的重要学问呢。

    村庄里一片忙碌富有生机的景象。

    县城中,枣儿她们的学习也有了一些小小的进展。

    在接触理化后,所有人都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些东西实在是太有用了,唯一的缺点就是——真的好难学啊!

    就说种地吧。

    第 112 章

    若是掌握了化学,能提取出书中说的这元素和那元

    () 素,配在一起。那令人头痛的病虫害、植物病都能被轻松解决掉。甚至还能治好人的病呢!()

    她们其实已经接触过这些东西。

    ?本作者圆月柚子提醒您最全的《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尽在[],域名[(()

    像是之前做石灰,包括用蒸馏水把生石灰变[shu],都用上了化学,只是当时还很懵懂。

    秋娘觉得,化学与医学有些联系。

    她最近痴迷于这门课,拍着胸脯说要钻研,然后再给大家教。

    一听她要琢磨化学,枣儿就翻开了物理。

    作为木工出身的人,她对这个也有天然的兴趣。

    枣儿是个实用派,学东西都有细致的规划。

    她过了一遍书,决定先细究一下滑轮组,因为这东西很有用,相关的学问也较好理解入门。

    她们[ri]常城建总要吊重物,若是有了滑轮就能轻松许多。

    小小一组滑轮,竟然能省那么多的力,真是不可思议。

    枣儿学得快,还亲自用木头打了样,送到铁匠那里锻造。

    没过多久,就有带滑轮的吊车出现在城墙上方,城墙加固的速度都提升许多。

    不仅如此,还有其它地方也用到了滑轮。

    接着,枣儿又用杠杆原理改良了一下剪刀。

    在这个朝代是有剪刀的,但都是很传统的[jiao]股式。

    这种款式用起来很不方便,每次都得拿手按捏前端的两个刀头,费力危险不说,剪出来的东西也不平整。

    枣儿改出的新剪刀是支轴式,和现代用的剪刀款式相差无几。

    小小一把,通过杠杆原理放大力量,就能轻松剪切许多硬物。

    从结构来说,用手捏后端开合也十分方便,可以轻松流畅地剪开东西。

    做出了新剪刀后,枣儿打算在城中普及。

    这次并不是直接发给大家。眼看着县城的[ri]子慢慢稳定了,她们也打算改进管理工作,干脆就随剪刀顺势搬出了一套新的政策。

    [ri]后,在城中做工和做事,都不会直接发放实物奖励,而是会发一种名为“方仙票”的防伪纸质票据,相当于代币。

    凭此票,大家可以在城中的福利铺自由换取需要的东西,包括[ri]用品和食物等。

    各种吃食、汤婆子、改良后的剪刀,以及富户商队外出采买回来的物品、[rou]食。[ri]后还会有棉花,品种只会越来越多,这都是可以兑换到的东西。

    说起来,这还是方仙儿法庙带来的灵感。

    在新政策正式实施以前。

    枣儿她们联合城中的读书人,[jing]心编撰的一套《方君传说》故事书也成功问世。

    之前,方仙儿说过暂时不用将它仙神的身份抖出来,它也无所谓那些虚名。

    但枣儿她们还是希望,方仙儿能够得到该有的信仰力,不愿它的付出埋没在人看不见的地方。

    后面又与它商量了好几次,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较为可行的计划。

    前朝的王侯将相,多少都会有些传奇故事流传。

    例如,

    () 出生当[ri],天现异象,龙飞凤舞啦。还有人一拳砸进地面,碎石变成了一座山什么的。

    据此她们得到许多灵感,就打算给方仙儿写些小故事传播出去。

    这样的做法并不打眼。

    她们想让方君这个身份,以凡胎沾染一些神异的[se]彩,成为人们心中可靠而不荒谬的[jing]神寄托。长久发展下去,也不会影响到方仙儿说的大局。

    有了思路,故事正式开编。

    在书的设定中,方君是方仙下凡历劫化的人身。

    因为要历劫,所以她只有智慧,没有法术。只在背上背了一个可以容纳无限物品的木柜,里面装了食物。

    在落地时,方君恰好遇到了一群面黄肌瘦的饿殍,心生不忍,便从背上的柜子里取食物发给她们吃。

    等人们恢复了力气,方君又带她们学习辨别[cao]木菌果,教授知识与技艺。

    饿殍们活了下来,并且掌握了许多生存的技能,越来越强壮。

    方君慈悲的眸子便看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她希望天底下不会再有饿殍出现,于是方君的队伍就建起来了!

    ……没错,这是根据枣儿她们的真实经历添油加醋撰写出来的,虚实结合嘛。

    这故事也很好地解释了这次发行的票据为什么要叫方仙票,而不是方君票。

    方仙票印制还需要一些时间。

    于是在新政改革前,《方君传说》先一步在县城里传播开了。

    这天。

    城中百姓们惊奇地发现,休息时的戏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有趣生动的新故事。

    而且,这次的故事讲的竟然是大伙最感兴趣的神秘领袖——方君!

    自方君的队伍进城以来,百姓们就过上了以前想不到的好[ri]子。

    虽然方君有大事要做,至今不曾露面。可她的名字早已牢牢刻在了人们心中,是不亚于圣人般的存在。

    只是,孙主事她们的嘴巴一向很严,做的事比说的话多。关于方君的来历,也没透出多少。

    这还是第一次有机会了解到方君的消息,大伙的激动之情可想而知!!